多层螺旋C T及MR I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其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68个病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pNE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层螺旋CT(MSCT)、MRI特征,并对影像表现不典型病灶进行漏/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在64例pNET患者中,56例行MS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共60个病灶,漏诊6个,敏感性为90%(54/60),其中27个病灶平扫呈均匀等密度,余27个呈等低混杂/稍低密度,其中5个病灶伴有散在点状、线样或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25个病灶富血供,强化均匀,20个富血供,强化不均匀,9个乏血供,7个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呈囊实性改变;8个病灶边界模糊,局部浸润,累及周围脂肪间隙、血管及神经组织等;8个病灶出现肝转移.64例中,33例进行了MRI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共37个病灶,漏诊4个,敏感性为89.2%(33/37),33个病灶平扫均呈稍长/长T1信号,2个呈短T2信号,1个呈等T2信号,余均呈稍长T2/T2信号,MRI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及程度与MSCT基本一致.其中,25例患者同时行MSCT及MRI扫描.病理结果显示,G1级36个,G2级24个,G3级8个.统计分析结果显示G1、G2、G33组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G1、G2的直径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G1、G2的直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G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影像表现典型的pNET,首选常规MSCT或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于不典型者,二者联合可提高检出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CD64感染指数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是否感染将观察组患者分为2组,72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56例多发性骨髓瘤未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为未感染组,另选取6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对象的血清指标,比较不同细菌感染类型者的血清指标,比较各血清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薄层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的COVID-19患者,对其发病后的薄层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1例患者中,病变累及双肺38例(74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的帕金森病(PD)患者颅内血管周围间隙(PVS)扩大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PD患者,将其分为以震颤为主型(TD组)和姿势不稳型(PIGD组
目的 评价MR电影法监测高血压患者主动脉扩张度的可行性.方法 对37例高血压患者和37例正常志愿者在1周内前后2次进行升主动脉MR电影扫描和上臂血压的测量,以获取升主动脉的扩
目的 探讨在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乳腺癌内钙化的改变模式与NACT疗效、术后病理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乳腺癌病灶内的钙化征象、NACT前后钙化的变化模式与肿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毒核酸检查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CT
目的 初步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技术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及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行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住院患者资料.由2
目的 分析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 B型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型影像征象.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62例,行数字乳腺断层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的超高分辨率靶扫描CT影像特征对其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经病理证实的GGN的超高分辨率靶扫描CT图像,按病理类型将其分为浸润
目的 探讨发生在肺外的支气管囊肿(BC)的影像表现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发生在肺外的BC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63例CT和3例MRI)及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