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盛大开幕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1日, 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盛大开幕。大会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举行,同期,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第五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国家空管委、公安部、工信部、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消防局等13个国家部、委、局派出相关专家出席大会,广东省、深圳市等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家,近50个国家及驻中国使领馆大使、总领事、商务参赞,国际无人系统协会、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国际无人机开源开发者组织、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等多个国际、国家和地区无人机行业负责人,国内外无人机专家、企业家共1000余人出席大会。
  中国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产业基地,目前共有7万家企业获得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资格。其中,深圳无人机产业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
  无人机是多种高新技术融合集成的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应用广、产业辐射渗透能力强的特点。从产值来看,2020年,无人机行业总产值达到67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3%。其中,深圳市无人机企业1200余家,产值500亿元,出口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0%、工业级无人机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无人机出口180亿元。从应用领域来看,无人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疫情期间,无人机在宣传、应急物资运输、巡查、照明、红外测量体温、扫码、5G网络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所展现出来的全覆盖及灵活性,让很多无人机厂商在抗击疫情的市场需求下丰富了应用解决方案,延伸了自身产品线,创新了无人机智能技术。未来,融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无人机,将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测绘、气象、环保、巡检等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亮点1        33场分论坛,400位中外专家纵横捭阖
  本次大会以“新起点、新价值”为主题,共举办33场平行论坛,包括30位中外院士400位演讲嘉宾共8000多人参加。
  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空管专家组组长,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陈志杰对城市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发展的提出了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北斗卫星导航专家范本尧讲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认为无人机将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徐锡伟阐述了无人机对自然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就产教融合如何赋能无人机人才培养发表了看法;工信部装备司原副巡视员、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首席专家石靖敏对无人机低空管理现状进行思考;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副局长潘伟分析了無人机海上飞行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航工业可靠性技术中心副主任章文晋发表了无人机系统可靠性研究成果;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潘泉作了无人机综合安全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苏郁详细介绍5G网联无人机研发与应用实践;沙特阿美国家石油公司亚洲工程技术副总裁穆罕默德·卡塔尼介绍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的应用;日本无人系统工业发展协会总裁铃木真治介绍了日本无人系统和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全球无人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院士、专家及企业家,围绕无人机的前沿技术、产业趋势、未来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方式,聚焦管道巡线、测绘环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消防无人机创新应用、飞行监管、标准制定、水域无人系统、5G、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热点进行深入探讨,不仅为与会者打造顶尖的合作交流平台,也为无人机应用者提供落地服务。
  亮点2        2000架无人机相聚大湾区
  369家展商展示2270架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7场无人机、机器人表演比赛,5万名买家齐聚深圳,带来 “黑科技”,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船)、飞行汽车、水下潜行器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品精彩亮相。
  大疆行业应用带来的“无人机+负载+软件”的全站式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在自然灾害救援、森林消防、城市消防及人员搜救等应急消防领域。其中,被业内称为“小钢炮”的“御”2行业进阶版,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集成了大疆顶配的热成像相机、高清可见光相机和RTK 定位模块等在现场备受关注。
  “‘小钢炮’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10秒内起降,迅速定位被困人员、起火点和隐患区域,还可搭载探照灯、喊话器和夜航灯等实用配件,是一款名副其实的作业利器。”大疆应急救援联盟负责人张学良表示:“大疆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为一线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携、可靠的工具。去年,大疆正式成立应急救援联盟,与多地救援单位联动,形成常态化联勤保障,目前已响应全国大小应急事件200多起。在全球各地,大疆无人机的身影一直在救援一线,飞跃重重阻碍,为身处困境的人带去生机。在技术腾飞的时代,让人文关怀落地,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风筝线的系统功能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一是数据传输与可视化;其二是航线规划;三是组织管理;四是成果管理;五是互联互通。除了消防救援,风筝线同样适用于公共安全、防汛抢险、测绘建模、线路巡检、5G网联无人机应用等领域。用大翼航空总经理季鸿的话说:大翼航空的风筝线不是一套单纯的生产管理软件,而是实现了行业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飞行资源计划系统。
  5月8日,纵横股份在绵阳北川飞行基地成功交付首架实用型的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25H,续航时间330分钟。电池的续航时间,一直是无人机飞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痛点。近年来,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氢能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氢燃料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为传统锂电池的2~3倍,在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优于传统锂电池,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与传统内燃机动力相比,氢燃料电池无污染、零排放、低振动,是长航时无人机的最佳选择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的CW-25H充分继承了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成果,同时针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特点,在无人机的总体设计、能源系统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科比特急先锋无人机指挥车具备跨区域调度、应急指挥、通信保障以及综合检测预警等功能,可实现在任何时间地点快速与指挥中心联网,指挥现场,辅助决策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综合解决方案。蜂巢航宇携无人自动机库、垂直无人机场等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产品亮相。无人机自动机库,自动充电+网络版RTK,无人机可跟随车的位置实现自动精准降落,非常适合野外、应急等场景的使用。
  复合材料赋予了无人机相关的产品一个可执行任务的“躯体”。以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无人机结构设计/ 制造技术是影响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届大会上,星舟航空携三叶碳纤维螺旋桨等产品亮相。复合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抗疲劳能力和抗振能力强的特点等特点。复合材料本身具有可设计性,在不改变结构重量的情况下,可根据飞机的强度刚度要求进行优化设计。其中,碳纤维材料作为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
  亮点3        首发3版无人机报告 2项无人机团体标准
  由全国无人机协会合作互助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彩虹鹰无人系统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21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摄像头行业组织编写的《无人机摄像头报告》以及由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组织,远洋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编写的《无人机工作系统实用技术》3本新书首发仪式在大会期间举行。
  同时,由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有限公司、顺丰丰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无人机研究院、希捷科技等单位编写的《商业无人机数据链与存储规范》及《反无人机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亮点4        无人机表演创4项吉尼斯纪录
  大会期间,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挑战四项吉尼斯纪录成功: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最大由无人机组成光源影像、无人机连续组成最多队形、最长无人机表演动画。同时,七场无人机表演、无人机航拍大赛、無人机创新创业大赛、无人机足球比赛把世界无人机大会推向高潮。无人机足球赛、机甲大师赛、特斯拉汽车拆解版展示、“智创杯”前沿技术挑战赛预选赛。
  记者注意到由DJI大疆创新发起的RoboMaster 机甲大师青少年系列赛(RMY, RoboMaster Youth Series)也引入到了活动中,赛事要求青少年以团队形式参与,这也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办赛五年后拓展至青少年群体的全新探索。大疆教育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从2013年首次举办RoboMaster 大学生夏令营开始,历经多年的探索与沉淀,大疆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核心,集产品、课程、赛事活动于一体的教育解决方案。从面向高校学生的机甲大师赛和RoboMaster AI 机器人,到面向中小学群体的RoboMaster EP教育拓展套装、Tello EDU、青少年挑战赛、高中生假期营,大疆正一步步开拓不同年龄阶段机器人教育市场,打造一条覆盖全学龄段的创新人才培养链路,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享受系统化、高品质的工程科创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组织了世界无人机大会创新产品奖、大鹏设计奖和全球无人机贡献奖的评选。世界无人机大会既是一个产业发展承载平台,更是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整合各方资源的纽带,为深圳乃至中国无人机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安全稳健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其他文献
火車票秒光、景区游人如织、酒店民宿一房难求……“报复性”出游、“补偿式”出行,推动形成史上最热的“五一”假期。对普通人来说,节假日意味着“诗与远方”的放飞、亲朋好友的欢聚。然而,对应急人来说,节假日意味着枕戈待旦的值守、查险除患的辛劳。  从三峡坝区到孔子故里,从张家界到天涯海角……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奔忙在景区、坚守在岗位,用辛苦指数换来安全指数。  镜头一:守护“国之重器”  三峡工程是迄今
期刊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五一假期,不少人约上亲朋好友,前往名山大川、旅游胜地,在逢时遇景、拾翠寻芳中,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风光,感受“青山独归远”的诗意。  当前正值我国春季森林防火紧要期,假期景区人流大幅增加,火灾防控压力陡增。从携装巡护到靠前驻防,从实战演练到助民解难……全国森林消防指战员坚守岗位、闻令而动,牢牢筑起森林防火堤坝,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镜头一:北京香山  作为旅游胜地
期刊
伟大的时代不能没有英雄,而消防队伍中从来不乏英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与时间赛跑、和危难较量……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中,在一场场生与死的突围里,他们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是津门最美的“火焰蓝”──近日,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层层选拔与考核,津门首届“十大杰出消防救援卫士”评选结果出炉。这些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肩上有责任,心中有大爱。  王磊  现任滨海支队四纬路消防救援站副站
期刊
迈着整齐昂扬的步伐,胸前戴着象征荣誉的红花,在福建森林消防总队广东肇庆驻防队伍的会议室里,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和个人上台领奖。5月5日上午,总队广东肇庆驻防队伍召开跨省驻防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在驻防工作中的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  自进驻广东肇庆以来,驻防队伍严格落实森林消防局、总队年度训练工作指示,结合广东实际探索训练、研究训练和改进训练,全面掀起了大练兵热潮。  在炎热的天气下,火辣辣的热浪迎面
期刊
偏远,地处群峰连绵之间。路陡,破碎的石子路沿河蜿蜒。河沟的上方,错落着数间老瓦房。这便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洋溪镇窑家村从前的样子。  5年前,村民回家的路是一条长长的石子路,一到下雨天就会变得非常湿滑。如今,再走进窑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一座座跨江越河的连心桥、一条条四通八达的畅通路。  扶贫扶志相结合  “每年都能收到消防员叔叔的爱心书包和书籍,我真的十分开心,可以学到更多有用
期刊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5月13日,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山西驻防队伍针对当前山西省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大风天气逐步增多,火险等级持续偏高的实际,将队伍拉到具有山西省山地林区综合特点的禹王洞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锻造队伍扑救火灾的能力。“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我们赴汤蹈火奔向救援战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禹王洞景区的崇山峻岭间,50名指战员人均背负40斤的装备向着山顶奋力前行,他们相互帮扶,你给我加油,我
期刊
“一班,负责准备灭火装备。二班,负责准备防火宣传器材。”早上7点整,天还在蒙蒙亮时,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森林消防中队副班长杨凡早已身穿灭火服,背好水壺挎包,站直了身板在向参与今天防火执勤的战友下达命令。这次执勤是新党员杨凡第一次以组长身份带队。  就在几天前,还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杨凡经历了入队2年以来最艰巨、也最为光荣的考验。在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9天8夜的灭火战斗中,杨凡身背30多公斤重的作战背囊,肩
期刊
3月28日,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在郑州举办河南省2021年航空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进行了森林航空消防(空中洒水灭火、直升机悬停定点洒水)、投放救援物资和吊挂集装箱封堵决口、人员救助等科目演练。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旨在进一步熟悉航空应急救援预案流程,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航空應急救援工作规范,提升航空救援能力,展现航空应急救援领域的探索成果和不同机型作业性能,积累机群作业飞行经验。
期刊
5月9日,浙江省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携手“英雄母亲”罗小双,在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举行颁发“编外政治指导员”聘书暨交纳特殊党费仪式。  仪式上,罗小双缴纳了特殊党费16119.71元,温州支队金大堅政委向罗小双颁发了“编外政治指导员”聘书。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罗小双入党40周年,同时也是儿子管志彦烈士被追认共产党员16周年。  罗小双专门替儿子交纳一笔16119.71元的特殊党费,作为送给自己的母
期刊
15个年头,5400多天。孙小伟和段继苹相互鼓励,希望辖区每一天都安全无虞,希望每一次救援都能平安归来。他们是河南省偃师市消防救援大队的一对消防员夫妻,一个是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一个是消防文员,夫妻俩的默契和坚守令人动容。  夫妻拍档 业务骨干  从原来的3间办公室、2辆消防车、不足30人,到如今下设2个消防救援站,有13辆消防车、88名消防指战员,孙小伟和段继苹见证了偃师市消防救援大队的巨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