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新料和回收料中双酚A含量及迁移规律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新料和回收料中双酚A(bisphenol A,BPA)含量并研究其在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对比研究PC新料与回收料中BPA的含量及迁移量。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测量PC分子量,分析分子量对BPA迁移的影响。结果多次熔融挤出加工后PC粒料的分子量逐步降低,分子量分布(Mw/Mn)变宽,回收料经过多次熔融挤出后分子链断裂加剧,大分子降解增加,因此释放出更多的游离BPA。BPA在95%酒精溶液中迁移量远大于10%酒精及水。温度对迁移性影响很大,相同迁移时间下60℃的迁移量比25℃高10倍左右。PC回收料的游离BPA含量及迁移量大于新料。结论 PC回收料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可能会造成更多的BPA的迁移。
其他文献
对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的南川绣线菊(海拔2500、2700、3020和3300 m)和锥花小檗种子(海拔2160、2760、3000和3250 m)在12 h光周期和24 h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兴隆村赵炳套,1998年利用阳畦先后种植芹菜、小红萝卜、黄瓜,每667平方米年收入8000元以上。
从2004年10月至今,河北省定州市北凌头菜农高亚青连续两年采用该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发的“日光温室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每亩少投入1112.5元的肥料的条件下,
为了回收、提纯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采用激光监视技术由合成法测定了鲜见文献报道的苯甲酸在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度.为了验证
根据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本文利用软化衍架模型理论提出了陶拉硷低剪力墙的受力和变形性能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电算框图。理论分析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的符合较
为了了解毕业学员对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了解学员回原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选拔使用情况,我们于1988年底进行了一次追踪调查.收回表格68份,收表率为46.6%.
<正> 1、地深翻。冬季或早春果园地深翻一次,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土壤疏松的浅挖,土壤板结的深翻。山地果园土壤板结粘重的,每株成年结果树用肥沃、疏松的沙质土、菜园土2
目的建立小儿七星茶冲剂中槲皮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七星茶冲剂中槲皮素的含量。迪马C-18柱(4.6×250mm,5μm),以甲醇-0.4%磷酸(50:50,PH3.0)为流动相,柱温
针对标准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特点做了几点改进:在群体初始化中,以均匀产生初始群体代替随机产生;实行截断选择,隐含了最优保存策略;动态变异,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和系统识
本文介绍了一套以石油、化工、发电、冶金等行业的大型旋转设备为对象的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国家“五’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大型旋转机械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