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河水流过堤岸,会对两边的河道产生冲击。同样,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也会对血管的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侧壁产生的压力。严格地讲,在医学上血压分为三种,它们产生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因此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压”。平常所说的“血压”高低,指的其实是动脉血压。
血压有“高”“低”之分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源头,因此心脏的收缩或舒张活动会影响血压的高低。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室内涌出到动脉中,这时动脉中的压力最高,被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高压”;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在动脉的弹性回缩中产生的压力作用下继续流动,这时动脉中的压力低,被称为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一同组成了正常的血压。计量血压的时候,通常使用毫米汞柱(毫米汞柱)作为单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比舒张压要高30~40毫米汞柱。
血压并非始终不变
血压在一天之内也是波动变化的。比如,早晨、上午的血压就要比下午、晚上的血压高一些,而到了夜间睡眠时,血压会降到全天的最低水平。
不仅如此,在冬季我们的血压也会比夏季的时候高一些。这些血压的变化是生理性的,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和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有关。此外,血压还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引起血压的一些变化。
正常血压的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的血压范围是在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而又不是低血压的,就视为正常血压。如果在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时候,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在与高血压有关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高血压,那么孩子成年后患高血压的机会会比较高。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成为近年来最被看重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过饱、过咸、过腻的饮食,大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都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此外长期进食低钾、低钙、低镁食物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也有关。
体重 体重和血压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证明,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比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吸烟 吸烟不仅损害肺脏,还会诱发高血压。经常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的升高。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吸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心理因素 短暂的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的升高,而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则容易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
根据血压测量情况,可将高血压分为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中度高血压(160~179/100~109毫米汞柱)和重度高血压(>180/110毫米汞柱)。
高血压危害全身健康
在高血压早期,患者会表现出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时血管还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变化,只要及时治疗,高血压完全可以治愈或得到控制。若血压持续多年不退,血管壁就会受到影响,慢慢地失去弹性,形成动脉硬化。这时候,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会逐渐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比如大脑、心脏、肾脏等。最后,脑出血、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就会夺走患者的生命。
河水流过堤岸,会对两边的河道产生冲击。同样,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也会对血管的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侧壁产生的压力。严格地讲,在医学上血压分为三种,它们产生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因此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压”。平常所说的“血压”高低,指的其实是动脉血压。
血压有“高”“低”之分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源头,因此心脏的收缩或舒张活动会影响血压的高低。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室内涌出到动脉中,这时动脉中的压力最高,被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高压”;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在动脉的弹性回缩中产生的压力作用下继续流动,这时动脉中的压力低,被称为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一同组成了正常的血压。计量血压的时候,通常使用毫米汞柱(毫米汞柱)作为单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比舒张压要高30~40毫米汞柱。
血压并非始终不变
血压在一天之内也是波动变化的。比如,早晨、上午的血压就要比下午、晚上的血压高一些,而到了夜间睡眠时,血压会降到全天的最低水平。
不仅如此,在冬季我们的血压也会比夏季的时候高一些。这些血压的变化是生理性的,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和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有关。此外,血压还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引起血压的一些变化。
正常血压的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的血压范围是在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而又不是低血压的,就视为正常血压。如果在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时候,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在与高血压有关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高血压,那么孩子成年后患高血压的机会会比较高。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成为近年来最被看重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过饱、过咸、过腻的饮食,大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都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此外长期进食低钾、低钙、低镁食物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也有关。
体重 体重和血压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证明,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比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吸烟 吸烟不仅损害肺脏,还会诱发高血压。经常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的升高。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吸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心理因素 短暂的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的升高,而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则容易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
根据血压测量情况,可将高血压分为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中度高血压(160~179/100~109毫米汞柱)和重度高血压(>180/110毫米汞柱)。
高血压危害全身健康
在高血压早期,患者会表现出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时血管还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变化,只要及时治疗,高血压完全可以治愈或得到控制。若血压持续多年不退,血管壁就会受到影响,慢慢地失去弹性,形成动脉硬化。这时候,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会逐渐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比如大脑、心脏、肾脏等。最后,脑出血、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就会夺走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