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霉菌中抗生素生物合成受到许多调控基因的调控,它们通过途径特异性调控方式、全局性调控以及双组分调控方式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概述这些调控基因将有利于改良抗生素生产菌株及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并为改造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归纳了国内外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各调控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以低能氮离子注入(N+)作为诱变手段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变,并对3种油茶主要害虫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后白僵菌存活率呈"马鞍曲线",其峰值即150×1013i
针对抗生素发酵过程溶氧浓度自动控制的需要,建立了三输入双输出模糊PID-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计算机实时控制,对标度因子取值不同时控制器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
连续4年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越冬后存活及发育情况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率在45%~65%之间;白僵菌Beauvaria bassiana、寄
了解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分布并探讨其在介导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20种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PCR扩增AdeABC—AdeRS
本研究通过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COI、COII和Cyt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我国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发现,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以甲醇-0.2%三氟醋酸(TFA)溶液(50:50)(用三乙胺调节pH至6.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
基于比浊法测定抗生素体外抑菌活性原理,以红霉素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96孔微孔板培养检定菌,直接用酶标仪检测各孔的光密度,定量分析发酵液中红霉素含量。并与管碟法比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