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你是几》教学案例及反思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大小、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确性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在大班幼儿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数概念后,为唤起幼儿已有数学知识经验,通过联想、猜测、推理将抽象的数概念融于数学游戏中,通过“根据同伴的数字猜测自己的数字”,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及独特性,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猜猜你是几》。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
  
  2.
  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教具: 10把椅子(椅背上有 1 —10十个数字)、 10个头饰(头
  
  
  饰上有数字1 —10十个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 —捉迷藏,并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游戏—捉迷藏。
  师: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花,你们看,这些花上还藏着数字呢,咦,都有哪些数字呢?(反过来,花朝下,一一出示花)
  2.介绍游戏规则。示范戴一顶帽子。
  师:花儿戴在头上,就是一顶数字帽子了。你们想不想和数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好,那你们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成功。记住游戏规则: 1.不能偷看自己的数字,2.不能说出别人的数字。明白吗?
  (析:幼儿从好奇礼物“数字花”变为“数字帽子”开始,个个显露出神奇,对捉迷藏的游戏充满了期待。)
  二、游戏一:根据少 1或者多1的关系,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0、9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数字的。
  师:好,那我们先请2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先看看这两
  个数字是几?(9、10)他俩谁大谁小?哪两个小朋友先来?
  每人一顶帽子,请你猜出自己的数字后,赶紧坐到自己的位
  置上。(贴有相应数字的位置)
  师:谁来介绍一下,猜数字的方法?
  师(小结):要知道自己的数字,先要观察同伴的数字,
  缺少的那个就是自己的数字。
  (析:游戏初始,幼儿要明确游戏规则及玩法,再先观察同伴的数字是几,继而推理出缺少的数字才是自己的。)
  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师:很好!现在,请3个小朋友过来做游戏了。看看是哪三个数字? (6、7、8)有谁知道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
  (一个比一个多;相邻数;多一和少一)这么多秘密,我们记
  住它。我们还要记住游戏的规则!看谁坐得又快又对,
  开始!
  师:你为什么坐 8?(因为他们是 6、7,所以,我就是8)
  (析:幼儿通过相邻数和数之间多一少一的逻辑关系,记住了是哪几个数,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数—缺失的数字。)
  3.利用数字1 —5做游戏。师:刚才呀, 9、10、6、7、8、都玩过了,还有几个数字没
  
  
  玩过? (1、2、3、4、5)嗯,对了。那刚才没玩过的,都上来。师:有人坐错了吗?为什么?
  (析:幼儿玩过前面五个数字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游戏的方法了,也猜测出还剩下的是哪5个数,这次没玩过的幼儿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戏,而且显得自信满满。)
  三、游戏二:利用单、双数,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
  
  师:现在,我们玩难一点的,捡一些数字玩。(先给孩子看一下)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单数)哪几个勇敢地上来的?看谁猜的又快又对?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知道是9的?
  
  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你们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数字是几?一定要记清楚原来有哪几个数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个数字,就是你自己的数字。”
  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
  
  师:好,还剩下5个,会是什么数呢?(双数) (2、4、6、8、 10)这些都是双数。谁来挑战一下的?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析:幼儿思维活跃,并坚信自己猜出的答案,还大胆地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进行完整地描述,对单双数的概念也得到了理解与巩固。)
  四、游戏三:利用随机的数字,寻找缺失的数字
  1.幼儿随意选择五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游戏。
  
  师:你们还想玩吗?还想怎么玩?(那我们 10个数字一起玩)每人一顶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应该坐哪里?
  2.请客人。老师交换每个人头上的数字,老师把几张椅子进行换位置,游戏再次进行。
  师:一起把帽子拿下来,看看坐对了吗?师:游戏真好玩,那我们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戏告
  
  诉其他小朋友吧!
  (析:利用随机数字进行游戏,再次挑战了幼儿的思维,通过换帽子和换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结束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反思
  
  1.
  教具的简约、新颖性。以可爱多变的“帽子花”作为教学具,是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一个标有数字的花朵,一会儿又变成戴在头上的帽子。以和幼儿谈话导入,老师给小朋友带礼物了—花。继而幼儿一起和“帽子花”玩捉迷藏的游戏。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去想、说、做。
  
  2.
  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是幼儿所青睐的,整个活动幼儿都在游戏中积极主动思维,始终处于乐学、会学的状弁中。教师将数之间的多一少一关系、相邻数、单数和双数的一些数概念,巧妙地融合于游戏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内容的递进性。游戏中有对数学符号的认识,有对幼儿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训练,活动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在开始这一环节,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逐步理解猜数字的方法:要记住两个数字,藏起一个时,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就能推理出另一个数字。随着幼儿在游戏中逐步理解猜数字的方法后,增加一些游戏的难度(包括单数、双数、随机的数字),人数也从2个人、 3个人到5个人、 10个人参与。活动中,教师还注重引导幼儿将内化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则是通过外化的语言,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椅子,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幼儿”。
  
  
  (作者单位: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园)
其他文献
我们所崇尚的绿色教育,是以“科学、人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全面、人性、发展”的教育。继2000年成功创建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以来,城北小学以学生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逐渐建构起以“绿色教育”为中心,涵盖并辐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个完整体系,并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绿色”魅力。    一、校园环境突出绿色唤醒    绿化、美化、教育化的,具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但目前的状况是,许多小学生写字坐姿不规范,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态度不认真,写出来的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细究之下,我们却分明听见小学生叫苦,语文老师喊冤。  写字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写好字呢?  写字,是小学教育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各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将语文教学的“小语文”课堂变为“大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激发探究精神,实践有效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有效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悟出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他们还能学到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也能提高他们的
期刊
在小学阶段,部分学生就会因思想不成熟,性格未定型、心智尚稚嫩,欲望难控制等原因而做出违背《小学生守则》的事情,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对他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偷窃,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良行为。    一、案例    小静,女,小学五年级学生,好吃懒做,不爱学习,一下课就往小店里跑。课桌肚里塞满了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和可口的零食。笔袋里鼓鼓囊囊,各种各样的笔、橡皮、尺、修正带应有尽有。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为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通过巧妙的设计实施愉快教学,在课堂上追求从各方面去感动学生,使他们带着充分的积极性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一、巧妙创设感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现实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隋境,唤起学生思考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要上一节评议课——《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让我帮他看看教案。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在复习铺垫中将所有新知中会出现的旧知全都一一进行了复习。如:  1.1.53扩大100倍是____,25.6缩小1000倍是____,类似的有六题  2.观察下面的小数点向____移动了____位。  1.53--15.3 253.1--0.253等等。类似的题也有六题  3
期刊
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即获得语言表达方法与艺术。语文教学要始终着眼于语言文字怎样把人的情、意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要在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上寻获文本的言语智慧,并通过读写实践,习得智性表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有所得。    一、寻找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体会写人叙事的特别情昧    表达方式指文章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期刊
学期临近结束,凝视案头的那一本本学生《成长记录》,不禁陷入沉思当中,因为为人师的我们又要开始为每一位学生写寄语了,那如何写好《成长记录》呢?是翻出以往的“备份”寄语,好好“复制”、“粘贴”、“克隆”一下?还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鉴定呢?为了充分发挥《成长记录》在学校和家长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沟通,密切联系,我想大家一定会选择后者,鼓励孩子们在新学期取长补
期刊
正值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趁此机会,我决定和老师们一起到四(2)班部分学生家走走,与家长聊聊。    一、挺喜欢看课外书。    上午九点多我们走进了学生周某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墙边的书桌,上面摆放着的都是她的书。我随手拿起了她的《课外作业》,嗯,完成的还不错。在与她妈妈聊天过程中,我看到她不是站在妈妈旁边就是粘着妈妈的身上,不过比起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好多了,记得以前的她,只要老师和
期刊
“中国教育研究重要吗?”丹麦教授曹诗弟在深入中国教育现实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看似无聊可笑的问题。教授的意见是:像中国教育这样“由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很明显是“不能超越主管部门的既定了解”的,当然也就不能“从新颖的角度看问题”。既然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教育研究当然也就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中国的教育研究如果不能“由上而下”变成“由下而上”去发现真实的问题,那么中国教育研究其实是在做一种浪费的工作。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