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与高等教育获得不平等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athan_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复读制度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复读与高等教育获得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大学生中,弱势阶层子女通过复读考入大学的发生比高于优势阶层子女,且通过复读进入普通大学的发生比在上升。在考上大学的复读生中,优势阶层子女进入重点大学的发生比更高。在大学生中,考入重点大学的复读生的阶层差异小于考入重点大学的应届生的阶层差异。复读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不平等格局的塑造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其他文献
<正>[主持人语]随着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大众文化的发展日益繁荣,不同形式的经典改写和重写日益成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研究的热点,不断彰显着经典文学与大众文化互动的多种可能与意义。本专题的两篇论文,正是从这一文学现象和批评视角入手,分别从两个具有鲜明表征和创作态势的领域,即西方经典童话20世纪以来的改写创作,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跨文类重写,揭示经典改写(重写)在创意继承文学传统,在互文和传统破立的复杂过
期刊
<正>患者女性,57岁,因“活动后气促30余年,加重伴晕厥”于2020年12月21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有右侧乳腺癌切除术史,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史30余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10余年,一直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7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不齐,心
一步法合成乙二醇(EG)即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乙烯氧化水合制乙二醇,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绿色无污染,安全环保等优势,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乙烯氧化水合反应的反应机理仍存在争议。没有明确的反应机理,就无法定向设计钛硅分子筛TS-1,也就无法针对性地提高其催化性能。在本工作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微观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为
<正>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海湾化学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党员、干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并结合自身工作交流心得体会,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大家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期刊
伴随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持续开展,素质教育已然上升到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不仅要求教育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培育出一批独立自主的创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班级的带领者、引路人,班主任必须创新并强化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以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结合教学实情与要求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修复进程,各生态要素的关系统筹、国土3类空间的资源整合以及生态修复规划的层级地位逐渐成为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工作的重点。文章结合武汉等国内城市正在开展的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探讨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定位问题,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进一步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及发展等角度构建包
真实的物理情境应该是综合且立体化的,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多有体现,其中电磁学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分析了高中电磁学知识中蕴含的空间思维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相关教学思路。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AP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Y)、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正>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批准英国葛兰素公司的贝利尤单抗进口注册申请,用于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患者。贝利尤单抗是首个作用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剂,它是一种重组的完全人源化IgG2λ单克隆抗体,可与可溶性BLyS高亲和力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根据药物研究数据显示,该药能够实现持续的疾病
期刊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世俗化潮流的不断推进,大众文化正在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情感模式。大众文化的核心特质是唤起、投合、满足受众的快感,这种快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拟象技术建立“超真实”的文本世界,为受众提供“生活在别处”的体验;其二,通过“盗猎”暴露日常生活中的陈腐意识形态,使受众获得言说和宣泄的渠道;其三,通过“生产者式文本”调动受众重建文本世界,使受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