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追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日本动画影片《千年女优》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凝视视角、思想情感、服装色彩,充分的表现了影片中女性主动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及男权被边缘化的现象,表达和展现了影片中所突出的孤独、独特的女性意识和真实存在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女性意识 追寻 主动 边缘化 凝视 男权
  
  一
  
  当今,女性主义的批评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入高潮,亚洲各国的文学艺术创作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日本在传统文化和当今世界文化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涌现出了大量反映女性意识的影片和动画作品。日本动画导演今敏的《千年女优》是日本动画影片中最能够突出表现女权意识的作品之一,它不仅突出表现了女性摆脱男权的意识,还颠覆了“男权凝视”的中心价值。今敏作为男性导演,他的影片与其它女性意识作品更为不同的是,能够以男性的独特视角和心理,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了独特的女性形象。
  
  二
  
  今敏是当今日本青壮派动画导演名家。他所编导的《千年女优》是一部手法复杂的情感动画电影。此片在世界各国放映后多次获奖,并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同时被日本文化厅多媒体艺术节选为2001年度最佳动画片。此后,今敏得到了国际动画界的关注和认可。
  《千年女优粉》仅情节感人,而且具有突出的人物表现手法和细腻的叙事风格。影片主要描写的是:在20世纪末的日本,一个小影视公司的社长在得知银映电影公司倒闭的消息后(他此前也曾是银映公司的职员),想起了已经息影近三十年的原银映公司的电影巨星——藤原千代子,并以归还一件她遗失了三十年的物品(一把普通的钥匙)为由采访了她。韶华已逝的千代子看到钥匙,刹那间尘封多年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她开始向来人娓娓讲述起自己与初恋情人在一天之内相遇、爱恋和分离的奇特经历……千代子是在关东大地震中父亲丧生的时候出生,由母亲独自带大。十六岁上女校时勇敢地掩护了一位被警察追捕的革命青年学生,并对他一见钟情。尽管因形势所迫,他当天就离她而去,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然而,她却为了能与他再次相遇,不顾母亲的反对当上了演员。在她从影直到成为一代影坛巨星的几十年时间里她再也没有与他相遇。在即将息影前的一个晚上,她看到了他留给她的遗书……他在和她分手后不久被捕处决,她与他已经阴阳两隔了几十年。影片的最后,千代子因情绪激动而心脏病突发,含笑逝去。她的人生悲剧谢幕了。
  《千年女优》中所塑造的女性是追寻爱情的主动者。千代子作为影片的女主人公,呈现给我们的是她为爱追寻一生的故事。她踏上影坛是为了爱人可以看到自己,离开也是为了不让爱人看到自己衰老的模样。即便是她看到了爱人在几十年前写给她的遗书,她还是把他想象成依旧活着,时刻等待她的追寻的影像影片中的男主角则完全是根据千代子追寻爱情的需要而设计的。其他的男性也是为千代子的执着追寻作的种种铺垫。影片最后设计千代子在隐居山林三十年后,当她再一次提起爱人时已没有了太多的悲伤与思念,反而以沉稳平静的心态道白“我真正喜欢的或许是不断追寻他的自己”时,影片留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无尽回味。
  影片在许多层面上表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执着。影片中经常出现的老太婆虚幻影像早已向千代子预言:“你的命运就是永远也不可能等到他”。但是,千代子毫不理会地继续追寻自己的爱。千代子的母亲虽着笔不多,但她独立抚养千代子,为反对千代子当演员而与电影公司总监怒目相对,是看出她的固执与强悍。千代子饰演过的各种女性角色也都是意志坚强和充满活力的形象代表。影片中也塑造了一些因受男人欺骗或因社会不公平而产生的受伤女性形象,如岛尾咏子在影片中所饰演的女配角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而这些形象又都被设计成是对男权的嘲讽和控诉,从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反衬千代子的独立与脱俗。
  千代子大胆、直接、热烈、矢志不移地追寻爱情,是影片的情节主题。她以女性形象出现,从保护爱人的场景为开端,从而展开了她追寻爱情的人生。千代子和她扮演的人物经常说“那人在等着我,我一定要找到他”,这些话是台词更是她的内心独白,不显孤助无力反以坚强执着示人。影片中的男主人公设计成被保护对象,他的遗书传递出他对千代子的大胆相救无以回报,给观众带来的是无奈感。其他的男性对千代子的追求是隐蔽、灰暗、不择手段的。男性形象只是千代子的反衬方。是次要的、边缘的、甚至于邪恶的。影片中经常出现男主人公在前的隐约背影,后面是千代子有力地追赶图像,接着是社长和摄影师勉强跟随的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千代子的强壮健康、男主人公的虚弱无力、社长和摄影师的被动追随。女性形象占有了镜头的主导权,男性只是陪衬,社长和摄影师的形象是夸张可笑的帮衬。
  《千年女优》中的角色位置按照性别通过镜头被确定下来。千代子总是以追寻的女性形象出现。她美丽大胆、坚毅执着。尽管所作所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事事遭人非议,但她敢于为自己而活,活的自信而热烈。影片给予她的大多是正面突出的镜头。而她所追寻的男性对象却总是隐隐约约地,影片自始至终没有道出他的姓名,他的身形相貌还不如他的随身物品来的清晰。他好像只是电影中的一道布景,镜头展现给观众的只有他的轮廓,有关他的事也只是通过影片中的对白或千代子的读白被零零星星提到。那些电影片段中被追寻的男性形象亦然。影片中的其它那些阻碍千代子追寻爱情的导演和配角的镜头大多是侧面和局部的。
  “钥匙”是引导千代子摆脱男权的实物对象。“老太婆”是推动千代子摆脱男权的幻觉对象。一实一虚的两个意象纠缠着千代子,最终导致她摆脱了男权社会的束缚。钥匙是千代子所爱的人留给她最珍贵的东西,它暗示着阉割。千代子每天把钥匙挂在身上,所以当钥匙在的时候爱情也伴随着她。老太婆的幻象第一次出现时,她喝下了“千年长生茶”,坚定了“追寻无期”的决心。在她想不起爱人相貌的时候,老太婆的幻象出现了,并且钥匙丢失了,结果千代子停止了追寻。几年后她在丈夫的书房中找回钥匙的同时收到爱人的遗书,她又一次奔向了爱情。老太婆最后出现时,钥匙再次丢失,千代子退出影坛隐居山林。最后她以平静的心态再一次拿到那把钥匙,她真正摆脱了男权在她身上的束缚,正如她临终前所说的:“我真正喜欢的或许是不断追寻他的自己”。这句话道出了她最真实的思想感悟。
  服装、色彩不以唯美为主,而旨在真实的诠释角色的性格。纯真、朴实、美丽可爱的千代子,她和她所扮演的角色的服装也都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特色。少年活泼的千代子穿着的学生装,战后陈旧的衬衫军裤,中年稳重大方的风衣,公主的艳丽宫服,歌舞伎的鲜艳和服等等,都给人以鲜明的时代感和逼真的写实感。影片开始时千代子已是七十多岁的 老人,一身朴素装扮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她恬静高雅的气质。影片中让千代子一见钟情的男主人公的服装、色彩永远定格在千代子的回忆中,散发着浓重的灰暗色调。其他男性的服装,战前和战后没有变化不说,影视公司社长的服装(包括他在电影片段中的服装),都着意刻画了人物的滑稽可笑,而且色彩低调,与他们在影片中的所作所为是极为相符的。影片中的服装色彩为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情节制作起到了烘托作用。
  《千年女优》中的凝视视角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今敏身为男性导演,他在影片中设置了两个旁观者的形象——小影视公司的社长和摄影师。他们是千代子忠实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他们的凝视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视角,但这视角却是被千代子引领着的。整部片子都是千代子的个人叙述,他们是被动地被牵引着在千代子的故事中游历,只能勉强跟上千代子的思路。他们的凝视加强了男性对千代子的认同,起到了正面烘托千代子行为感人的作用。我们在影片中经常会看到社长和摄影师泪流满面的镜头,甚至对千代子的东西和动作都很迷恋。这些都是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来表现出对千代子追寻爱情行为的同情和感动,他们经常感叹“在这世上竟有这样的女子”、“这辈子被女人这样追求死而无憾啊”。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男性主动权的消减,他们并不认为女性主动追求爱情有悖人伦,反而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壮举,不禁由衷地敬佩。如果把社长和摄影师看作是今敏和全体男性的象征,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中可以看出男性意识存在着自我边缘化的倾向。
  以社长和摄影师这两个人的视角为中介,观众是通过他们的叙述来选择解读影片的角度和方法的,这样他们就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引导观众从今敏的观点出发,不知不觉地成为旁观者的延续。
  另一方面,千代子在影片中是主动凝视男主人公的。影片中千代子与男主人公在自家仓库里谈话的场景是以千代子的视角为中心,我们看到听到的是千代子单纯而爱慕的凝视和大胆的询问。而男主人公的看和听则只有他在仓库的墙壁上留下的画像和遗书两个意象表现了出来,这种凝视是那么的隐晦、不露痕迹,实在是很难洞察他的内心。男主人公就这样被压抑、阴暗的感情统治着,与干代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萌发的思念起反正映照的作用。
  与千代子执着的追求形成对比的还有千代子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无情与无视。“当人心中有了非要实现不可的理想时,其它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变得简单得多了”。影片中对千代子与其他角色来往的镜头少之又少,即使给出,也是在为千代子的追寻爱情做铺垫。能够说明此点的几个关键场景是:当导演向千代子大胆表示爱情时,千代子有些动心,但钥匙撞击了酒杯,千代子看到钥匙后跑开了,看着千代子的背影导演的面部表情即无奈又失望。接下来当导演和女配角合力偷走钥匙的事败露后,面对女配角的供认不讳,千代子表现出的却是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表情,这与她拿到爱人遗书时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反差。千代子接受社长拜访时,才知道社长就是当年救过她并在自己身边工作过多年的人,这也足见她对别人的漠不关心。
  我们不禁要问千代子执着追寻的动力源于哪里?她为了让爱人看到自己而当演员,又为了不让爱人看到自己衰老的模样而隐退,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自己在爱人心中的形象更为重要的了,这显然只是过重的少女情怀作怪的结果。她在几十年的爱情追寻中应该是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但为什么她稚嫩的情感和单纯的追寻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呢?显然这不是影片的合理答案。千代子临终的那句话“我真正喜欢的或许是不断追寻着他的自己”,这才是影片给予我们最终形成“千年女优”的诠释。所以在影片中看到的那个孤独的追寻者形象——千代子。最终我们看到的那幅只留下长长脚印的画,即是千代子追寻足迹的象征,又是其女性内心世界的自我展现,而在那时千代子与爱人的形象合而为一,它象征着追寻的结束,完成了影片的主题表述。
  “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罗娜·莫维曾在关于电影叙事的心理分析理论中提出电影故事中一直存在‘男权凝视’的问题,并着重指出男性观众通过对女演员的淫窥或物化,减轻对阉割的焦虑,以这种方式行使男权来对付女性。”然而,影片带给男性观众更多的是被千代子牵引着,体会了女性超越男权的情感过程这里不存在“男权凝视”,只留有女性的脱俗,从而使男性从中获得了被颠覆的崇高美感《千年女优》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男性导演也可以创作出“女权”性质的影视作品,纠正了许多评论家指责男性导演只会创作“反女权”影片的偏激批评。
  
  三
  
  影片有激烈的情感场面和平静的田园景致,富有诗意般的视觉性。影片的中心话语是追寻,是对女性追求独立的一种探讨。男权在影片中被彻底颠覆,它所描写的女主人公控制着视线,女主人公成为了主体而不是客体,倒是男性被抛弃被边缘化《千年女优》环仅仅是对男权主流电影传统的一种逆转,它也保持了艺术电影的特征,并获得了批评家的好评,是取得商业成功的日本动画影片之一。
  《千年女优》贯彻了宫崎骏提出的“日本动画要低进高出,要以大众的普遍心理为进口,以更高层次的思考为出口”的精神,有力地反驳了“战后日本文化的幼稚主义”的断言。本片从千代子对爱情的追寻为出发点,以她摆脱社会普遍观点为终点,在国内外影坛上引起关注。通过对它所表现的女性意识的分析,不仅为中国动画影片制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也给我们带来影视叙事多层面的启示和创作多元化的思考。
其他文献
[摘要]社火,是由祭祀社神的仪式综合其他祭祀及岁时仪式发展演变而来,在生存需求与艺术审美功能一体的情况下,形成了娱神娱人的民俗文化。在远古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与古代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甘肃,社火历史非常悠久,文化极其丰厚,而各个区县又有不同。这一文化被较好地保存下来,既留有古风,也兼有发展。无论在省会兰州还是诸县农村,社火表演至今仍年年上演,老老少少有的参与其中,有的乐在观赏,是西北独有的民俗现象。 
[摘要] 《色戒》蕴含着丰富的解读空间,以《色戒》作为个案进行多重语境下的多重解读。第一个视角,叙事学语境下的主体解读;第二个视角,精神分析学语境下的主体解读;第三个视角,文化研究中的“他者视角”下的历史想象方式的解读。  [关键词] 《色戒》 主体 他者 多重解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16    电影《色戒》由于是改编自张爱玲的原著,又
[摘要] 《圣诞快乐》是一部反映一战时所发生故事的影片,影片所叙述的深邃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所展现的战争对于人类的巨大毁灭和摧残;所传递出的对于和平的永恒呼唤;所渴望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对于当今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警示价值。  [关键词] 《圣诞快乐》 战争题材 影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16  一、剧情简介  
[摘要] 在《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对西方的经典叙事模式非常迎合,影片中也不乏后殖民的痕迹,但影片中采取好莱坞经典人物塑造方式来表现约翰,确实为调节整部影片过于压抑的叙事节奏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且他的丧葬师身份也为玉墨等人的变装铺垫了合理的逻辑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人道主义和“救赎”主题,本来也是原著精髓,仅从改编角度而言,该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影响原著的主旨和深度,甚至还调节了影片的节奏,增加了剧
[摘要] 《赵氏孤儿》是我国元杂剧中的经典剧目,与《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并成为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陈凯歌导演于2010年将其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而从元杂剧经过改编成为电影使《赵氏孤儿》这一经典剧目发生了诸多变化。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元杂剧 电影 陈凯歌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15    《赵氏孤儿》是我国元杂
[摘要]《非诚勿扰Ⅰ》和《非诚勿扰Ⅱ》,都是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同样是调侃生活,风格却不尽相同,可又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非诚勿扰Ⅰ》粗糙却有生活的原味,《非诚勿扰Ⅱ》精细却是生活的佐料。它们同样以男性叙述的语调,品的是辛辣的生活,找的是甜蜜的爱情,期待的是人生的真诚。  [关键词]《非诚勿扰Ⅰ》《非诚勿扰Ⅱ》 调侃 生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
[摘要] 周星驰电影是对世俗主流社会规则与价值观的一次灵活与精巧的维护。大量充斥周星驰电影的反讽性场景其实正是现实生活的常态,我们几乎天天遭遇。在周星驰这里再度被夸张、怪诞地诉说,自然能轻易地拨动很多人的心弦,观众既感快意,又有一种抚慰感: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就该这样。  [关键词] 周星驰电影 世俗神话 相声讲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06
《The Truman Show》的细节处展现出来影片独特魅力:  在描述Truman(楚门)上班,走到公司旋转大门的时候,他没有着急进去,而是让别人先进去。表面上,这是体现了Truman(楚门)的友好与礼貌,但是,通过Truman(楚门)说的:“I’m notthat anxious to get there”我认为。仅仅意味“我不太心急进去”不太合适,不能很好的体现Truman(楚门)的性格。
[摘要] 《银饰》通常被认为是黄建中“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其实这更像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读。电影对主人公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性压抑等心理疾病的视觉呈现使得它更适宜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与发掘。吕道景的离经叛道的性取向、少恒与碧兰的非常规异性恋表达方式恰当的解释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性。  [关键词] 《银饰》 精神分析 俄狄浦斯情结 缺席 夭折
摘要:《大象》在镜头语言上是客观,但是它本身就是主观的想象。一句话来说是:主观的内容,客观的形式。而对于《科伦拜恩的保龄》,它的资料,它的内容是真实发生,只是它的方式,包括组接,包括它的人为介入发生都是主观的,那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客观的内容,主观的形式。  关键词:《大象》 《科伦拜恩的保龄》 结构 风格 客观性    两部影片都取材于1999年4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的高中校园枪击案o《大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