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调整产业布局 推动桑蚕业实现产业化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市桑蚕业的养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呈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近些年来,重庆市鼓励桑蚕业发展,并投入了项目资金与技术支持之后,桑蚕业并未得到有效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就重庆市的桑蚕业发展现状与促进发展对策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重庆市;桑蚕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03
  1 重庆市桑蚕业的发展现状
  1.1 经营规模小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其地形、地貌环境较为独特。其中,山地与丘陵面积居多,年降水量充沛,各地区的平均气温适宜,非常适合桑蚕业的发展。但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环境,导致栽种桑树与养殖蚕无法在空旷平原内进行,桑蚕养殖地相对地理位置不集中,导致桑蚕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另一方面,重庆农村地区是栽桑养蚕的主要地区,但因为农村的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养殖蚕的种类一般不超过三种,因此普遍产茧量在300吨以下。再有农村地区受到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经营大规模的桑蚕生产,相对要承担更高经营的风险,这些综合因素在整体上导致了当前重庆市桑蚕业发展中经营规模较小的现状。
  1.2 劳动力缺乏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就重庆市而言,大约有70%的人口为农村人口,但近些年来,农村精壮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走出农村,去城市从事第二产业劳动与第三产业劳动。因此造成当前重庆市的栽桑养蚕区域的从业人员多数为妇女及年老体弱的人群。这些劳动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栽桑养蚕过于依赖自然天气,“靠天吃饭”现象严重。此外对于新型技术能力的接受程度也远远不如青年劳动力,同时技术操作能力与劳动强度、工作负荷能力也相对较弱,整体上影响了重庆市桑蚕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促进重庆市桑蚕业的发展对策
  2.1 高效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拓展经营规模
  重庆市农村地区的技术生产力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桑蚕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因此,要积极的推广优良桑树、蚕的品种。地方政府也要给予相关的政策予以鼓励,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对各地区的桑蚕生产进行专业指导。对于栽桑养蚕及后续的加工生产环节的从业人员,积极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以其能够接受的方式授课,或采取讲座讲解,或采取实地教学等方式,有步骤的对这些人员进行桑蚕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桑蚕的产量,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环境与劳动力缺失的综合因素使得桑蚕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而合作社共同经营的方式不仅能够拓展产业规模还有利于帮助蚕农分摊经营风险。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采用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集中起来,建设并形成统一的栽桑、养蚕、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产业链条模式。统一规模化的生产管理,不仅能够加强统一应对自然灾害及因价格曲线波动等市场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利于减少生产、加工、销售等中间环节的运输费用,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损耗。在当前社会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桑蚕业的统一生产管理是产业经营走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重要步骤。
  2.2 调整产业布局
  重庆市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其桑蚕业发展有过极为辉煌的历史,已经形成了桑蚕、茧、丝、绸、印染、服装、销售等门类齐全的产业链条。但是总体来看,其经营规模较小,技术成果转化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企业竞争力不强,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剧的时期,传统的产业发展与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变化,因此要及时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要根据重庆市桑蚕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与自身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定位。积极把握与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方向,立足我国蚕业的整体发展策略“东蚕西移”,将重庆市自身的桑蚕发展中心有序的转移到国家重点桑蚕发展领域,即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桑蚕特色产业,并在项目的技术、资金投入、福利政策等方向实施战略倾斜,合理布局各地区的桑蚕区域,促进重庆市桑蚕业发展走向产业化。
  3 结语
  本文就重庆市的桑蚕业发展现状以及解决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着重从重庆市桑蚕业经营规模较小与劳动力缺乏两方面着手,提出了相关的可行的解决策略,即高效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拓展经营规模与调整产业布局等方式。桑蚕业作为重庆市的重点特色发展产业,其发展完善关乎着重庆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与社会给予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付有昌.重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2]王承相.重庆市云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
  [3]周承凤,张太云.经济新常态下合川区蚕业发展对策浅析[J].蚕学通讯,2015.
  [4]胡万琼.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 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重庆市渝北蚕区主体农业经营模式初探[J].蚕学通讯,2007,12(27):4.
  [5]傅立新.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
  作者简介:曾祖昌,大专学历,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已发展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土地合理流转,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对该镇土地流转状况的调研,对如何加强该镇土地流转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
期刊
摘要: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林业面临日益复杂的气象环境因素影响,长白山气象局积极开展林业与气象合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气象预测预警工作。  关键词:生态林业;森林;服务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
期刊
摘要: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建筑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景观艺术上风格独具、别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在广泛查阅资料与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杰出代表苏州园林为例,具体探究了古典园林景观的一系列造园手法、成景类型与意境构成。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特征;设计运用;苏州园林  中图分
期刊
2016中国·吉林品牌农业高峰论坛在长春举行。论坛旨在为吉林品牌农业科学发展搭建政策解析、思想交流、经验分享平台,以进一步推进吉林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助推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副省长隋忠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副主任王峻岩、刘丰艳出席论坛。  本届品牌农业高峰论坛由省农委、吉林日报社、省粮食局、省畜牧局共同主办,是第十五届长春农博会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历届农博会中首个以
期刊
今年以来,延边州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在找准“党建”与“脱贫”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上下硬功夫,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和坚强保障。  延边州是全省重点贫困地区,8个县(市)中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省定高寒连片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304个,贫困人口46831户、84628人,贫困发生率为13.3%。  为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平均、三
期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敦化市支行加大学习力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方位、多层面夯实管理教育根基,不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确保全行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效地防范了业务操作中的各种风险。不断地强化了农发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为切实加强汪清县农发行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疏散与自救能力,提升该行员工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的安全防范应对能力,保障生命安全,打造平安单位。在当地消防机构的积极配合下,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安全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并学习了消防知识。  此次安全疏散演练,为该行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为努力构建和谐平安农发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7月26日,桦甸联社召开半年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联社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实现年末组建商行的目标、落实好省联社“三大战役”与正确处理“八大关系”有机结合起来,下半年工作力争做好八个“突出”,实现八个“跨越”。即:“突出产权改革,实现现代银行的跨越;突出制度建设,实现流程银行的跨越;突出市场营销,实现规模总量的跨越;突出规范管理,实现贷款质量的跨越;突出风险管控,实现合规
期刊
近日,蛟河农商银行总行由蛟河大街14号迁至为红叶大街157-1号,毗邻政务大厅。原蛟河大街营业部网点不变,正常办理业务;原政务大厅营业网点迁入,现储蓄业务、对公业务等可正常办理。新营业大厅内设置普通业务区、ATM自助服务区,VIP贵宾区,信贷、理财低柜业务区,图书阅览区等,布局合理,环境舒适,更好地满足较大客户量的金融服务需求,展现了蛟河农商银行统一、专业、规范的企业形象,营造了优质的服务环境,全
期刊
为壮大资金实力,提升总部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永吉农商行各项工作顺利的向前开展,提升永吉农商行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度,永吉农商行注重强化“四个意识”。即:“强化资金组织意识、强化竞争忧患意识、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抓好资金组织工作,夯实资金基础。截至7月31日,各项存款余额为406245万元,较年初增长2471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14485万元,比年初增长24264万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