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地级台竞争力思考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o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言而喻,如何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传播核心价值和主流思想,做负责任的媒体是地方台的机遇,也是挑战。地方台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就必须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通过对传播平台的升级改造,拓展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的有效传播,来提高传统媒体在社交化平台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地方台的竞争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三网融合;机遇;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105-02
  新媒体技术实现的互动方式可以让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得电视观众对节目内容、形式的反馈,增强节目内容报道的针对性。地级电视台在众多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赢得新机遇,谋求新发展,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作为终端的新兴媒体席卷而来。互联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加速发展,众多媒体形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广电行业,新媒体的发展给广电带来了新的收看模式、新的互动方式和新的盈利模式的重大变革。
  长期以来,在多种媒体共同发展的媒体格局中,电视作为强势的传统媒体,一直在自己的王国里过着滋润的小日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电视系统一直处于国家行政力量的严格管控之中,排斥任何形式下的体外力量,而体制内部的竞争又相对分散,节目创优、评价体系等诸多方式带有个人意志倾向,全都是以行政为主导的,这使得整个电视行业和各级电视机构都能相安无事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但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诞生并繁荣之后,这样的状态被打破了,电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探索与新媒体的共生共融之路,展现电视媒体的活力;如何谋求与新媒体的突围之路,在激烈的竞争路上走得更远,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大潮中不被淹没。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地级电视台的新媒体之路作一点粗浅的分析思考。
  一、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地级电视台要寻求未来发展,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谋求自身的发展、怎样发展、其动力在哪里?
  1.首先电视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观众分流和网络视频的兴起上,互联网成为当下最有活力的新媒体,他们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追捧,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追捧,而电视面临的问题正是观众大量流失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收视群体的下滑。
  2.观众的流失是电视面临的整体危机,除此之外,电视媒体更受到了直接竞争对手视频网站的侵蚀,网络视频的兴起,将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危机推向了高潮。如果说新媒体的崛起是整个传统媒体面临的危机的话,那么新媒体中网络视频的繁荣将加剧传统电视媒体的危机,当互联网充斥视频内容的时候,大规模的受众迁移将不可避免。
  3.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给大众传播提供了传播平台。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众化,改变了过去专业人士才具备的采集、制作、传播能力,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规律与格局发生了剧变。
  二、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提升传播力
  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给广电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按照“三网融合”的目标要求,不断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加快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总结经验、普及应用与新媒体的融合业务,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以适应传统媒体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充分发挥地方台的优势,守住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弘扬主旋律的媒体责任。
  国家广电总局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按国务院“三网融合”的要求,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此政策的助推下,新媒体的扩张在蚕食电视媒体的空间得到释放,地方电视台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要主动思考应对之策,除了应对“三网融合”的外围压力之外,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这也是我们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需要,更是保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和政治文化安全的迫切要求。
  1.传统媒体必须采取新媒体策略,在巩固发展传统的同时,搭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发挥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内容、品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做到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
  2.抢时效,争首发是媒体决胜的关键,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提升受众的参与度,提高媒体与受众的黏合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新技术帮助普通公众投身公共事务,广泛参与新闻传播活动。
  三、充分利用电视媒体优势提升节目质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级台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拥有自己最可靠、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本土化、大新闻”的传播理念,在栏目制作、新闻编排,民生服务等一系列运作过程中形成独特优势和信誉度,努力使新闻节目做到观念新、内容新、制作精、屏幕靓,把握真实性原则,力争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大餐。
  1.就昭通电视台而言,目前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已具备了一定的先进传播设备和传播技巧,以及市委政府对全市广电网络建设的投入、覆盖优势明显增强,触角已延伸到边远的乡村农舍。昭通电视台的新闻,专题节目交流已在云、贵、川三省十余市落地播出,与电信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网络点播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资源共享实现了互动,宣传效益得到增强。
  2.近年来,昭通电视台按“本土化定位、品牌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方略,强化品牌意识,以精准为目标、专业的报道吸引受众。致力于满足观众的需求,推出了方言新闻栏目《壳子》,民生新闻《630播报》等,得到了中、老年的认可和一些年轻观众的喜欢,知名度得到提升,《昭通新闻》节目的主导性、贴近性受到了当地党委及政府和群众的肯定。以文化为载体的《朱提大讲坛》节目受到观众好评。频道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有效地激发了采、编、播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3.特别是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普通民众作为“走基层”报道的主体,让普通民众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主体,新闻的“人民性”和“公共性”明显增强。一方面增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从而使新闻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
  新媒体时代的冲击,政策的推动和自身寻求发展的冲动将是广电行业发展的动力,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提升制播效率,丰富节目形态,增强交流互动等网络技术是发展广电行业的基础,人才是立台制胜的法宝,地级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下才有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新媒体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全媒体之路逐渐铺开,报纸编辑进入了“大编辑”时代,即既要掌握平面媒体的编辑,还要熟悉新媒体的运作,不仅懂得内容生产,还需强化用户意识。基于此,高校的《报纸编辑学》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要,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该课程教学的革新,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报纸编辑学》;大编辑;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正>目的建立ABO血型的基因检测方法,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已知ABO血型的献血者外周血标本,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