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及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基础;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的过程进行生产,也不能用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针对使用的不同的功能,建筑的性质从内容到外表形态相对来说也是不同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等同于建筑产品。建筑质量设计的好坏,可以进一步的说成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一.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单位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
由于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每个建筑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建筑单位在接到工程之后,企业就要结合工程建立一个相应的项目部,不仅要完成和项目有关的设计以及施工,还要完成项目在材料上的采购以及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时,项目相关管理质量的人员会存在较低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不强,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虚设的现象,建筑市场的秩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不规范的,其也是建筑质量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量不够
企业在竞标的过程中得到竞标项目以后,施工企业不仅没有对因素进行考虑以及图纸的设计,同时还没有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使用的材料进行及时的核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起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也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优化管理的理念
产品的生命是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一样的。建筑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生产,也不能在工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使用不同的功能、不同性质的建筑,相对来说从内容到外表形态也是不同的。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主要指的就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不仅建筑规范、规程是建筑谁合格的下限,同时标准也是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就是建筑设计的精品,并将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完美。所以,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主要就在于强化以及强调了在设计的过程中“全过程管理”,这也属于动态管理。它对过去静止、简单化的“结果管理”进行打破和淘汰制,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避免浪费时间,还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不仅是积极主动动态管理,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三.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也就是由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着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同时也要设立质量检查小组,在每个项目都要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掌握专业技术以及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对可操作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主要包括: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具体化、细化,还要具有一定的量化,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不断的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以及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优化控制与管理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優化控制。一是对系统部分的控制点进行有效的确定,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也就是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二是在进行过程中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一身、利用现代化工具去达到目的,而没有必要非得从零开始向上爬。这里技术、信息、情报是很重要的,仅提出设计质量合格的要求,只依据设计规范、条文的被动制约,显然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四.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4.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不仅要对其进行优化思想教育,还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4.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4.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设计的优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就是优化,实质是指的就是部分的优化及和整体优化进行有效的组合,所有属于一种动态管理,从而调动每一个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不断的、主动地开拓进取。当然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高与完善,不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所得到的收获和回报也就会越多。优化设计管理就意味着在运行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但是学习不是照搬,也不是非要具体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习本质的东西,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当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也要善于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
参看文献:
[1]赵延威.试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4):152-155
[2]]彭胜利.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24):127-131
[3]肖梓润.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24):142-147
[4]]陈波.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今日科苑.2008,12(24):152-155
[5]马艳.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4):142-147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基础;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的过程进行生产,也不能用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针对使用的不同的功能,建筑的性质从内容到外表形态相对来说也是不同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等同于建筑产品。建筑质量设计的好坏,可以进一步的说成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一.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单位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
由于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每个建筑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建筑单位在接到工程之后,企业就要结合工程建立一个相应的项目部,不仅要完成和项目有关的设计以及施工,还要完成项目在材料上的采购以及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时,项目相关管理质量的人员会存在较低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不强,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虚设的现象,建筑市场的秩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不规范的,其也是建筑质量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量不够
企业在竞标的过程中得到竞标项目以后,施工企业不仅没有对因素进行考虑以及图纸的设计,同时还没有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使用的材料进行及时的核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起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也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优化管理的理念
产品的生命是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一样的。建筑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生产,也不能在工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使用不同的功能、不同性质的建筑,相对来说从内容到外表形态也是不同的。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主要指的就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不仅建筑规范、规程是建筑谁合格的下限,同时标准也是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就是建筑设计的精品,并将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完美。所以,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主要就在于强化以及强调了在设计的过程中“全过程管理”,这也属于动态管理。它对过去静止、简单化的“结果管理”进行打破和淘汰制,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避免浪费时间,还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不仅是积极主动动态管理,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三.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也就是由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着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同时也要设立质量检查小组,在每个项目都要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掌握专业技术以及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对可操作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主要包括: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具体化、细化,还要具有一定的量化,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不断的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以及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优化控制与管理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優化控制。一是对系统部分的控制点进行有效的确定,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也就是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二是在进行过程中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一身、利用现代化工具去达到目的,而没有必要非得从零开始向上爬。这里技术、信息、情报是很重要的,仅提出设计质量合格的要求,只依据设计规范、条文的被动制约,显然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四.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4.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不仅要对其进行优化思想教育,还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4.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4.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设计的优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就是优化,实质是指的就是部分的优化及和整体优化进行有效的组合,所有属于一种动态管理,从而调动每一个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不断的、主动地开拓进取。当然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高与完善,不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所得到的收获和回报也就会越多。优化设计管理就意味着在运行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但是学习不是照搬,也不是非要具体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习本质的东西,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当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也要善于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
参看文献:
[1]赵延威.试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4):152-155
[2]]彭胜利.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24):127-131
[3]肖梓润.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24):142-147
[4]]陈波.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今日科苑.2008,12(24):152-155
[5]马艳.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4):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