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畸变测试方法

来源 :红外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成像系统图像畸变控制的良好与否对其能否在应用平台上发挥应有作用极为关键,因此在实验室内对红外成像系统的图像畸变进行测试、分析是极其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质心亚像素识别和精密测角的局部畸变测试方法,读取点靶在各个局部视场的质心变化并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到畸变。采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点列质心法测试大视场系统操作性不高以及局部畸变法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采用本方法对某型号红外成像系统进行了局部畸变测试,取得了与理论较为相符的测试结果,其相对畸变测试误差不超过0.02%,可以很好地满足红外成像系统的畸变
其他文献
为探究三种不同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4020)、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4010NA)、N-苯基-2-萘胺(D)在丁羟聚氨酯(HTPB-TDI)体系中的防老机理与防老性能优劣,采用量子力学(QM)模拟、分子动力学(MD)模拟、蒙特卡洛(MC)模拟分别对HTPB-TDI体系与各组分的解离自由能、扩散系数、溶度参数与渗透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三种防老剂的解离自由能大小顺序为ΔGD>ΔG4010NA>ΔG4020,并且均小于HTPB-TDI的最小解离自由能
为研究钝感双基发射药老化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钝感剂的正态分布特性及Fickian第二扩散定律的推论,建立了钝感发射药老化迁移导致钝感剂浓度分布及燃烧性能变化的理论模型.对6种不同硝化甘油(NG)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的发射药进行不同温度下加速老化实验,采用密闭爆发器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后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分析了发射药老化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钝感球形发射药燃气生成猛度积分值的增长率随老化时间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增长模型.密闭爆发器结果表明,6种发射药加速老化后的动态活度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