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中的萧三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s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见萧三"文革"期间在狱中持有的《毛主席语录》,是他的犹太夫人叶华赠友留念的。这样的《毛主席语录》,三十多年前几乎人手一册,俗称"红宝书",不稀奇也不稀罕。现在则早已绝版。这本《语录》的特殊价值是其中空白处的手迹表明,它曾为著名诗人萧三所有,它曾陪伴萧三度过了1967年在监狱中的数月时光。我对萧三作品所知甚少,仅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同学少年",晚年老友;他是《国际歌》中文歌词的译者,主编过《革命烈士诗钞》,是一位声誉极高的诗人。为多了解一些萧三的作
其他文献
《普济方》摄生经验的特点,主要是博采抗衰老之各家学说,强调葆精养心;同时擅治老年疾病,以期却疾延年;并且重视食养疗法,详备膏酒粥茶各种药膳.通过上述方法,汇集了颇多的葆
油气管道穿越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频繁或不能阻断交通的地方时,无法采取大开挖穿越方式,设计上一般采用顶管或者定向钻的穿越方式,如果穿越点地质条件为流沙,无
<国际歌>,原题<国际工人联盟>,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1871年6月创作,1887年收入其诗集<革命歌集>印行.1888年6月,法国工人业余音乐家狄盖特根据此诗谱成<国际歌>,同年7月23日由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由于受人文历史环境、感情濡染、意识积淀和社会习俗的影响,20世纪前期湖南翻译文学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区域性特色.以周立波、萧三和朱湘、钱歌川作为两组个案分析,详尽地论
1936年之前,萧三(现代诗人,《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曾代表苏俄方面三次邀请鲁迅旅莫斯科未果。这三次具体情形如何,暂不赘述,这里只说1936年鲁迅坚拒苏俄邀请一事。
关于<国际歌>的中文翻译,历来有多种说法.据笔者考察,1920年有两种<国际歌>的中文翻译.第一种译文从1920年10月10日至12月5日分4次连载于广州<劳动者>周刊第2~6号(1920年10月1
左联在进行国际宣传时,为了扩大影响,常常十分讲究策略,"左联五烈士"的国际宣传就是很好的证明。鉴于事件发生时中国国内、中共党内、左联盟内的复杂状况,左联在国际宣传上,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拓宽,由资师型向多样型转化,使体育教育专业呈现多功能,成为教学、训练、健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三阴交穴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艾灸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艾灸组采用穴位艾灸疗法加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