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变化趋势的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趋势,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22项5类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检测40例脓毒症患者发病后1 d、3 d、7 d、10 d的PC、MPV,并回顾性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PC、MPV变化趋势,并进行两者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PC均低于正常生理范围,死亡组PC在各时相点均低于存活组(1 d、3 d P>0.05,7 d、10 d P<0.01).存活组血小板在入ICU第3天明显下降(P<0.01),继之于第7天、10天持续上升(P均<0.01).死亡组PC则呈持续下降趋势(P均<0.01).②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MPV均基本上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但是死亡组MPV值比存活组患者高(P均<0.05),病程中存活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死亡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上升趋势(P均<0.01).③PC与MP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PC、MPV的变化可能成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生成和活性紊乱以及骨髓反应的间接标志,常规检测脓毒症患者的PC、MPV变化趋势,尤其早期检测MPV,可能成为评价脓毒症病情及骨髓反应情况的一种快速、可信的手段。

其他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乙型肝炎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社会公众性问题.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肝细胞引起,已有研究表明,HBV具有严格的宿主易感性和肝细胞嗜性.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pre-S1)是HBV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HBV基因pre-S1区编码的产物.大量研究认为pre-S1在HBV附着、人侵肝细胞以及HBV复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期刊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泌尿外科术后止痛效果间的差异.方法 将11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CIA和PCEA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以及对镇痛泵的满意度.结果 PCEA组中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且患者对镇痛泵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PCIA组.PCEA组嗜睡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其它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两组间睡眠评分无显
简要介绍近几年来有关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进展.为医护人员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促进神经梅毒病人的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介绍了目前心衰病人的健康教育现状.指出目前心衰病人的知识水平,学习中的障碍,学习需求,健康教育方法,目标及如何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很多病人知识水平低,缺乏对心衰和自我护理的全面理解.应该为老年人制定特别的健康教育措施,医护人员要明确病人学习的重点难点,如病人认知方面的局限,错误的概念,缺少学习动机和自我护理的知识.应该加强健康专家评估病人需求和向病人提供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心衰病人护理中,健康教育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