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税的国际概况及我国物业税构建的设想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业税是当今中国税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税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各国、地区的物业税收制度,分析总结各国在物业税方面存在的共同政策、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我国目前物业税的征收与改革的启发性建议,为我国物业税的顺利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字:物业税;地方税;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5-0060-004
  
  “物业”一词来源于香港和东南亚,其一般的含义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以及与其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等。物业税,各国的叫法也不同,主要称“财产税”(Property Tax)、“房地产税”、“不动产税”(Real Estate Tax)等。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一种税赋,而且主要是针对其保有阶段而征收的一种税,同时其应缴纳的税额会随着这些不动产的价值而发生或提高或下降的变化。事实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将物业税性质的税收称为上边所提到的“财产税”、“房地产税”以及“不动产税”等等,只有我国香港地区直接称谓物业税。
  
  一、典型国家、地区物业税的概况
  
  (一)美国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房地产税制最完善的国家,目前美国对不动产的保有环节只设置单一的税种,称之为财产税(也即物业税),其税基是不动产评估值的一定比例(各州规定不一,从20%-100%不等)。美国50个州目前都征收财产税,只是各州和地方政府的税率不同,但是大约都在1%-3%之间。
  目前,除马里兰州已将征税权上收到中央政府之外,其他49个州都是归地方政府征收的,是地方税的主体税种。而且由于财产税是一个高度分散的税种,所以征税的权力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分散的,一般会授予各个不同级别的众多地方政府和地方性机构。
  美国财产税的纳税义务人为不动产的所有人,课税对象主要是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主要有农业土地、住宅土地、经营土地、林地和农场建筑、房屋或住宅、厂房、围墙、人行道等,另外对其他一些商业用途的个人财产也征税,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租赁的设备、农业设备和工具、原材料、公共地上私人所有的木材、船只、私人交通工具等动产。
  美国以应税财产的价值或价格为计税依据,但对于如何确定财产的价值,各州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真实现金价值、公平市场价值和公平实际价值等等。同时,财产价值的估算是美国财产税征收的核心。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美国各地方政府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和先进的房地产估价体系,拥有自己的房地产估价部门和大量专业人员,并形成系统的财产估价标准和估价方法体系。评估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比照销售法,即通过比较最近在市场被售出的类似财产的价格来估价;二是成本法,即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折旧予以调整;三是收入法,即根据财产未来产生的净收入现值来估算财产的价值。其中,比较销售法是最常用的估价标准。
  美国财产税的优惠规定主要是针对非商业用途以及对年长公民和残疾人的减免。一般对政府、宗教、教育、慈善等非盈利组织免税;对家庭自用住宅设一定的宽免;对低收入家庭,当纳税人缴纳的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率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可享受一定的抵免额,用来抵免个人所得税或直接退回现金;所得有限的老人和残疾人、靠近发达地区的农场主可享受税收递延。
  (二)香港
  在香港,真正的物业税属于所得税,是香港特区政府向土地及建筑物的拥有人就其物业收入课征的一种税收。从它的计征方式可以看出,物业税完全是从租计征的,也就是说,主要是对业主来自物业的租金收入征税,如果是业主自住的物业,虽用于经营但没有租金收入的物业、空置物业等这些没有租金收入的物业都不需要缴纳物业税。
  物业税的纳税人是拥有应税物业的业主,包括直接由政府批租的房产持有人、权益拥有人、终身租用人、抵押人、已占有房地的承押人、向注册合作社购买楼宇者等。物业税的应税物业包括房屋、土地(包括码头,但不包括农地)和建筑物。物业税的税率在2004年之前为15%,2004年略微上调,为16%。并且物业税按年缴纳。物业拥有人必须保存足够的租金记录,以便税务当局确定其纳税责任,该记录必须最少保存7年。
  物业税的计税依据是应评税净值,即应评税值扣除拥有人支付的差饷后,减去20%的修缮及支出免税额后的余额。应评税值为换取物业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确定,包括租金、为楼宇使用权而支付的许可证费用、支付给拥有人的服务费及管理费、由住户支付的拥有人开支(如修理费)等等。
  香港对物业税可获减免的扣除额主要有三项:一是由业主支付的差饷,也即物业管理费;二是在有关课税年度内应该课税但已不能追逃的租金;三是作为支付修理费及其他开支费用的20%免税额,这是一个无论实际开支数目大小而规定的划一的扣除额。免税的项目包括全部由业主自住和纯作家用的楼宇;空置,不作任何用途的物业;社会或商会拥有的物业。
  (三)加拿大
  加拿大是个高税制的福利型国家,税收管理非常到位,税种繁杂,居民都比较自觉地纳税,纳税为居民的自觉义务,诚信体系完善。其物业税是被称为“地税”,地税作为地方税种由市政府征收,市政当局在确定税率及应税额上具有权限,对物业税的应税额计算方式一般需由市议会通过方可执行,同一省辖区不同市区的物业税率有较大差异,如多伦多辖下各市区物业性质不同,物业税税率不同。住宅用地物业税率从1.1%-1.73%;商业用地物业税率1.08%-5.31%;工业用地物业税率1.65%-7.14%。
  我们以温哥华市为例,温哥华市政府对房地产每年评估一次,政府主持并负责费用,通过地税的评估和征收来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抑制贫富过分悬殊。地税(物业税)收入约占温哥华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8.4%,而且其地税是按物业总价值(土地和房屋)分别情况按不同税率征收,以此抑制贫富差距无限拉大,并通过对贫苦居民的福利补贴来保持社会的基本平衡。
  加拿大物业税收的减免与美国很类似,主要也是依据物业的用途和物业的所有者予以减免。主要包括对农业用地、森林用地、宗教用途的土地等给予轻税待遇,对政府拥有物业给予免税待遇。除此之外,加拿大的一些省还设有税额扣除法、延期付税法,以减轻低收入家庭和有困难的特定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二、各国征收物业税的政策取向
  
  从以上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物业税制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对物业税的称谓不尽相同,课税对象、纳税义务人等也各有特色,而且从根本上讲是由各国土地制度的差异以及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房地产(物业)税具体税制的差异。但是,我们从宏观角度来观察,物业税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共同特点,总体来看都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
  (一)将物业税纳入一般财产税中课征。一般财产税的课征范围不是所有的财产,而是选择性财产项目,主要对不动产和营业性动产课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动产,其课征具体而言就是将房地产和其他财产捆在一起,就纳税人某一时点的所有财产课征一般财产税,计税依据是财产的评估价值。而物业税主要是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保有阶段征收的一种税,因而其当然的包括在财产税的项目里,如上边我们介绍的美国、加拿大、荷兰都是将物业税纳入了一般财产税中加以课征的。
  (二)各国物业税被划归地方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征管体系健全。世界各国物业税基本都是地方税种,基本上都归入地方税体系,构成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但是也有例外,如智利的物业税就是中央税);物业税的征收或由中央税务局征收后划归地方,或直接由地方征收。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地方政府征收房地产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规模,从而形成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因物业税源稳定,容易征收管理,在政府组织的税收收入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房地产(物业)税收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房地产税收增幅高于税收总额的增长;二是房地产税收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源地位日益加强。
  (三)大多数国家趋向于以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为核心的税基体系,具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弹性特征。目前大多数国家物业税的计征都采用从价计征的做法,评估价值综合考虑房地产坐落地点、建筑结构、新旧程度等因素,相当于市场价值的一定比例(如六七成)。按当时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比较客观,以价值为核心能够准确反映税基的真实面目,随物业升值增加税收,也给地方政府增加稳定税源,实行统一征收管理也比较公平合理。随经济发展和税基的稳定提高而带动财产税收的稳定增长,从而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
  (四)各国物业税体现“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简化税制”的税制发展总趋势。从1986年开始,世界各国税制发展总的趋势是“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简化税制”。对于物业税而言,拓宽税基,是指除了对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不动产实行免税外,其余的均要征税,以保证充足稳定的税源。在税率方面,国外的物业税税率普遍比较低,如美国仅仅规定在1%-3%之间,虽然税率不高,但由于税基较宽,所以,税收收入稳定。另外,国外设置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种类相对较少,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税种复杂而导致重复征税等税赋不公现象的发生,又可以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三、对我国物业税征收与改革的启示
  
  我国的土地制度也好,房地产制度也罢,以及税收征收的具体模型等都由我们具体的国情所决定,有着自身独具的特色,不可以完全照搬各国的物业税征税模式。我们的原则还是那句俗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各国的经验,同时也要顺应世界物业税发展的共同趋向。其实上边所阐述的世界典型国家物业税发展的共同政策、价值取向多多少少可以反映我国未来物业税征收与改革的发展趋向。我国的物业税征收与改革需要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并税种,实行费改税,同时处理好政策衔接,避免重复征税
  改革现有的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取消相应的有关收费,实现简并税种,构建统一的房地产税制。实行费改税将是今后地方税务工作的重点,也是物业税征收的基础工作。并且在费改税的同时,要努力协调物业税与目前存在的政策之间的冲突,以避免对同一纳税对象的重复征税。
  (二)以房地产市场价值为基准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估价机制
  房地产市场价值反映了土地、房产作为经济资源的价值,它不仅包括土地的级差收益,而且包括土地、房产的时间价值。以市场价值为税基,随着房地产市场价值的上涨,税基扩大,税收收入也将相应增加。市场价值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有利于实现税收公平原则。我国以土地面积和房产原值作为计税依据,不能反映土地级差收益和土地、房产的时间价值。同时税率一旦设置,长期不变,造成财产税收入增长与房地产增值脱节。因此,以市场价值为计税依据更为科学、公平。而且,以市场价值为基准来征收物业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专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专业的房地产评估人员来完成,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估价体制。若没有完善的房地产估价制度,纳税人隐瞒房地产价值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容易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三)物业税的税基不易宽泛
  这一点是与物业税的世界发展趋势相背的,这同时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征收物业税是经济发达、房地产业成熟、居民住房充裕的国家实行的税收政策,是在满足了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前提下,针对房地产收益进行征税。我国居民的住房面积和住房品质仍然很低,处在世界中下水平。2004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7平方米,上海最高也只有29.35平方米。而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60平方米,日本这样人口高密度的国家也已达到31平方米。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居民的住房水平仍然处在解决基本住房需求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征物业税,有可能增加居民的购房负担,影响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目前不适宜大范围地征收物业税,但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可根据自身情况试行物业税制。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在我国不管是普通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纳税意识都普遍薄弱,因此就有必要针对物业税这一专门税种制定专门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以及在公民出现偷缴、漏缴、抗缴物业税的时候,有专门的惩罚机制来应对,以更好地实现物业税税收的功能——既可以有效刺激房地产业的投资与消费,又可以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保障广大居民住房以及使用住房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徐彬.国外物业税经验借鉴及我国开征物业税难点分析[J].理论课,2005,(09).
  [2] 白云.西方典型发达国家物业税发展情况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6,(05).
  [3] 肖亮亮.国际物业税征收的经验及借鉴[J].商业时代·理论,2005,(12).
  [4] 刘隆亨.财产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魏晓峰.外国房地产税制比较及对我国物业税改革的借鉴[J].会计之友,2005,(05).
  [6] 李杰、陈龙乾.物业税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征收的利弊分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08).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论述了13.1/13.1 338/198 241.5牛奶纤维/涤纶/羊绒混纺织物的加工工艺及生产中的难点,以及所采取的生产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试验分析了在细纱牵伸系统采用国产新型V型牵伸、气动加压、软弹性胶辊、新型上下销、中胶辊等新型纺纱器材和合理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有效途经。
随着纺纱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纱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深深地认识到:在一定的投入产出比下,要生产出稳定的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在纺纱专件器材上下功夫,只有不断
会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钢令、钢丝圈产生棉结和毛羽的机理;并通过对多组试验数据的对比,确定了不同纺纱品种的钢令、钢丝圈的优化配置;同时提出了钢令、钢丝圈的技术性管理措施。
产生皮辊机械波的原因比较复杂并属多因素的,本文主要描述皮辊机械波的基本定义及形态特征,主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蚂蚁虽小,可一旦进门落了户,就成了麻烦.比如小黄家蚁,它最爱在室内作案,还可能携带病原菌,传播疾病,厨房、卫生间及阳台的水泥缝中,瓷砖背后,花盆附近都是它们
牛山洋呀好风光,碧绿汪洋绕青山,对对渔船穿梭过,四季如春鱼虾旺。人人鼓足冲天劲,渔业生产翻几番,丰衣足食渔家乐,渔家齐歌共产党。牛山洋呀好风光,汹涌波涛浪如山,有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