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和异氟醚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e83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平均呼末浓度为0.6%,异丙酚组微泵输入剂量为6mg·kg-1·h-1.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切皮时、进胸后2h、鼓肺后60min、术后1h、4h、24h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观察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临床征象.结果两组进胸后各时点IL-6、IL-8、IL-10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分别于术后1h、4h达到高峰.IL-6组问比较无显著差异,异氟醚组膨肺后60min至术后4h各时点IL-8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但术后24h两组无差别.异丙酚组术后1h、4h、24h IL-10的产生均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剂量的异丙酚促进IL-10的产生,而异氟醚促进了IL-8的分泌,但麻醉选择对于细胞因子平衡的干预尚未影响到机体的免疫自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直接胰胆管造影(ERCP和PTC)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怀疑胆胰系疾病63例.每例先行MRCP,在此后24 h内行ERCP.影像科和内镜医师分别报
目的探讨脑内炎性肉芽肿继发癫痫的有效治疗及减小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将48例患者按时间分为2组,1992年1月至1996年6月共25例为第1组,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23例为第2组.全部
目的研究老年人性格特点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 1999年 4月~ 2001年 2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 54例,分为 A、 B两组,通过建立心理档案,进行性格判定,根据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4例均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1)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2)
目的研究"癌症”诊断对居澳华裔患者及其亲属的影响.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策略,对象在悉尼3所主要教学医院和1个华裔肿瘤病人支持机构随机选择、并不断补充直至没有新信息出现为
目的研究系膜增生性肾炎患儿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α、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局灶性节
目的研究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 DMSA)患者生存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对 43例 DMSA患者卧室中床垫、被褥、沙发和枕头等部位,每季度采集积尘一次,计尘螨数。一年后随机分
目的探讨 P300潜伏期 (P3PL) 对达纳康的疗效反应及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AD 15例,神经衰弱患者 7例,达纳康 80 mg 2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遗留腹腔的转归.方法将腹腔镜胆道手术中所取结石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和结石成份分析,在无菌条件下将结石置于51 只Wistar大鼠腹腔内,3个月后处死存活大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将其按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各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