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品牌评选剥夺了消费者评价权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防组风波未平,“中国畅销名酒”风波又起。河南宝丰酒业日前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商务部举行“中国畅销名酒”、“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的行政行为违法。宝丰酒业认为,商务部的这一评选行为限制了企业间通过市场进行的公平竞争,而且明显有悖于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门关于严禁开展对企业进行评比活动的相关规定。
  在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之间尽最大可能保持中立,这是政府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常识。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又搞权威认证,又搞名牌评选,虽然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认证以及评选的结果,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了企业的广告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部门在给部分企业做广告。这显然与政府的中立身份是不相匹配的。
  其实,这些年,无论是“中国名牌”还是“国家免检产品”,都遭到了舆论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尤其是,在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以及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的知名品牌之后,再弄个“中国畅销名酒”评选实在是没有必要的。评完了名酒,是不是还要评名烟、名茶、名矿泉水、名方便面,如此评下去,还有完没完?评选多了,就难免出现“名牌打架”:国家质检总局评出的“中国名牌”,却不属于商务部评出的“中国畅销名酒”,你让消费者以谁的为准?
  评选规则和标准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是政府部门进行品牌评选活动无法避免的难题。据悉,宝丰酒业是因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愿申报”,因而无缘“中国畅销名酒”,进而提起诉讼的。“自愿参加”本来是个好词,但是没有“自愿申报”就不能参加评选,却显然与“中国畅销名酒”的名头不符——既然挂上了“中国”二字,当然就该是罗列了所有的好酒,否则就是对消费者的误导。真正公平的品牌评选活动,根本不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
  “中国畅销名酒”既然是重磅广告词,企业难免就要大力“公关”。企业一“公关”,寻租空间就会出现,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就有可能滋生。
  在一个有良好经济环境和广泛经济权利的国家中,品牌是沃土中长出的参天大树,品牌不可能“建设”于繁多的評选活动中,那样“建设”出的品牌顶多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无根盆景。
  保证底线合格,只能是保持中立的政府的事,而从中评选名牌是可以偏心的消费者的权利。就此而言,泛滥的官方品牌评选活动实际是对消费者评价权的一种侵犯和剥夺。
其他文献
中国的经济改革正由提高效率的改革迈向促进公平的改革。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公平与效率同题时,一般将公平问题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政治权力的公平;二是经济机会的公平;三是经济结
年年反腐败,年年是焦点;腐败年年反,年年高发案。是我国的反腐队伍不够强大?不是,我国建立了庞大的纪检监察和公检法队伍。是我国的反腐法规不健全?不是,我国制定了条目繁多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各地还创造了数不清的反腐新招,为什么效果不彰呢?  说到这里,我們不妨看看两个有借鉴作用的事例。  先说一件国外的事。韩国男人几乎都不敢偷情,与我国男人犹其是有钱男人丰富多彩的婚外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难道韩国的男人都是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连续执政71年后下台了,苏联共产党在连续执政72年后解散了,台湾国民党也在连续执政70年后下台了。为什么它们在长期执政后都走进了“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这些政党当年上台执政,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早期的领导人,在艰难困苦中打拼出来,一方面自身的素质比较高,对自己的约束也比较强;另一方面,老百姓对这些领导人也有较强的认同感。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由于政党早期领导人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把国家奖给他的50万元全部捐出建立“助学基金”,在新华网的网民中引发了热烈争论。   虽然很多网民为李振声的义举拍手叫好,但也有部分网民担心,国家的奖金是对众多科研人员的鼓励和鞭策,是对科学家生活的关心。捐出全部个人所得奖金岂不丧失了奖励的真正作用和意义?可能不利于激发更多的人从事艰苦的科研工作。  《吕氏春秋》中讲过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出国游
国家发改委第23次药品降价令悄然而至,久困于“以药养医”体制的近百家药企再次出击,于上周第二次上书国务院反映“以药养医”的弊端并建议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所有成员都能用社会所认可的手段来取得社会所赞许的目标。但现实往往是部分成员寻求非法途径来实现自己理想目标。于是,失范出现了。  在社会转型期,冲突狼烟四起,失范尤为彰著。社会失范,必须对其进行秩序重建,以规避大面积、长时间的失范对社会基础造成解构性破坏。时下各级政府在规范方面所下的功夫不可谓小,单就规范公款吃喝的红头文件据说就过百件,再加上各地的相关文件,恐怕得用“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