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城乡结合学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以探讨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为目的,进一步促进初中多媒体教学改革,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分析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并提教学中的使用误区,针对误区提出措施,更好的促进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也为其他学科的多媒体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应用优势;误区;措施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融合通讯技术、传播技术,可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所载信息进行传输、储存、重放,并可通过人机交互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的一门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思想、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新课改思想的体现。自从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它就以其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的特点备受师生们的青睐,但它有时又成为“耍酷”的花架子,不断遭受口诛笔伐。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调查基层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来探究一下城乡结合学校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欲提趣
  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价值第一条就是:“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不能在课堂中提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场景,但使用多媒体,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如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一章,在引入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风声,雨声,流水声,倾诉着大自然的变化。歌声,笑声,音乐声,描绘着人们的欢乐。”用多媒体描绘出这样的声音场景,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美妙的声音世界,激发出“声音是什么?”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凸现出物理课程的价值。
  (二)化抽为形,突破难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表现出物理学中“动”与“变”的特点。在物理学中就形成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这些都是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样的难点,用多媒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现整合,省时提效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有的实验在教学中做了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在复习时由于时间长而忘记或记得不太清楚,如果要再做一遍,那样费时费力,完不成教学任务,但通过多媒体的“复现整合”,就能轻松达到目的。比如对某一章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借助超链接把所有的“点”和“线”连成一体,形成立体网络。利用多媒体,高效地复现整合同类实验,高效地构建知识网络,节省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为综合运用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几个误区
  (一)过度追求新奇变幻,造成注意力分散
  有些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追求新奇变换,搞了很多跳动的画面,结果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对课堂教学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探究“颜色之谜”时,有的老师过多的采用跳动的蝴蝶,迷幻的灯光,分散了学生对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理解。因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无论是以哪种方式,都要使画面简洁、清晰,那种花俏的背景、较多的动画和音响,造成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关注。
  (二)过度追求信息容量,造成思维混乱
  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容量无疑是比较大的,但如不加筛选,一味追求“量”,而不考虑“质”,其结果变成信息内容的罗列,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走马观花般地欣赏课件,重点、难点把握不住,从而造成思维混乱。
  (三)重媒体轻实验,造成能力下降
  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老师图方便,省事,所有的实验都用虚拟实验代替,这样会造成不良的结果。过度的“虚拟实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活动的看法,认为任何实验都很容易进行,不会出现错误,同时也消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针对误区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要想用好多媒体技术,必须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要想高效的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理论。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才能使教学少走弯路,减少失误。
  (二)充分准备,提高制作能力
  准备之一是备教材: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那些地方使用多媒体?如何用?准备二是备学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有哪些?学生在学习本节时可能有哪些障碍?如何突破?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指导?用多媒体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是我们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最有效、最切实可行课件。这就如同“购鞋”,只有合腳的,才是最好的。
  (三)科学使用,提高应用能力
  相同一个的课件,给不同的老师使用,由于教者本人对教材的领悟不一样,对教学目标的解读深度不一样,对学生的了解不一样等等原因,造成教学的效果不一样。所以对于已有课件,要想发挥出大的功效,一定要科学使用。
  四、结论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广大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多媒体的作用,将其与学科进行结合,补充完善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多媒体与学科结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起这样一种工具,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要做多媒体技术的主人,扬长避短,更好的促进中学物理教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柏庐.走进中学IT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李眉眉,邓泽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5,5.
  [3]仲雷玲.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J].求知导刊,2015(01):236.
其他文献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他们充满激情、勇于尝试但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他们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强烈但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他们价值观务实但功利性明显。这一群体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必然影響其宿舍人际关系的营建,而近年来我校(集宁师范学院)因宿舍人际冲突而导致的人际冲突频发现象,则进一步凸显
期刊
摘 要: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输量大、交互性强、内容多样性、思想繁杂,它没有规律,也没有边界,且现在网络没有实名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这致使教师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学时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和阻碍,但这同时也是教师开发新的教学方式的一种机遇和挑战,学校和教师要加快思政教育和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引导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思想认知。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网络舆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社
介绍湖北省通信三大基础网络的现状及热门网络的简介,网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法,提出今后十年湖北电信发展的蓝图。
摘 要:分析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五个未来潮流,即新知识范式潮流,“一带一路”引发的经济潮流,“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潮流,以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引发的国民需求潮流。论述了这些潮流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论证了高校传统专业适应经济科技浪潮进行专业升级和改造的必要性、紧迫性。  关键词:未来潮;知识范式;一带一路;互联网+;人工智能;小康社会;专业设置  中图公类号:G649
农作物生物灾害包括虫害、病害、草害和鼠害 ,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 ,我国常见的农业有害生物有1648种 ,其中 ,害虫838种、病害742种、杂草64种、害鼠22种 ,而且分布广、突
随着新课程标准推行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减少(周课时为5节),加上近年来社会和舆论对语文教学的讨论和批评,各地各校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
期刊
摘 要: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有力条件。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健康地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展丰富的语言教学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愿望,而且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多与周围的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关键词:创设环境;语言能力;生活教育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在当今时代人与人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