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之情 溢于言表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陨落,噩耗传来,举国痛惜,不少名人挽联缅怀一代伟人。
  孙伏园挽鲁迅: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这副对联是由鲁迅所著书名及所主编的刊名缀成的,构思精巧,堪称嵌名联之绝唱。
  蔡元培挽鲁迅: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上联概括地写出了鲁迅著作的最大特点,下联号召人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学好鲁迅的战斗精神。“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蔡先生把这句话用到自己的对联里边,先表示这是鲁迅先生的“遗言”,再表示这也是作者的“心愿”。
  日本友人佐藤村夫挽鲁迅: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对“三无”,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美国记者斯诺挽鲁迅: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译著尚未成功”指的是斯诺翻译《阿Q正传》还没有译完,鲁迅就逝世了;“痛忆旧雨”,运用中国典故“旧雨”(老朋友),道出了斯诺与鲁迅之间的感情。联语贴切生动,既有鲁迅著作嵌入,又能赞叹结合,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朱庆和/供稿】
其他文献
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
期刊
【话题导入】  童年是愉快的,童年是纯洁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可是转眼间,童年已与我们擦肩而过,每当我们回忆童年的时候,童年那一件件令人高兴、难过的往事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回忆起来,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写作指导】  一、叙事清楚完整。一件事,总离不开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叙述童年的故事时,只有把这些方面交代清楚
期刊
《賞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贪婪”一词贬义褒用,在这里是“满足、畅快”之意。它形象地表达出“我”对炊烟的情感之深。 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古镇河道的曲折,清流的绵长、清丽的特点,表达了对清流的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座座古拱桥巧连妙构的特点,如同行草书一般,富有整体的韵律美,表达了对古拱桥的赞美。 3.(1)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保安的铁面无私,为下文
期刊
东晋名将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湛氏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侃有个朋友叫范逵,有一次到陶侃家做客,还带了一大帮随从。如何招待这么多客人呢?湛氏对陶侃说,我来想办法。湛氏的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到外面去卖,换到几担米和一些菜;又把家里每根柱子削下来一半,当作柴烧;把床下的草垫子都剁了,当作饲料喂马。到了傍晚,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盛情招待了范逵及其随从。陶母截发延宾、锉
期刊
1.不是。这是林老师特有的“解嘲”方式,表现出他的直率、活泼、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2.示例:林老师善谑、风趣、随和,爱热闹,“好”表现;章校长是“性情中人”,嗜酒爱“玩”,肯钻研,敬业爱教寓于“玩”之中;根老师“害羞”,平和憨厚;王老师则是“雅士”兼“吃货”。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1.(久别重逢的)惊喜 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
期刊
上午刚举行完“足球试点学校”授牌仪式,下午我们几个“臭味相投”的“假小子”就凑到一块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要说起我们的“脚下功夫”,那真是“高,实在高”,我的姓就是“高”嘛!  大家选择了校内行人少的小巷,开始了“战斗”。小于拿着那面精心制作的小红旗做裁判,旗上飘动着“巾帼足球”四个金字,她跳动的脚步真像在跳青春圆舞曲。  “笨蛋,‘乖猫’朝我这儿踢。”  “快!”……  天哪,鬼才知道我们
期刊
【片段导入】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
期刊
我没有听过朱先生讲课,可是同他有一段因缘,因而对他的印象很深。这说起来难免很琐碎,反正是“琐话”,所以还是决定说一说。  1947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久做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稿源方面有个大矛盾,不合用的总是不求而得,合用的常是求之不得。想消灭求之不得,像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好办法,于是只好碰碰试
期刊
【技法简析】  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描绘了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一、细绘肖像,借形传神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让读者认识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能够让读者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去体会、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在刻画托尔斯泰的肖像时,就成功地进行了细致描写:“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皮肤
期刊
真题呈现   绽放的不止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以“藏在心底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