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怎样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我就跟这些学生聊了聊,看看是不是老师上课的形式过于单一了,结果令我感到非常意外——这些学生大多数热衷于流行歌曲、网络歌曲和偶像歌星,希望给他们听流行歌曲,教流行歌曲,如此等等。当我询问到是否喜欢音乐课时,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大部分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造成这一现象,我们必需要多些些功夫,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与之相应的对策。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说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是不喜欢音乐老师,上课比较呆板、严肃,教学形式单一。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要讲究课堂语言艺术,要有亲和力,重视课堂环节的组织等。我们有很多音乐教师缺乏的就是这些,如果学生对音乐老师产生不了兴趣,那么就很难说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形成的。如果学生是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去上课,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又怎么会兴奋起来呢?又怎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呢?所以,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了解学生需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许多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都是持应付的态度.老师在上面教唱,学生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甚至在睡觉。这说明了,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上课也是浪费时间.学生们认为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他们当然会到课外去找自已认为好听的歌,甚至肯花时间工整地抄在小本子上,有空就拿出来唱。其实,作为老师可以认真地和学生交流一下流行歌曲,甚至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些其中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曲子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这样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进而树立老师在同学们中间的知识形象。只要我们对流行音乐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辨,让流行音乐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2.1让小学生在感悟中充分体验: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去领悟音乐,而不是只靠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来接受。如今,新课改施行的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音乐课的创新.音乐之所以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独特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它在表演、欣赏、创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独到的创造行为。因此在音乐创新教育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
  2.2让小学生在感受中学会鉴赏:教师应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真心鉴赏音乐,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交流互动,升华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他们享受鉴赏音乐的无穷乐趣。比如:让学生为乐曲起名字、编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想像,鼓励学生表达对所听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
  2.3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发挥想象: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教师可采取请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为歌曲改编歌词,自制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在条件有限的农村小学是非常可行的。如在教唱《小雨沙沙》这一课时,教材中建议采用沙锤来模仿雨下的声音来为歌曲伴奏,但在我所在的学校是没有办法配备这些音乐教具的,我就让学生回家拿矿泉水瓶装半瓶沙子来当沙锤用,结果这节课的效果非常的好,学生对自己动制作的作品非常的有感情,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的认真。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一首歌曲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拓展思维空间,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当同学们采用各种演奏形式创造性地即兴为歌曲伴奏时,神态是那样的认真,节奏是那样的整齐。
  3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其实,我十分认同“游戏般创意性音乐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它运用听、唱、演、创等多元化的综合艺术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动静交替,以动态的美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它旨在转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体现人本教育,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不对学生的奇想异谈说“NO”,突出音乐教育的的特点——教育过程本身比教育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
  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小孩的工作就是玩耍”。游戏是小孩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般创意性音乐学习”中最关键的是游戏,它具体体现在:创设音乐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熏陶丰富的情感,快乐地接受音乐知识。儿童喜欢游戏,更喜欢比赛。老师就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各种音乐游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孩子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精神特别集中,情绪特别愉快,课堂效果也特别好。孩子们活泼好动,游戏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把玩作为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在游戏中为了使游戏成功或者比赛中获胜,通过人人动脑筋,个个想办法,既学到了音乐知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便会“学海无涯‘乐’作舟”,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精神上的乐园。让音乐将真正渗透进孩子们的心里,成为其心灵甜美的甘露,从而使让小学生们打心眼里喜欢上音乐课。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任学校的艺术课题研究工作,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在语文教学巧用艺术教育让课堂妙趣无穷。  1用音乐再现意境  在教《燕子》一课时,我首先用录音机放了《小燕子》这支歌,让学生听
期刊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用英语教英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的实际培养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都说英语,这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秀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
期刊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人潜在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课堂; 节奏教学; 兴趣培养; 音乐素质节奏是音乐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的骨架,乐曲结构的基本素材。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原始的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
期刊
“现代教学技艺”是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技术和特点为基础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统称。教学思想、技能、技巧和艺术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和教学潜质,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强调对“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不是仅局限在对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的范围内,更需要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它必将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我
期刊
在小学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农村美术教育也在积极投入。但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多数学生拥有的美术用具只有水彩笔或蜡笔,高年级多数学生上课常常只带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多农村小学专职美术教师配备不足,由其它学科教师兼职美术。可想而知,这样的美术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虽然农村小学的
期刊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这就需要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改教程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以科学的教育方法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上好音乐课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情境教学  1.1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
期刊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包含创造能力),美术能力则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艺术创作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开发大脑,开阔视野,创造本身就是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所以美术学习是快乐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开发个性培养;快乐学习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问题引导思维,多方面发展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当前,一些农村小学由于编制紧张,专业教师短缺,同时,还受旧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对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小学美术课程教育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重视美术课教学工作,是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农村学校,应如何抓好美
期刊
【摘要】比较偏僻的农村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笔者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到的教学方法觉得切实可行。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