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经济安全研究已纳入国家日程,相关学者也有研究。本文意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就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提出与发展
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时学者对经济安全缺乏系统的研究,多认为军事政治是国家安全的代名词,经济问题从属于军事政治安全,并被视为军事政治安全的附属品。换句话说,经济安全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保障,经济力量削弱会间接影响国家军事安全和国家权利从而威胁国家安全。BarryBuzan认为,经济安全这一概念只有在限定的条件下,在经济与军事力量、权力和社会认同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时才具有意义。也有少数学者持有不同观点,McNamara就认为“美国的安全不仅仅在于或首先在于军事力量,同样重要的是国内和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稳定”。
1980年日本政府发布了《国家综合安全报告》,首次将“经济安全”概念纳入官方报告,在该报告中,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并列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国家间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实力或经济竞争力。美国政治学会会长SameulHuntington认为经济活动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源泉,经济力量将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安全摆脱了作为国家军事、政治安全补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美国是第一个将经济安全明确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的国家。1993年,“经济安全”一词正式出现在美国官方外交政策文件之中,并将其列到克林顿政府对外战略的首位。继美国之后,1996年,俄罗斯在其出台的安全构想和经济安全战略中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经济安全保障,就不可能解决国家面临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任何一项任务。日本也认为“经济安全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保障在综合安全保障体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经济安全得到了保障,才会有国家安全体系的保障,并最终解决“经济大国”与“政治大国”和“军事弱国”之间的矛盾。”
90年代初至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在政府高层直接领导下,都专门成立机构来进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如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研究院、加拿大社会发展院、俄罗斯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韩国产业研究院等,另外各种国际与区域组织也开始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OECD等,都在有组织的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学者和政要都指出,不能将危机看成是“孤立的金融危机”,而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的大思路”看待这一问题。总而言之,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正在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都在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由最初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逐步扩展至外资引入后的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问题,但此时缺乏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研究。首先把经济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目前,我国不仅有雷家口、张幼文、马杰、史忠良、徐桂华、郑通汉等学者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以求对经济安全战略产生指导意义。另外,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和学术单位也相继成立国家经济安全的专门研究机构,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室在清华大学中国成立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二、国家经济安全概念
当经济全球化以人们未曾预料的速度迅猛推进的时候,国家经济安全开始受到全球关注。讨论国家经济安全,首先应明确“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是什么。但是,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国内外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之间由于研究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认识。总的来说,目前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国家利益观
所谓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伤害,能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和繁荣,使重大经济利益免受损失,使经济发展总方向不被打乱,使国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保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国家经济安全是与国家安全同处于同一个范畴内的观念。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伤害。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可以从狭义与广义来理解,狭义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当一国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的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这些事件可能是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原发事件(自然力作用的结果)或人为事件。而广义的国家经济安全指除本国经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之外,还能够采取主动措施,影响国际经济局势以捍卫自身经济利益。在他们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障国际经济安全就是保障一国自己的国家经济安全。雷家口(2000)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且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经济在整体上健康运行、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在国际经济中拥有一定的自卫力和竞争力;国家经济不会由于某些问题受到过大打击、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对于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能够做到避免或化解。对此,王巾英、崔新健也持同样的观点。
(二)竞争力观
该观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否,关键是看它自身的经济是否具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包括较为稳固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金融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可以导致国家实力的变化。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在面对外部竞争时难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罗伯特·吉尔平将经济安全定义为:经济竞争力及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张志波、齐中英(2002)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通过消除经济风险、保持经济稳定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提高国际竞争力。赵英在其《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一书中指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经济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桑百川认 为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就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具体指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不受国内外因素的冲击,或者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能力,以及维护这种利益的能力。
(三)威胁观
该观点将抵御风险看作经济安全的本质,即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能够不受内部或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Kraunce和Nye(1975)把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本国经济福利不受被外国严重剥夺的威胁。同样的,Knorr和Trager也认为,某些经济资产(例如水资源、粮食、石油、贸易和其他商品及服务)免于受到他国剥夺的威胁即是国家经济安全。郑通汉认为所谓的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国家经济利益的合理获得和扩展得到有效保护,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不受破坏和潜在威胁。李炳炎和王小刚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国既有的或潜在的经济权益主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恐惧感,客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现实。史忠良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来势力的根本威胁,具体体现在: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进程能够经受国际市场动荡的冲击等。柳剑平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种威胁:一是国内经济安全方面,包括一国财政能力下降、国际收支失衡、产业结构老化等;二是国际经济安全方面,包括国内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外市场份额、国外投资利益等。
(四)经济主权观(状态观和能力观)
经济主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国家经济安全即是国家经济不受威胁的状态和能力。Kahler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一个国家不受其他国家使用经济手段进行操纵的状态,而经济不安全就是易于受到其他国家伤害的状态。EvanH.Potter(1998)提出,经济安全就是维持那些对于促进劳动和资本生产效率持续提高,从而维持一国公民较高的生活水平,维持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国内外投资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商业环境所必须的条件和能力。曹鉴燎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稳定,即一个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抵御、化解国内外各种威胁和侵袭,确保国家经济稳健运行的状态和能力;二是发展,即一个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李晓勇(2003)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抗拒外来冲击,确保国家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竞技状态。章昌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确保政治主权可靠性的前提下,一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能够防范和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徐开金从经济主权视角出发,将经济安全视为经济主权独立,能够有效作用于经济事务,构建理想经济秩序和保障国家利益无损的一种状态。张幼文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处于不受各种因素特别是外部因素冲击,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
(五)全球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安全已成为跨越国界的综合安全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还涉及国家的政治独立和主权完整,但单靠一国力量保卫经济安全以变得不可能,必须寻求双边和多边合作,通过各国的一致努力来共同应对并实现本国的经济安全,同时,应该将一国的经济安全置于全球政治、经济框架内进行考虑。早在20世纪60年代,Cooper就认为国际经济潮流变化的本质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他强调相互依存关系具有缓和国际形势的作用,国家经济安全依赖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Cable(1995)认为当前全球状况更需要合作而不是冲突的追求经济安全,因为经济安全是一个各国共享的条件而不是单个国家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经济安全问题产生于经济领域,但又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不同。随着经济对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有必要对经济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提出与发展
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时学者对经济安全缺乏系统的研究,多认为军事政治是国家安全的代名词,经济问题从属于军事政治安全,并被视为军事政治安全的附属品。换句话说,经济安全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保障,经济力量削弱会间接影响国家军事安全和国家权利从而威胁国家安全。BarryBuzan认为,经济安全这一概念只有在限定的条件下,在经济与军事力量、权力和社会认同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时才具有意义。也有少数学者持有不同观点,McNamara就认为“美国的安全不仅仅在于或首先在于军事力量,同样重要的是国内和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稳定”。
1980年日本政府发布了《国家综合安全报告》,首次将“经济安全”概念纳入官方报告,在该报告中,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并列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国家间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实力或经济竞争力。美国政治学会会长SameulHuntington认为经济活动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源泉,经济力量将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安全摆脱了作为国家军事、政治安全补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美国是第一个将经济安全明确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的国家。1993年,“经济安全”一词正式出现在美国官方外交政策文件之中,并将其列到克林顿政府对外战略的首位。继美国之后,1996年,俄罗斯在其出台的安全构想和经济安全战略中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经济安全保障,就不可能解决国家面临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任何一项任务。日本也认为“经济安全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保障在综合安全保障体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经济安全得到了保障,才会有国家安全体系的保障,并最终解决“经济大国”与“政治大国”和“军事弱国”之间的矛盾。”
90年代初至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在政府高层直接领导下,都专门成立机构来进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如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研究院、加拿大社会发展院、俄罗斯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韩国产业研究院等,另外各种国际与区域组织也开始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OECD等,都在有组织的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学者和政要都指出,不能将危机看成是“孤立的金融危机”,而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的大思路”看待这一问题。总而言之,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正在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都在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由最初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逐步扩展至外资引入后的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问题,但此时缺乏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研究。首先把经济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目前,我国不仅有雷家口、张幼文、马杰、史忠良、徐桂华、郑通汉等学者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以求对经济安全战略产生指导意义。另外,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和学术单位也相继成立国家经济安全的专门研究机构,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室在清华大学中国成立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二、国家经济安全概念
当经济全球化以人们未曾预料的速度迅猛推进的时候,国家经济安全开始受到全球关注。讨论国家经济安全,首先应明确“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是什么。但是,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国内外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之间由于研究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认识。总的来说,目前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国家利益观
所谓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伤害,能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和繁荣,使重大经济利益免受损失,使经济发展总方向不被打乱,使国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保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国家经济安全是与国家安全同处于同一个范畴内的观念。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伤害。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可以从狭义与广义来理解,狭义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当一国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的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这些事件可能是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原发事件(自然力作用的结果)或人为事件。而广义的国家经济安全指除本国经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之外,还能够采取主动措施,影响国际经济局势以捍卫自身经济利益。在他们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障国际经济安全就是保障一国自己的国家经济安全。雷家口(2000)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且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经济在整体上健康运行、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在国际经济中拥有一定的自卫力和竞争力;国家经济不会由于某些问题受到过大打击、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对于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能够做到避免或化解。对此,王巾英、崔新健也持同样的观点。
(二)竞争力观
该观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否,关键是看它自身的经济是否具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包括较为稳固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金融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可以导致国家实力的变化。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在面对外部竞争时难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罗伯特·吉尔平将经济安全定义为:经济竞争力及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张志波、齐中英(2002)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通过消除经济风险、保持经济稳定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提高国际竞争力。赵英在其《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一书中指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经济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桑百川认 为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就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具体指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不受国内外因素的冲击,或者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能力,以及维护这种利益的能力。
(三)威胁观
该观点将抵御风险看作经济安全的本质,即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能够不受内部或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Kraunce和Nye(1975)把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为本国经济福利不受被外国严重剥夺的威胁。同样的,Knorr和Trager也认为,某些经济资产(例如水资源、粮食、石油、贸易和其他商品及服务)免于受到他国剥夺的威胁即是国家经济安全。郑通汉认为所谓的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国家经济利益的合理获得和扩展得到有效保护,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不受破坏和潜在威胁。李炳炎和王小刚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国既有的或潜在的经济权益主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恐惧感,客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现实。史忠良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来势力的根本威胁,具体体现在: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进程能够经受国际市场动荡的冲击等。柳剑平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种威胁:一是国内经济安全方面,包括一国财政能力下降、国际收支失衡、产业结构老化等;二是国际经济安全方面,包括国内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外市场份额、国外投资利益等。
(四)经济主权观(状态观和能力观)
经济主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国家经济安全即是国家经济不受威胁的状态和能力。Kahler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一个国家不受其他国家使用经济手段进行操纵的状态,而经济不安全就是易于受到其他国家伤害的状态。EvanH.Potter(1998)提出,经济安全就是维持那些对于促进劳动和资本生产效率持续提高,从而维持一国公民较高的生活水平,维持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国内外投资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商业环境所必须的条件和能力。曹鉴燎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稳定,即一个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抵御、化解国内外各种威胁和侵袭,确保国家经济稳健运行的状态和能力;二是发展,即一个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李晓勇(2003)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抗拒外来冲击,确保国家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竞技状态。章昌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确保政治主权可靠性的前提下,一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能够防范和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徐开金从经济主权视角出发,将经济安全视为经济主权独立,能够有效作用于经济事务,构建理想经济秩序和保障国家利益无损的一种状态。张幼文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处于不受各种因素特别是外部因素冲击,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
(五)全球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安全已成为跨越国界的综合安全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还涉及国家的政治独立和主权完整,但单靠一国力量保卫经济安全以变得不可能,必须寻求双边和多边合作,通过各国的一致努力来共同应对并实现本国的经济安全,同时,应该将一国的经济安全置于全球政治、经济框架内进行考虑。早在20世纪60年代,Cooper就认为国际经济潮流变化的本质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他强调相互依存关系具有缓和国际形势的作用,国家经济安全依赖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Cable(1995)认为当前全球状况更需要合作而不是冲突的追求经济安全,因为经济安全是一个各国共享的条件而不是单个国家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经济安全问题产生于经济领域,但又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不同。随着经济对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有必要对经济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