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残留地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来源 :棉花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棉田土壤中,经粗略拣拾后,残留地膜累计量为3.5-4.9kg·hm^-2·a^-1。当残留量达360kg·hm^-2·a^-1以上时,对土壤水分上下移动速度产生明显减慢影响。残膜在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测值提高,其其他土壤化学元素无大的影响。土壤中残膜会阻碍主根垂直延伸生长,迫使形成“鸡瓜根”、“倾斜根”和“多侧根”,但对棉株产量尚未造成明显影响。随着残膜量的积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是存在的,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地旱地棉田施用化学钾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素能增强棉株的抗时性与生理活性,生育进程提前3-7d,纤维品质好,皮棉产量增加6.24%-38.73%。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业已成为共识。以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显得切实可行。以政
本文首次了陆地棉×南岱华棉杂种F1的细胞学研究结果,并与陆地棉×斯特提棉的杂种进行了对比分析,供分析的细胞数均在700个以上,中期Ⅰ染色体构型种类占总PMC的百分率(构型率)均在
施工段划分是否合理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关键所在。在介绍施工段划分原则的基础上,以等节奏流水施工为例,对划分施工段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
1998年从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组合(HS46×MARCABUCAG8US-1 88)F7的重组近交系(981191)中,获得了一个具有花药迟熟、长柱头、少花粉粒的陆地棉突变体LM-1.该突变体自交可以结
棉花生产调节剂在美国的使用化学生长调节剂有希望用来控制不必要的营养生长,减少秋季和越冬害虫的虫口。正在研究的有两大类生长调节剂:控制株高和减少棉铃脱落的生长调节剂,以
在人工接种枯萎菌后,低酚棉植株体内的次生代谢─—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PAL的活性、多酚的含量以及PPO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上升的更早更多。PAL活性的增强
棉花叶片蜜腺为棒状的多细胞腺体,包括分泌细胞、柄细胞和足细胞。这些细胞具有一般薄壁细胞之特点:细胞核与核仁较大;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丰富。足细胞、柄细胞的细胞质
1988~1990年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和涂片法对有芽黄性状遗传标记的陆地棉 msc_7(81A)不育系和 msc_3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的研究。msc_7不育系小孢子的彻底败育主
从1980年起先后通过引进和出国考察采集,迄今我所已保存研究了包括陆地棉的7个野生种系和其他野生类型的原始材料200余份。此期间研究了各种系及类型的有关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