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赫索格》中的存在主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膺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危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面对非理性的世界,他们并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自我嘲讽等方式承担责任。《赫索格》作为最具有“贝娄式风格”的作品,被视为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典范。
  关键词:赫索格 存在主义 索尔·贝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他以独特的思维角度和丰富的艺术技巧写下了一系列以犹太人的思想、生活和社会情况为背景的小说,在美国文坛享有“我们时代所拥有的最优秀的作家”之盛誉,长期以来,他的创作活动始终贯穿着一条存在主义观念的主线,在作品中深入地理解和再现美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探索现代人拯救自我的道路,塑造了一系列受难的非传统英雄式的主人公形象。
  
  二 存在主义哲学
  
  1 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最先提出的是尼采。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屠杀使全世界各国人民陷入极大的惊慌和恐惧之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的恐慌。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的疏远和冷漠、人们心灵的孤独和无望;物质文明带来的享乐、拜金主义;对信仰的动摇和理性的怀疑,乃至道德的沦陷和混沌,这一切都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西方人悲观绝望、忧心忡忡。
  2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包括三个核心思想:(1)存在先于本质。这里“存在”是作为一时的“自身存在”。(2)人是绝对自由。人的本质既然是由他自己创造的,所以人绝对是自由的,他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创造自身。(3)他人是地狱。既然是绝对自由的,任何客观环境都不可能是人丧失不可剥夺的自由,但他人与社会总是限制人们对存在方式的选择。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冲突就是人存在的原始含义。
  
  三 存在主义在《赫索格》中的体现
  
  存在主义哲学迎合的这样的生存气氛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找到了自己传播发展的市场。贝娄完全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并在《赫索格》这部作品中渗透了这种思想。在《赫索格》中,贝娄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公式:人的生存—自由选择—承担责任,体现得淋漓尽致。
  1 人的生存——赫索格的非理性世界
  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描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他们所遭遇的压力和挑战,表现了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面临的危机。他不仅强调现代人的痛苦,着力写他们空虚、惶惑、崩溃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各种关系颠倒错乱的异化世界:赫索格是一位生活优裕、推崇理性、信奉人道主义的大学教授。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忽然发觉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出了毛病。于是身心受到巨大的刺激,精神濒临失常的边缘。他本人对两性关系采取随便的态度,而最信赖的朋友却和他的妻子私通。结果他被迫离婚,失去了心爱的女儿,思想混乱,写不出计划中的巨著。他感到自己的一生像是被人作了错误的安排,全都荒废了。对动乱的、不公正的社会,他整天忧心忡忡,精神上失去依托,找不到生活的立足点,失去了心理平衡,又不知到何处去寻找安慰。他感到自己已经被社会抛弃,所以只能整日给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写一些发不出去的信,诉说自己的痛苦和愿望,体味着自己的异化感和危机感。他苦于在混乱的世界找不到生存的位置。
  在《赫索格》这部小说中,贝娄是把主人公作为整个中产阶级的总代表来描写的,像赫索格那样的现代西方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既高居于社会的芸芸众生之上,又受到来自不同阶层的意识的冲击;他们既对资产阶级的生活堕落表示极大的厌倦,在生活享受和物质追求上又离不开这个阶级所拥有的一切。因此,他们焦虑再三地反省生活中失败的教训,试图找到一条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又不附和时代的疯狂;虽然与现实妥协,但又能保持个人尊严的中间道路。当然,这样的道路是没有的。
  赫索格的精神危机实际上就是丧失自我、寻找自我而不得的危机,它是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空虚,生活飘零的写照。小说一出版,便成了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它作为“高级趣味”的严肃作品进入了以“通俗文学”占多数的畅销读物行列,说明它曾经深入地打动了广大读者,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2 自由的选择——赫索格无奈的自我嘲讽
  评论界一般认为,索尔·贝娄的作品有一种“喜剧性的嘲笑和严肃的思考相结合的风格”,作品中探索着的主人公们是苦痛的,又都是笑着的。贝娄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说:“我非常讨厌那种唠唠叨叨埋怨的沉闷,对埋怨完全失去耐心。一定要在埋怨与喜剧之中选择一个,我选择喜剧,因为它更具有活力、智慧和男子气概。这是我不喜欢自己早期小说的一个真正原因。我发觉它们哀怨不平,有时甚至牢骚满腹。”
  《赫索格》便是以喜剧的手法来处理埋怨。而这个“喜剧的手法”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为嘲讽式的幽默。《赫索格》就把主人公对自己的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开场就让这位落魄的赫索格独自一人呆在乡下的旧房子里,把读者带到他一切麻烦的开始。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因而取笑自己是“笨拙、天真、粗野的摩西”。他把自己当成可笑之人,对自己的外貌与性格进行了喜剧般的揭露。当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使他感到无比自豪的是“他那柔软英俊的脸蛋,而把时光浪费在他那傲慢的外表上”。即便是在他的中年时期,他也承认曾经为自己身上的肌肉、大手的力量和皮肤的光滑而自鸣得意。然而,他用最尖刻的自嘲来治愈他的自负。当他盯着镜子在欣赏自己的身影时,他用夸张的口气恭维自己,接着又用十分巧妙的理由来解释他的自恋:“哦,棒极了!摩西,你太优雅了!太了不起了!远古人类的自我迷恋这么深、这么久,可能有它的细胞因素吧。”在法庭那一场景里,贝娄描述赫索格“以一种风度”翘起二郎腿,接着他又讽刺地补充到:“即便在抓痒身子时也不失优雅风度”。但是,正是这个把自己看成是有魅力的男人,在现实生活中却要遭受最糟糕的境况,在一连串的打击过后,他对自己魅力的信心似乎也减少了几分。
  除了嘲笑自己,赫索格对周围的人也极尽嘲讽之能事。最大的讽刺目标当然是专横的马德琳和虚伪的格斯贝奇。赫索格用极具抨击力的言语对他们进行嘲弄。他把格斯贝奇比作卡格里奥斯特洛(18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大骗子,他伪装成一名贵族,用炼丹术和魔法去欺骗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无辜者),揭露了他的伪善。马德琳同样也遭受了这种讽刺性的夸奖。她花费五百美元买了一件孕妇装,赫索格暗示她想生个路易十四,从而暴露出了她想过皇家式生活的幻想和奢侈的生活习性。
  赫索格是如此的软弱无力,他极力用这种讽刺自我与讽刺他人的方法来贬低自己,贬低他人,以摆脱内心由于无能为力而衍生的负疚感,或是求得一种心理平衡,大起大落的生活,瞬息万变的社会现使他感到生存的艰难和荒谬。
  3 承担责任——赫索格对自由的追求
  赫索格和贝娄笔下的其他人物一样,他们尽力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寻找生存的立足点,也就是说,客观世界虽然荒谬混乱,人类在现代文明中无可奈何地面临生存的困境,但是人类没有因此丧失生活的勇气,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着心灵的自由之路。贝娄对自由的追求源于他少年的一次经历。
  少年的贝娄发现有一只成年的画眉在专心致志地一口口喂关在笼中小画眉梅子,后来小画眉竟死了。原来当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被剥夺自由和快乐好些。这只小小的画眉对贝娄的影响也许不只是“不把任何活物关进鸟笼”这么简单,这件小事使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对于自由的追求,或者说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只是贝娄并没有像画眉那样的极端。他认为自由固然重要,但是没必要那么悲观到舍弃生命,为自由斗争的同时还要为生命而斗争。“让我们活下去吧!——也许我们不配——但让我们活下去吧!”
  小说中,赫索格虽然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还是无法摆脱现实的磨难和内心的压抑,无法排遣的情绪甚至还把他推向了牢狱之灾。他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宁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直尝试着做一个极其平庸的人。我做我的工作,尽我的本分,履行我的职责,期待着古话说的‘善有善报’。但结果,我所能得到的是,被人当头狠狠敲了一棒。我原以为我和生活已经有了一种默契,能使我免遭人生最坏的磨难。这完全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正因为此,赫索格最终走了一条复归自然的道路。在经历了“手枪风波”之后,他回到路德村的小屋,他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了,他在“隐”中寻求到了暂时的安宁。古今中外,“隐”也是大多数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历来所走的一条道路。中国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西方则有梭罗归隐于林,独居瓦尔登湖畔。但陶渊明是纯粹的超然物外,独善其身。而梭罗是养精蓄锐,休养生息。而赫索格更类似梭罗的情形。何况,贝娄本人也并不认为追求自由的出路在于脱离社会,相反,要与社会和谐共处。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面对无常的世界与无奈的人生,人总要积极主动的抗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现实的困境与痛苦。在小说的结尾:赫索格走进书房,一只手里拿了两瓶酒,像拿着一对体操用的瓶状棒。他走过那些笔记本和文稿,在长沙发上躺了下来。他伸了个懒腰,作了一次深呼吸,而后躺在那儿,看着已被藤蔓拉松的窗纱,听着塔特尔太太有规律的扫帚扫地声。他想告诉她在地上洒点水,她扬起了太多的灰尘。过一会他会向她叫喊:“塔特尔太太,洒点水,把灰尘压下去。水槽里有水。”可是现在还不叫她。现在,他对任何人都不发任何信息。没有,一个字也没有。
  这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种结局,事实上也并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种不得不有的停止。赫索格终于获得了安宁,但并不是通过心灵的自我调节而获得的最终的安宁,倒像是经历了一场车祸之后,在身心极度的疲惫下不得不放弃某些内心的冲突而获得的暂时的平静。但是他始终回避不了内心的激荡,更放弃不了对人性与生活本质的探求,这是“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身份所决定的。他与现实生活作了暂时的妥协,但是痛苦的内心开垦已经成为他摆脱不掉的行囊,终将背负一生。但值得庆幸的是,贝娄终于给了赫索格一个喘息的空间,哪怕是短暂的,也足够他有力气继续在探寻的路上上下求索。
  
  四 结语
  
  赫索格在动乱的、不公正的社会中,找不到生活的立足点,失去了心理平衡,又不知到何处去寻找安慰。他整日给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写一些发不出去的信,诉说自己的痛苦和愿望,体味着自己的异化感和危机感。苦于在混乱的世界找不到生存的位置的赫索格在无奈中通过嘲笑自己和嘲笑别人的方法,试图摆脱内心的压抑,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最后,赫索格回到了乡村的自然环境,才使痛苦的心灵得到了宽慰和安宁,产生了新的生活希望。
  贝娄让他的主人公在经历痛苦的洗礼后重新为人类的幸福奋斗。因此,我们说,贝娄是成功的,他把存在主义哲学成功的用在人生文学之中,并使它具有更加进步、积极和正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铁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
  [2] [美] 伊哈布·哈桑,陆凡译:《当代美国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美] 索尔·贝娄,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5年。
  [4] 陈慧、张震久主编:《美国小说与反小说选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作者简介:陆欣,女,1966—,吉林长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单位: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其他文献
摘要 新时期官场小说是以较大手笔描写当下官场、官员的生活,展示该领域的贪污腐败、人性堕落、权力斗争、游戏规则等内容,通过官场、权力这一视角来反映生活、表现人性和作家思想情感的政治小说。新时期官场小说家在反映官场生活的同时,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文学画廊增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醉人的魅力,有着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官场小说 人物谱系 探析
期刊
摘要 叶兆言对于题材的选择及其处理方式耐人寻味:他总是执着地将一切人物与故事置入一个清晰的、由重大政治事件构成的“历史场景”之中,这种异乎寻常的对历史的钟爱,既造就了叶兆言小说文本独特的题材特征,又标明了小说家试图以市井平民的世俗生活还原历史真相的创作心态。这种对于历史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日常”人生形态的书写,与其说是叶兆言小说的独特的“文本形式”,毋宁说是小说家本人所特有的、有着高度自觉性的
期刊
摘要 讴阳北方作为“大洼文学”小说群体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作家,在塑造大洼女性形象时,她不同于男性作家从社会视野来关心女性,而是把切身的身体关怀作为第一位,她表现女性身体的受伤、被入侵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真实的,不是符号化的,被凸显在她的书写中,构成对女性特有的生存和文化的关注。  关键词:大洼 女性书写 女性关怀 讴阳北方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大洼小说”,是指生活在
期刊
摘要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沉湎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在他的身上体现着既复杂又矛盾的人物特性,他沉于幻想、行动盲目,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同时,他又是理想与现实脱节、动机高尚却做出无益行动的悲剧人物。他是可笑的、可悲的,又是可爱的、可敬的。他的矛盾是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矛盾的真实反映,是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必然会导致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 
期刊
摘要 铁凝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随着她在小说创作中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这些女性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期侧重政治批判、社会批判,后期侧重人性批判;早期表现人的共性,后期突出人的个性;早期人物性格多是静态的,后期是动态的;早期作品中人物性格较为单一,后期人物性格则趋于复杂化。这些变化体现了铁凝在文学创作方面自我超越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大浴女 铁凝 人
期刊
摘要 巴尔扎克在小说《驴皮记》中揭示了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哲理问题:欲望与生命的二元对立。在欲望面前该如何作为,而不至于像小说主人公拉法埃尔那样从欲望的洪流滑向死亡的深渊,是小说引发读者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阐明人们在欲望面前,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对欲望的本质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有着自己的“知”,用“仁义”、“礼性”、“美德”、“理性”来规约、限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够使欲望
期刊
摘要 丁玲是一位擅长描写和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始终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渗透于人物形象中,让她们从孤独苦闷、彷徨迷惘走向坚定执着。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于女性意识的全力发掘,形成了丁玲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她塑造的梦珂、莎菲、陆萍、贞贞、陈老太婆、杜晚香等女性形象,从热衷于灵
期刊
摘要 立德夫人的《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是19世纪众多介绍中国的作品中,以相对客观的态度介绍中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的明智之作。作为一位英国商人的妻子,立德夫人既凌驾于当时的政治风潮之外又未完全脱离时政,具有较为客观的观察视角。同时,作为一位女性,她具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关怀,由此研究《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中所体现的中国形象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关键词:女性视角 异国形象 社会总体想象物  中
期刊
摘要 作为无家可归的民族的一员,卡夫卡在苦闷和彷徨中努力探寻心灵的避难所。然而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位生活中充满了背谬的作家并没有找寻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犹太人 寻求 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孤独、忧郁的灵魂    弗兰茨·卡夫卡出身于布拉格中的一个犹太家庭。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之下的犹太人处在捷克人和德国人的夹缝之间,往往充当出气筒和替罪羊
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从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一系列作品中揭示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揭示其孜孜不倦为被机械“异化”了的人类寻找心灵解脱之路的历程。首先,本文阐述其作品中“人的双重性”的观点,也即在人的个体中始终有两种不可调和的力量在斗争着;其次,本文论述了劳伦斯关于“人类关系双重性”的哲学,当人本身内部的两种力量无法调和,人类关系无法给世界带来拯救时,劳伦斯就找到了“黑暗之神”,并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