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固定酪氨酸酶电极的研究

来源 :化学传感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了用溶胶-凝胶包埋的测酚酪氨酸酶碳糊电极.研究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前驱体制备SiO2溶胶-凝胶材料的机理,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制备溶胶-凝胶和制作酶电极的最优化条件.所研制的溶胶-凝胶酪氨酸酶碳糊电极的工作条件为:工作电位-100mV(vs,SCE)、工作pH值5.40、测量时间3 min,电极对苯酚的检测下限为1.00×10-6mol/L,线性区间为1.00×10-6mol/L~1.00×10-4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误差RE
其他文献
1972年Shons等[1]提出首先用抗原作为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涂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了许多有关这一课题的论文.传统的方法用于抗体固相化在压电石英晶体的金表面,包括涂
<正> “壮”作为汉字,凝势定位为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名称,肇于一九六五年。它是由“僮”转化而来的,是“僮”的同音假借字;而“僮”作为族称,源自南宋时见之载籍的“撞”。以“
随着水产育苗业的日趋发展,为水产经济动物提供足够适口的单细胞藻类成为育苗成败的关键一环。笔者总结多年来在水产育苗单位的生产实践经验,归纳出一套适合生产性育苗单位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