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钢琴教材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课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音乐学专业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在钢琴教学中,加大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尤其加入了山西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以及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伴奏。为了更好地完善音乐学专业建设,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围绕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我院编撰了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
  [关键词]基础性;民族性;地方性;师范性
  钢琴课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掌握正确、规范的演奏方法,并为即兴伴奏以及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地方高校既要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人才,更要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因此,教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教材的历史沿革概述
  由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年出版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可以说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的钢琴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歌、群众歌曲、简易四手联弹和练习曲”[1];第二部分是“小型樂曲、复调(根据民歌、群众歌曲改编)、创作曲、联弹曲”[2];第三部分是“乐曲、复调曲、联弹曲、包括选自西欧古典、俄罗斯、苏联等各作家乐曲及各国民歌改编曲”[3];除此之外还有教学法内容、常用记号、常用术语、音阶,等等。这本教材每首乐曲都有文本内容,无疑对当时的钢琴教学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出版社1960年11月出版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是在1958年出版(以下简称58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第一部分是乐曲、练习曲,整合了58版中的三部分内容,进行了曲目增加与删减;第二部分四手联弹摘选了58版中的六首,并且增加了三首;第三部分辅助练习是新增内容,包括移位练习、连音练习、非连音练习;第四部分附录沿用了58版的内容。这本教材把钢琴教学的入门阶段纳入教学体系,文本内容较58版更准确、更详细,但在曲目内容上较58版单一了许多,整本教材全都由中国乐曲组成,并且曲目难度较浅。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钢琴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由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1-4)开启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材建设进程。这套教材曲目丰富多样、编排循序渐进,因而被各大高校广泛使用。在首版的基础上,2003年5月出版了《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作品风格上有了进一步拓展与充实。该教材由练习曲、独奏曲和四手联弹组成,曲目选择上兼容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突出了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的融合;有些作品还附有作者、作品、演奏方面的介绍;乐曲占比较大,但在内容编排上中国作品较少,189首独奏曲中,中国乐曲只有65首;缺乏音阶、琶音、和弦等技术性训练以及中小学歌曲伴奏。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陆续出版了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材,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钢琴教程》(1~4);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钢琴》(1~4);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再版的《钢琴普修教程》(1~4);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钢琴必修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的《钢琴实用教程》(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的《钢琴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钢琴教程》,等等。
  《钢琴教程》(1~4)由浅入深分为四册共九个级别(包括预备级),内容有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外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每首乐曲附有针对性很强的弹奏指导或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弹奏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由周荫昌任总主编的《钢琴实用教程》(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是《钢琴教程》(1~4)的全新修订版,这套教材在原来《钢琴教程》的基础上更新、拓展了教学曲目,完善了钢琴教材的整体结构,增设了预备级、中高级内容,在曲目选择上给教师留下了因材施教、搭配调整的一定空间。
  《钢琴》(1~4)每册包含八个单元(第四册为七个单元),分别由音阶练习、练习曲、乐曲、四手联弹、键盘和声练习、歌曲伴奏组成。第四册的七个单元除练习曲外,分类较前三册拓展为巴洛克时期作品、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以后作品、爵士风格作品、中国风格作品,并对每一时期增加了文字概述。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吸取了国内外钢琴教学的先进经验,根据成年人的学琴特点,循序渐进,选曲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师范性、学术性的兼容。
  二、晋中学院钢琴教材现状及改革
  晋中学院位于山西省,是一所综合性地方院校。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山西省首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在钢琴教学中,加大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尤其加入了山西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
  近年来,订购的钢琴教材有《钢琴基础教程》、《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钢琴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钢琴》(人民音乐出版社);《钢琴实用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人民音乐出版社),等等。这些教材在钢琴教学中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弹奏能力和音乐素养,故需要有一套系统、全面的适合音乐学专业的应用型教材。晋中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钢琴教材的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针对普修学生编撰了《钢琴基础》(1~2)校本教材。   (一)教材编写观念
  编撰教材时紧紧围绕我院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突出了教材的师范性、实用性,使学生既能获得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技巧,又能通过不同作品风格拓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首先,教材编撰以德育为核心,人才培养为目标。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環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钢琴教学不仅要教授技巧、方法,更应该以育人为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材的编撰在选曲上必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小学以及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材编撰时不仅选有独奏作品,还有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伴奏能力的合奏曲、四手联弹以及中小学歌曲伴奏等作品。
  (二)教材编写原则
  1.1基础性
  晋中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教材在编撰时注重基础,从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入手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所选作品形式多样、难度较小,通过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民族性
  钢琴音乐的起源虽然不在中国,但钢琴传入我国这么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历程,同时也使民族音乐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教材在编撰时,加大了中国作品的比例,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更使得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3地方性
  晋中学院地处素有“民歌海洋”的山西中部,作为地方高校为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教材编撰时在复调和乐曲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山西民歌钢琴作品,比如,《会哥哥》《看秧歌》《交城山》《绣荷包》《刨洋芋》《闹元宵》,等等,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对地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1.4师范性
  师范性是教材编撰的一个基本原则。教材在选曲时注重的是音乐性、趣味性、实用性,没有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综合弹奏能力,内容加入了歌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和中小学歌曲伴奏,为即兴伴奏课的开设打下基础。
  (三)教材内容
  教材由浅入深分为两册。第一册由入门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乐曲、四手联弹与合奏、歌曲伴奏七部分组成;第二册与第一册相比减少了入门练习和练习曲,由五部分组成。我院的普修生钢琴大部分为零基础,因此从手指、手型、单音、双音、和弦、连音奏法、非连音奏法进行入门教学。在练习曲的选择上,除了选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初步钢琴教程作品599》部分作品以外,还选择了科勒、史特杰、格季凯、顾嘉琳等人的练习曲来帮助学生训练手指灵活性。复调乐曲从历史教学来看始终是巴赫的作品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昆兹、尼菲、缪勒的小复调曲,拓展了学生的复调视野。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册中复调乐曲18首全部选用中国乐曲,比如,山西民歌主题复调曲、河北民歌主题复调曲、四川民歌主题复调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复调曲。选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训练了学生的复调思维,满足了学生对地域音乐、民族音乐的学习需求,更是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从技术传承到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大型乐曲的选择除《小奏鸣曲集》中的部分作品,加入了一些更适合初学者的作品,比如,比尔、万哈尔、施皮特勒、阿特伍得、拉图尔、什密特等人的作品。中外乐曲部分,除选用了地方民歌钢琴作品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比如,《爱的罗曼史》《天鹅》《饮酒歌》《凯旋进行曲》《春之歌》《小夜曲》《威尼斯狂欢节》,等等,这些艺术性较高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美、享受美,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四手联弹、合奏曲部分,诸如《蓝色多瑙河》《猎人合唱》《鳟鱼》《哈巴涅拉》《费加罗的咏叹调》等这些作品,既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一部分歌曲伴奏选用了20首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优秀歌曲,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阿里山的姑娘》《让世界充满爱》《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爱的人间》《长江之歌》《友谊地久天长》,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不仅获得基本的伴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大爱、大德及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晋中学院在钢琴教材的改革实践中,遵循钢琴教学的规律,围绕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编撰了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对于提高我院的钢琴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下一步的实践中,使教材真正服务于教学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15.
  [2]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33.
  [3]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71.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收稿日期]2020-05-19
  [基金项目]晋中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g201824)。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3—),女,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键盘教研室主任。(晋中03060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辽阳路.锦绣花苑
  电话:13700553621    邮箱:whywlb@126.com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古诗词与中国五声调式、戏曲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千百年来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其在学堂乐歌、五四运动之后又迎来了新的生机,许多经典作品已成为当今音乐高校的必选教材以及文化活动中备受大众喜爱的佳作。今天,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并以岳飞《满江红》为
期刊
[摘 要]近代京剧在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式“海派”,其后通过各种媒介由上海向周边城市边际辐射,逐渐成为无锡、苏州等江南城市居民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报》是近代无锡地方报刊中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刊载的许多关于京剧活动的报道,囊括了名伶来锡演出的广告、职业京剧班社的演出信息和无锡京剧业余社团的活动记录。这些记载反映了近代京剧在无锡传播的区域性概貌,是
期刊
[摘要]新冠疫情肆虐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史无前例的考验。随着线上授课的广泛开展,教育部要求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此,多省、市先后落实“五育并举”举措。值此疫情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应顺势而为,发挥自身美育优势,从学科育人角度搞研究,从树立学生民族观、大局观上做文章。为此,本文尝试通过教师、教学层面,以疫情期间音乐教学存在问题为切入点,探索特殊时期基础音乐教育的实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相同的困境,寻求解决困境的途径以及找到合适的前进道路,传承与发展。以九寨沟县音乐作品类非遗项目南坪曲子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结构、音乐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简单分析,从而对南坪曲子的保护传承途径和对其融合发展路线进行探索,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衍进的发展近况,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能积极创新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保护传承  非物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2-0059-05  在许多书写或认知中,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把傣族进行统称,进而把傣族音乐所指与西双版纳傣族音乐相勾连。殊不知,德宏地区的傣族(傣那支系)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傣泐支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首先,由于民族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宗教教派不同,导致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次,西双版纳与内地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筝作为我国特有的乐器,具有很高的传统审美价值。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使美育成为高中古代书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古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并采取规范示范、讲述审美文化、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合理的审美教育方法。同时,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筝演奏技巧的教学与美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演奏过程
期刊
[摘 要]在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上,法国著名作曲家福雷创作的一系列钢琴作品,在钢琴艺术发展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福雷共创作了5首即兴曲,在继承浪漫主义色彩的基础上,既追求着印象主义时期所推崇的“纯粹的美”,又注入时代新元素,风格独特。本文对福雷第三首《降A大调即兴曲》Op.34中的踏板与钢琴触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结合笔者自身演奏经验,进一步探寻福雷《即兴曲》Op.34中的钢琴踏板和钢琴触键的
期刊
[摘要]约翰尼斯·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者。他的钢琴作品早期多以古典奏鸣曲、变奏曲为主,中期多以德国浪漫主义手法、内容和古典主义曲式相结合为特征,重视寻求深刻而涵蓄的情感表达,否定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本文结合演奏版本音色的比较,从音色处理的角度对其呈示部、再现部、展开部、结束部进行具体的触键分析,深入研究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的双重性特征。  [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汪毓和所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教材的多次修订的史料梳理,从中发现在有关历史人物的叙事话语的变迁,从而对“重写音乐史”论争进行进一步思考,论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与国家在场的伦理关系,进一步阐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学研究视角,以及探寻历史之本真,进行学术自省,以求更加接近历史之“真相”的期许。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国家在场;叙事话语;“重写音乐史”  
期刊
[摘 要]《阿贝格变奏曲》这首作品风格轻快 ,主题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情感细腻,炫技手法和华丽的曲風并存,是舒曼第一部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当时社会的音乐创作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文以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为研究对象,从创作风格,乐曲结构和音乐意境及结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进行演奏实践。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舒曼生平;创作背景;演奏分析  一、浪漫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