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蜂为邻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老师,你书房外面的阳台上有个黄蜂窝!”一天早晨,保姆打扫卫生的时候,惊慌地告诉我。
  “在哪儿?”我跟着她走到书房外面的阳台上,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她却缩着脖子,压低声音,悄悄地指指我的上方:“在那儿!”
  我随了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就在我的斜上方,距我的鼻子不过两尺许,有一个正在形成的黄蜂窝,还有两只黄蜂趴在蜂窝口,大概正在营巢,我只能看见它们黄黑相间的后半部分身体和不断颤动的脚。
  我的头皮一阵发麻,悄悄退回书房,立即关紧了通往阳台的玻璃门。
  我坐在书桌前,一抬头就能看见它。
  这是一个很小的、还刚刚开始营建的黄蜂窝,仅有四五个瓣,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挂在离玻璃门很近的阳台天花板上,时而有三两只黄蜂出入。
  小时候上山打柴最怕两样东西,一是蛇,二是黄蜂。蛇在草丛中,所以我打柴时总要先用柴刀在灌木丛里扫荡一圈,把蛇惊走才开始干活。而在用柴刀扫荡灌木丛之前,我也会异常小心地察看有没有黄蜂窝挂在树枝上,藏在柴蔸下。正所谓“小心行得万年船”,在乡下十多年上山打柴、河边割草的经历,却没有被蛇咬过也没被黄蜂蜇过。而同村的伙伴们隔山岔五就有人脑袋被蜇出大包,或者被毒蛇咬伤九死一生。
  黄蜂又叫马蜂或者胡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书房门外的这群黄蜂个头不大,大概属于小黄蜂,若被它们蜇到,大概也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整日与之为邻,毕竟让人提心吊胆。我先生决定星期天休息时再来处理它们。
  虽然天气炎热,通往阳台的门我再不敢打开,但这些黄蜂似乎有穿墙入户的神功。一日我坐在书桌前看书,忽听得耳畔有“呼呼”的声音,恰如小型螺旋桨在头顶盘旋,抬头一看,一只细腰黄蜂正在近天花板处飞窜,它时而俯冲而下,近在耳际,时而盘旋向上,在吸顶灯处转悠。我一边一动不动地呆坐着,一边寻思着如果它再次冲过来,我是用书拍它还是该抱头鼠窜。这只黄蜂如此惶惶飞窜,大概是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不该进入的地方,正在寻找出路。片刻之后,这细腰黄蜂终于找到了方向,它扑向窗边,停落在纱窗上。它肯定是想飞出窗去,但可惜有纱窗隔着,窗外的天空可望而不可即,而我又不敢走过去为它打开纱窗。
  第二天,我在靠窗的躺椅上看到了这只黄蜂,它侧卧在椅背上,六条腿弯曲着,翅膀张开,突起的头和饱满的尾由细腰连接,一动不动,仿佛睡去一般。它已经僵死了。
  星期天,先生戴了头盔手套,全副武装奔赴阳台,来对付这只蜂窝,我隔了玻璃门观看。当先生伸手把黄蜂窝摘下的时候,并没有黄蜂蜂拥而出。原来蜂窝早已经空了。大概这群黄蜂也发现与人为邻实在是个不明智的选择,便放弃了这个地点,另找好处去营巢去了。
  前几天散步,经过立在小区里的高大移动通信塔,先生指着数十米高的塔顶让我细看—塔顶平台下面倒挂着一个几乎有米筛大小的蜂窝。移动通信塔建在小区僻静处,临着山,平时少有人来,塔又高,就算是顽童也不敢攀爬,黄蜂选择在那儿营巢,既不扰人,人也不扰它们,倒是一个极好的地点。只是这个黄蜂窝已然这么巨大,显然不是三五日能营造的,显然不是我书房外面那同一窝黄蜂。但愿曾与我为邻的那些黄蜂,也找到了一个像这样好的地方安家。
  (选自《我的动物朋友》)
  品读
  从“一天早晨”保姆发现阳台上有个黄蜂窝并告诉“我”,到“我”把发现黄蜂的事情告知先生(文中虽然没有写,但我们能通过上下文看出来),“先生决定星期天休息时再来处理它们”,再到星期天先生全副武装奔赴阳台“处理”黄蜂窝却发现黄蜂已经搬走,再到“前几天”看到移动通信塔上有个黄蜂窝,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了黄蜂成为自己的“邻居”但很快又飞走后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刚看到阳台上有个黄蜂窝时,“头皮一阵发麻”,接着叙述了自己小时候打柴时最怕的两样东西,并介绍了黄蜂的危险性,这样也就交代了自己紧张的缘由。当发现房门外的黄蜂个头不大时,作者心中的紧张得到减轻,但还是觉得提心吊胆。作者发现黄蜂窝是个“弃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大概是意外和释然吧。结尾,作者甚至又“牵挂”起那曾与自己为邻的黄蜂来。全文表达了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其他文献
学习声乐近两年了,其间的故事有如五味瓶,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二年级时,我酷爱听音乐,不论是儿童歌曲还是流行音乐,都听得如痴如醉,还不时地跟着旋律轻哼着。在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让一位女同学唱《种太阳》。她声音清脆,唱得很好听,老师夸她有音乐天赋。那时我心里像吃了葡萄似的酸:凭什么她有音乐天赋?我也有!于是,一下课,我就找到老师,向他说明我想学习声乐的愿望。老师同意了,让我和父母商量一下,每个星期和其
我这字写得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