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期HSS40对肝部分切除患者肝微循环的影响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期小剂量HSS40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微循环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术前输注HSS40预扩容,剂量均为4 mL/kg,于30 min内输注完毕.对照组术前输注乳酸林格氏液(RL),剂量和输注速度同研究组.监测两组患者于输注前后不同时间点肝微循环、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术中输液量(2400±1650) mL及输血量(550±190) mL较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氧化氮于预扩容后T3时(17.84±6.26)μmol/L较术前T0时的(38.06±9.34) μmol/L及研究组T3时(36.37±9.15)μmol/L明显下降(P<0.05),而内皮素(ET)T3时的(185.16 ±41.34) pg/mL较术前T0时的(97.84±27.93) pg/mL及研究组T3时(99.75±30.31) pg/mL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小,时间点稍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DBLI、TBLI在预扩容后上升(P<0.05),且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小,时间点稍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ALB浓度变化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期给予小剂量HSS40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效应明显,可改善肝脏微循环,能更好地维持肝功能的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体内多种器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比较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软组织肉瘤内Ezrin和HMG-CoA的表达差异.方法 回顾与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的9例不同器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方法对所有患者与同期诊断为间质肉瘤患者的组织Ezrin和HMG-CoA还原酶的表达水平进行
铁在很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铁对细胞周期进程及自由基产生等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本文就铁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及其与细胞周期,自由基产生方面的相关联系作一综述。
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在髓系和淋巴系造血和细胞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该途径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证明,该途径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部分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存在活化和高表达,对于恶性细胞的生长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该途径的异常参与某些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针对该途径的治疗研究是值得探讨。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4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采用脾切除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微波组住院时间较脾切除组明显缩短(P =0.007),并发症发病率(4.44%)低于对照脾切除组(20.00%).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微波组大于脾切除组.结论 微
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虽然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容易一点,但是部分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初中生想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掌握,是较为困难的,而情景教学的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