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行为敏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来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可卡因、苯丙胺类等随着用药剂量、环境的不同和时间变化,可引起耐受、依赖、戒断和敏感化现象,对于前三者,可理解为脑对成瘾药物的代偿性适应,而对于敏感化则难以用代偿性适应来解释。所谓敏感化,即行为敏化,是指随着反复、持续地使用药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低剂量的药物即可达到相应的机体反应。行为敏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中国南方新近出现的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合并东莨菪碱、异丙嗪药物依赖者(简称BSP依赖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变化,并比较其与海洛因依赖者脑结构损害的异同。方法:采用弥散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观察力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小学科学课程帮助学生探究科学规律,认识世界和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仪器缺乏、设备简陋、没有实验室、师资力量薄弱等不利因素时时困扰着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展。那么在农村怎样才能上好科学课呢?我略谈几点肤浅的做法:  一、 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提倡探究和主体实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科学课在农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具有百余年历史沿革。前身为清末(1909年)的私塾,1989年易地新建,位于太湖之畔。现已形成学校本部和吴越两个校区的教育格局。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学生2004人
目的:探索家庭环境特征与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190例PIU青少年和386例频数(性别、年龄)匹配的医院对照进行一般情况
社会的进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日常教育教学内容相整合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力求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要使二者有机结合,教师必须根据教材、课文的特点选择是否该使用信息技术等手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心理状况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35例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进行测试。结果:(1)苯丙胺类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