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吉世印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和自编的《物理学业拖延简易问卷》对27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上显著高于女生,且男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显著的高于女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性别、物理学习兴趣及学业拖延与物理学业成绩相关,且因果兴趣、学业拖延和性别对物理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学业成绩1前言
  物理学科的概念性较强,逻辑推理严密,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理解并且会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的内容较多,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并且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状况受到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态度、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1]。学习兴趣是伴随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或兴奋的情绪,它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2]。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初中生对新事物还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因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拖延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Solomon 和Rothblum将拖延定义为不必要延迟任务的行为并达到感受到主观不适感的程度[3]。拖延主要分为,学业拖延、生活次序拖延、迅速决策拖延和强迫性拖延。在学生群体中,学业拖延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经常或几乎经常延迟学习任务,并经常或几乎经常体验到与拖延相关的焦虑情绪[4]。大量的研究显示,拖延与许多负面的健康状况有关,拖延者们承受更高的压力、焦虑,并且自我怀疑、不自信,导致作业成绩下降,而且长期拖延还会引发个体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5]。
  根据艾里克森的发展观,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五阶段(12—18岁),这一发展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中学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目前我国有2亿多中小学生,一项研究发现,有6 0 %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效率不高[4],这可能与学业拖延、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当然,初中生在物理这门新学科学习上的拖延、学习兴趣等,对其物理学业成绩也势必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中学在教学硬软件设施上都低于城市中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又是一种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农村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物理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自5.12地震之后,什邡市的龙居中学和湔底中学便合为一个中学——湔氐初中,两镇的学生都在一起上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二、初三各三个班共300名学生参与调查,采取无记名但要写下学号的方式,集体施测,当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18份和第二部分未作答的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277份,问卷回收率为92.33%。其中,初三共148名,男生79名,女生69名,初二共129名,男生53名,女生76名。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2]:  本研究采用吉世印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该量表由42个条目组成,分为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兴趣,理论兴趣等四个维度。直觉兴趣是指学生被客观事物的新奇性所吸引,喜欢观察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物理现象,但他们只满足于感知客观事物,并未产生探索原因的需要;操作兴趣是指学生不满足于只是观察物理现象,而是进一步要求亲身参与,试图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影响、控制物理过程,但这只是对操作本身感兴趣,而不是为了了解物理现象的实质与规律;因果兴趣是指学生在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积极去认识各种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深入到现象的背后去探索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理论兴趣是指学生不满足于局部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而是喜欢探索某一类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采用五级计分,即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该问卷的重测信度是0.734,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52,有较好的效度。
  2.2.2 中学生物理学业拖延简易问卷:  该问卷为自编问卷,由11个条目组成,主要考察中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拖延行为,采用五级计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4,表明有较好信度,且用LISREL分析得到,RMSEA=0.091,GFI=0.92,AGFI=0.87,NFI=0.87,NNFI=0.88,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2.2.3 物理学业成绩:  对于物理学业成绩,我们采用距本调查最近的一次重要考试,即该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其物理学业成绩。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和LISREL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
  3.1 初中生在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及学业成绩上的性别差异: 采用平均数差异检验对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物理成绩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在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上,男女生的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水平,且男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显著的高于女生,但二者在学业拖延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见表1。
  3.2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及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3.3性别、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业拖延等因素对物理学业成绩的影响:  以性别、物理学习兴趣以及物理学业拖延作为预测变量,以物理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采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三者对物理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三者都进入了回归模型(在0.001水平上),多元相关系数为0.438,三者对物理学业成绩的解释率为19.2%,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物理学业成绩=-1.50*性别+0.283*物理学习兴趣+0.191*物理学业拖延。可见,性别、物理学习兴趣和物理学业拖延对物理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再以性别、物理学习兴趣的四个因子及物理学业拖延作为预测变量,以物理学业成绩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它们对物理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物理学习兴趣的因果兴趣因子、物理学业拖延和性别进入了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461,对物理学业成绩的解释率为21.2%,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物理学业成绩=0.322*因果兴趣+0.189*物理学业拖延-0.133*性别,由此可见,物理学习的因果兴趣、物理学业拖延和性别对物理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4.1 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及学业成绩在性别上的差异:   物理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仅以兴趣和拖延为变量,考察其对物理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表明,男女生在物理学业成绩和物理学习兴趣尤其是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上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笔者认为,在对物理的学习中,男生可能更倾向于对物理现象背后的联系及一些规律产生兴趣,这可能会推动男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的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学习成绩也较之更好。
  4.2 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还发现,物理学业成绩与初中生对物理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兴趣、理论兴趣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对物理的兴趣越高,物理成绩就可能越好,反之,物理成绩越好,也可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与胡象玲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另外,物理学业拖延与物理学习兴趣各因子以及物理学业成绩也有非常显著的真相关。且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物理学习兴趣的因果兴趣因子、物理学业拖延及性别对物理学业成绩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对物理越感兴趣的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越少的拖延行为,这也促进了其物理成绩的提高。但是,至于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业拖延二者是怎样作用于学业成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本研究表明,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越高的学生学业成绩越好,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生活中比较有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些物理现象呈现于课堂中,吸引学生的直觉兴趣,将他们领进物理学习的“门槛”。而后把这些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激发其操作兴趣,并恰当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其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讲课时语言生动幽默,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恰当的运用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拖延行为也较少,这也关系到其物理学业成绩。初中生处于身心巨大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成人感,有独立的要求,但是由于其经验的缺乏,自制力还较差,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因此,这启发我们作为物理教师还要适时的发挥一定的督促作用,督促学生的认真学习、及时复习、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等等。
  5结论
  5.1 男生对物理的因果兴趣、理论兴趣都要高于女生,且在学业成绩上也要优于女生。
  5.2 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学业拖延及性别与物理学业成绩都有相关,且对物理的因果兴趣、学业拖延和性别对物理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参考文献
  [1]胡小忠,田 鹰.浅析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5):161-163.
  [2]陈丹,张颖之. 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学科教育,2003,(1):38-41.
  [3]Solomon L, Rothblum 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4 (31): 503 ~509.
  [4]Rothblum, E. D., Beswick, G., & Mann, L. (1984). 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inder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delaide, Australia.
  [5]转引自 张红梅,张志杰.Tuckman 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Chinese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7,15(1): 10-12.
  [6]李淑文. 中学生学习效率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54 -56.
  [7]胡象岭,林国强,孙国庆. 物理学习兴趣测量研究报告.学科教育,1999,(10):43-49.
其他文献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前亭村西二106前亭小学362000)【摘要】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把学生变得聪明有智慧,为社会有用之才。然而,常有报端披露大学生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为他们叹惜中也使教师们迷惘和困惑?我们是不是自信而勤奋地做着愚蠢的事情?完全负责任地把他(她)教成废品?!这不能不使我们反思。这里固然有升学教育体系弊端,也有我们教育的方法和取向问题。教师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帮助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问题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重视基础;教学情感;互动教学;学习评价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乐学,好学。  【关键词】以情激情;以声传情;学语知情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它更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
期刊
(青海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 青海互沁814000)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学生学习效率是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之前课程总体目标中的“双基”变为了“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便把促进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从实质上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经验。孔凡哲教授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
期刊
什么是问题?或许你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你几乎每时每刻都遇到问题或思考问题。“所谓问题就是你遇到一个情境,一个没有直接明显的方法、想法或途径可遵循的情境。所谓内驱力,就是由心理或生理方面的需要引起,并推动机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所以,从数学教学角度讲,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针对数学问题完成教学设计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关键。对此,应该设计一些“好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所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创设适宜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挖掘音乐蕴含的情趣,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的内涵和魅力;触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情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鉴赏情境情趣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需要在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学习,深化情感体验。  一、情境:鉴赏的
期刊
“假如你在黑夜中迷失方向,我愿为你擦亮星光”——江洪春  公元2010—2011的岁末年初,我们来到了济北小学,观摩了2节习作教学课,聆听了江洪春老师题为《习作因生活而丰盈,生活因习作而精彩》的讲座。江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既有他对人生的经验和感悟,更有他对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有做法,有思考,有体验,有感悟,有理论表述,也有实例佐证,充满了教育智慧,我受益匪浅。  江老师的讲座,我在三
期刊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充实生动。因此,我们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言语发展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幼儿期丰富幼儿词汇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必经之路。那么应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期刊
摘要:品德课程的基本意蕴是德性生长,品德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基础之上,引导他们在主动建构中自然生长道德、规范与价值。教学中,可激发已知,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建立新知,让学生趣味生成技能;深化认知,让学生自然生发情感。  关键词:德性生长建构概念生成技能生发情感  品德课程的基本意蕴是德性生长,品德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基础之上,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