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找准切入点、瞄准研究点、看准发展点、瞅准结对点、吃准关注点、定准联系点六点分析探讨了提高园本培训有效性的六个措施,以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校本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26-1
幼儿园的校本培训必须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了通过园本培训,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还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六个点”。
一、找准切入点,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
园本培训活动中,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理论可以支撑实践,从理论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内化、读透,并用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但是,现在教育理论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要舍得取舍,不要长篇大论的搬下来,要找准切入的内容,找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教改动态的、在当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及实际需要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有取舍的选择这方面的内容来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形式有可以大组集中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如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在组内针对某一内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这一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讨论等,有这样一个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可以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
二、瞄准研究点,提高园本培训的实效性
虽然说现在学校都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并规定了培训时间,但是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是很强,培训的内容有时过于空泛,有时缺乏个性,有的是网上下载一篇文章或者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用来读一读,老师就是坐着听一听,针对本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讨的内容较少,解决实际性的问题也较少。今天培训的这个内容,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或者还没有消化,下一次又培训另一个内容,一个主题内容只是泛泛而讲,只是浮于表面,这样的培训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要使培训真正起到它的实效性,我们要瞄准一个研究点,把培训的内容范围缩小,几次培训或者一个学期培训就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例如:围绕“如何上好一堂教学活动”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教学内容,组织几次培训,以听评课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教学活动,让某老师根据给出的教学内容自行设计教案,做准备,组织教学,让同一年龄段的老师来听课,然后老师们坐在一起进行研讨,修改教案,制作教具,之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第二次教学结束后,大家再坐在一起深入进行研讨,提炼精华的部分,修改教学方法,然后组织第三次教学活动,这种做法也就是我们一直开展的“一课多研”的方法。通过“一课多研”,使教师们懂得了如何才能将一堂课上得更精彩,教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中,思想得到碰撞,知识得到丰富,经验得到积累,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样的培训真正起到了它的实效性。
三、看准发展点,达到名师指导的高效性
教育届的专家、名师可谓是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见多识广,聘请专家、名师来园培训是园本培训中集体培训的一个重要策略,对老师们来讲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园本培训计划时,我们可以将聘请名师指导列入培训方式当中。比如,聘请某专家来校,让专家介入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当中,如让专家来听老师的课,课后让专家就这堂课作现场点评,以乘热打铁的方式来解决教师在这堂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面对面的指导培训中,对教师驾驱课堂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邀请专家来园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方式让教师走近专家,饱览专家的教学风采,学习专家的教育经验,从而来达到名师指导的高效性。
四、瞅准结对点,加强新老教师的互动性
新教师和老师之间存在的最大的差异用二个字概括就是“经验”。新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初为人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上肯定是缺乏的。反之,老教师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定比新教师要丰富。那么怎样使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一种的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将新老教师结成对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蓝工程”。通过互相观摩、研讨学习、协商评价等,使新老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真正互动起来,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整个教师群体都得到发展。
五、吃准关注点,体现全体教师的主体性
就像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注全体幼儿一样,在园本培训中需要关注到全体教师,让每个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园本培训中来。那么,如何调动起每个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个问题。较为提倡的一种做法就是在园本培训当中,我们可以让每个教师都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比如每一次的培训,我们可以事先告知老师们培训的主题,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围绕主题,事先查阅资料,认真进行思考,设想好一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参与培训。培训中,老师可以将自己的问题、疑惑提出来,在与主讲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思维活跃了,问题解决了。在这样宽松的培训氛围中,老师与讲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都积极地互动了起来,这样就以点带面,范围大了,面也广了,老师也不再是被动去培训,而是主动参加了,老师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六、定准联系点,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性
园本培训切记不要“闭门造车”。这里所讲的“闭门造车”就是说不能搞自我封闭。目前的校本培训更多地注重于校内的研讨、交流,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与姐妹学校之间的联系。各学校都在开展校本培训,在开展的校本培训的实践中都有各自的方法、各自的形式、各自的内容,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能够及时总结,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推广价值的,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校际交流。因此,要努力形成简便灵活、形式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协作交流机制。在开展园本培训活动时,我们可以邀请姐妹园一起参与到自己园内的培训活动中,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研讨,我们也可以走出去,参与到其它幼儿园开展的园本培训中去,这样,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园;校本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26-1
幼儿园的校本培训必须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了通过园本培训,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还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六个点”。
一、找准切入点,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
园本培训活动中,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理论可以支撑实践,从理论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内化、读透,并用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但是,现在教育理论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要舍得取舍,不要长篇大论的搬下来,要找准切入的内容,找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教改动态的、在当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及实际需要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有取舍的选择这方面的内容来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形式有可以大组集中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如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在组内针对某一内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这一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讨论等,有这样一个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可以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
二、瞄准研究点,提高园本培训的实效性
虽然说现在学校都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并规定了培训时间,但是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是很强,培训的内容有时过于空泛,有时缺乏个性,有的是网上下载一篇文章或者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用来读一读,老师就是坐着听一听,针对本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讨的内容较少,解决实际性的问题也较少。今天培训的这个内容,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或者还没有消化,下一次又培训另一个内容,一个主题内容只是泛泛而讲,只是浮于表面,这样的培训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要使培训真正起到它的实效性,我们要瞄准一个研究点,把培训的内容范围缩小,几次培训或者一个学期培训就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例如:围绕“如何上好一堂教学活动”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教学内容,组织几次培训,以听评课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教学活动,让某老师根据给出的教学内容自行设计教案,做准备,组织教学,让同一年龄段的老师来听课,然后老师们坐在一起进行研讨,修改教案,制作教具,之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第二次教学结束后,大家再坐在一起深入进行研讨,提炼精华的部分,修改教学方法,然后组织第三次教学活动,这种做法也就是我们一直开展的“一课多研”的方法。通过“一课多研”,使教师们懂得了如何才能将一堂课上得更精彩,教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中,思想得到碰撞,知识得到丰富,经验得到积累,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样的培训真正起到了它的实效性。
三、看准发展点,达到名师指导的高效性
教育届的专家、名师可谓是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见多识广,聘请专家、名师来园培训是园本培训中集体培训的一个重要策略,对老师们来讲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园本培训计划时,我们可以将聘请名师指导列入培训方式当中。比如,聘请某专家来校,让专家介入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当中,如让专家来听老师的课,课后让专家就这堂课作现场点评,以乘热打铁的方式来解决教师在这堂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面对面的指导培训中,对教师驾驱课堂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邀请专家来园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方式让教师走近专家,饱览专家的教学风采,学习专家的教育经验,从而来达到名师指导的高效性。
四、瞅准结对点,加强新老教师的互动性
新教师和老师之间存在的最大的差异用二个字概括就是“经验”。新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初为人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上肯定是缺乏的。反之,老教师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定比新教师要丰富。那么怎样使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一种的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将新老教师结成对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蓝工程”。通过互相观摩、研讨学习、协商评价等,使新老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真正互动起来,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整个教师群体都得到发展。
五、吃准关注点,体现全体教师的主体性
就像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注全体幼儿一样,在园本培训中需要关注到全体教师,让每个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园本培训中来。那么,如何调动起每个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一个问题。较为提倡的一种做法就是在园本培训当中,我们可以让每个教师都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比如每一次的培训,我们可以事先告知老师们培训的主题,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围绕主题,事先查阅资料,认真进行思考,设想好一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参与培训。培训中,老师可以将自己的问题、疑惑提出来,在与主讲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思维活跃了,问题解决了。在这样宽松的培训氛围中,老师与讲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都积极地互动了起来,这样就以点带面,范围大了,面也广了,老师也不再是被动去培训,而是主动参加了,老师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六、定准联系点,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性
园本培训切记不要“闭门造车”。这里所讲的“闭门造车”就是说不能搞自我封闭。目前的校本培训更多地注重于校内的研讨、交流,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与姐妹学校之间的联系。各学校都在开展校本培训,在开展的校本培训的实践中都有各自的方法、各自的形式、各自的内容,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能够及时总结,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推广价值的,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校际交流。因此,要努力形成简便灵活、形式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协作交流机制。在开展园本培训活动时,我们可以邀请姐妹园一起参与到自己园内的培训活动中,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研讨,我们也可以走出去,参与到其它幼儿园开展的园本培训中去,这样,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