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光子晶体结构色织物的制备及其数值模拟

来源 :纺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13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非晶光子晶体结构,实现对结构色的有效调控,将经快速氧化制备的壳核结构聚苯乙烯/聚多巴胺(PS/PDA)微球在棉织物上构建三维非晶光子晶体结构,采用Rsoft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其光学性质进行计算。探究晶体微球粒径、光线入射角度对光子晶体反射率的影响,并通过CIE标准色度系统得到色品坐标,在CIE色度图中直观地反映光子晶体结构色变化。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较为吻合,粒径为195、222、267、287 nm的PS/PDA纳米微球构建的非晶光子晶体结构,依次对应蓝色、绿色、黄绿色和红色,且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肺功能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的特点,但危重症患儿的病情往往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如果能早期识别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则有望改善患儿预后,降低病死率。本文就手足口病危重症早期预警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为改善患儿预后,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
为提高棉织物的免烫效果,采用丝光、液氨、丝光—液氨以及液氨—丝光分别对漂白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后织物进行潮交联整理,测试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棉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处理可提升漂白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和强力;液氨和丝光联合处理的工艺顺序影响处理后棉织物性能,“丝光—液氨”处理对织物折皱性能和强力的提升均高于“液氨—丝光”处理;液氨联合潮交联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最高,可达270.67°,其强力保留率为77.42%;“丝光—液氨”联合潮交联整理后织物强力
为实现菠萝叶纤维的高效脱胶,将超声波清洗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相结合,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温度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表征脱胶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53 kHz、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3℃,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纤维残胶率为13.8%,断裂强度为4.2 cN/dtex,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可满足纺纱要求;各因素对纤维残胶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顺序由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驱动的护理创新培训对新入职护士创新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我院新入职的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我院新入职的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两组护士均培训8周。比较两组护士的院内护理创新项目立项情况;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创新行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结果两组护士提交的院内护理创新项目立项均为6项,观察组护士获批4项,对照组护士获批1项。培训前,两组护士的创新行为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传统民族织锦色彩丰富,其独特的色彩搭配是设计师重要的设计灵感来源。为找到适合民族织锦的主色提取方法,使用不同方法提取民族织锦主色并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优化K-means算法、基于HLS色彩空间的色彩分层及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民族织锦进行主色提取,构建8色或10色的主色卡,用提取的主色重构织锦图片;其次,对民族织锦主色卡从CIELAB、RGB色彩空间的角度对比分析;最后建立壮、黎、土家族织锦相
为提高涤纶/棉织物一浴染色的色牢度和节能减排的水平,开发了一种金属配合物/H2O2催化氧化技术用于涤纶/棉针织物一浴法染色后的皂洗工艺。利用理论计算和皂洗实验研究了柠檬酸亚铁和柠檬酸锰2个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配合物催化氧化皂洗工艺对脱色率和织物表观色深度K/S值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催化氧化皂洗与免还原清洗工艺的综合性能。得到最佳的皂洗工艺:1.0%柠檬酸亚铁1.0 g/L,30%H2O23.3 g/L,皂洗温度85℃,皂洗时间25 min,浴比1∶20。结果表明:柠檬酸亚铁具有更高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解毒开窍豁痰汤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解毒开窍豁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20年2月19日,我院收治了1例由外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因病情危重转入我院感染ICU予以隔离治疗,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镇静镇痛、抗感染、抗病毒、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由于高龄、长期机械通气、镇痛镇静,可能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膈肌萎缩(VIDD)。鉴于此,对患者实施了膈肌电刺激治疗及呼吸训练,通过床旁胸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实时评估。
针对长时间光照下锦纶6织物白度下降的问题,采用双氧水/抗坏血酸(H2O2/H2A)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改性锦纶6,研究了接枝时间、接枝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改性前后织物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白度和服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接枝工艺为接枝温度70℃,接枝时间60 min,引发剂H2O2/H2A质量分数30%,MMA浓度1.5 mol/L;接枝改性后锦纶6织物表面变得粗糙,附有小颗粒状物质;在紫外光下照射8 h后,接枝改性锦纶6织物的白度由未改性的58.6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