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票决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突破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目前,在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题,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差额票决制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也必将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加速器”。
  [关键词]差额票决制;干部选拔任用;党内民主;公信度;突破口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十七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就将此前各地方党委已经付诸实施的差额选举办法进一步确定下来,为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明了方向。
  一、选人用人公信度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社会公众对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认同和满意程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包括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度和对任用干部的认可度两个方面内容,前者是选人的社会风气问题,后者是用人的社会导向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要注重群众公认。”而实现群众公认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紧紧围绕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选人用人程序,营造浓厚的民主政治氛围,使选人用人置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做到规范运作,阳光作业,提高选人用人的社会公信度。
  二、当前选人用人公信度降低的表现及原因
  中组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课题组调研发现,“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随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上不正之风的出现并在一些地方蔓延,人们开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产生一些疑虑”。这些官位交易、买官贿官等丑恶社会现象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选人用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和权威性,严重阻碍了党内民主发展进程。当前选人用人公信度较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干部选拔任用方向出现偏差。一是少数领导干部不能公正的选人用人。二是少数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原则性不够强。三是不能正确把握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论资排辈”、“照顾安排”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仍然存在。同时,不恰当的限制竞争范围、设置竞争条件,导致竞争择优的目标打了折扣,难以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二)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工作透明度不够,少数地方和部门干部工作不够公开,有些地方在选举中还存在“陪选”现象;有些地方和部门不能合理确定参与民主推荐的范围,有的参与推荐的人员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
  (三)干部选拔任用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由于对干部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有可能导致选用干部出现失误,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积极推进差额票决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差额票决制。所谓差额票决制,则是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等差额方式,根据一定比例确定多名人选,每个委员一人一票的平等权利,最后以得票数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无记名投票集体表决的制度。
  差额票决制应严格遵守以下程序:一是差额推荐。由常委会集体研究提出拟任建议名单,提出选拔任用干部建议的人选。二是差额考察。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考察对象的素质和绩效等进行质的考察核实;另一方面对考察对象的素质和绩效进行量化的考核与测评,并对测评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把握其德才和工作实绩情况。三是酝酿协商。到会委员根据干部推荐、考察、公示情况和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干部任用意见进行认真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四是集体票决。经过委员们的讨论,在对方案或拟任免人选基本同意,没有大分歧的情况下,这些方案或拟任免人选就进入表决程序,由包括书记在内的全体委员进行表决。这就扩大了决策者的范围,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决策的民主和集中。
  (二)实行差额票决制取得的成效。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近年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广度拓展,主要表现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民意调查广泛运用,全委会票决制、任职试用期制普遍推行。”差额票决制的实施,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具体实践,是广大干部群众盼望的选人用人的一次有益尝试,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1.由“伯乐相马”转向“赛场选马”,提高了公众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力。由于在“伯乐相马”过程中没有竞争,“伯乐”的素质高低、品行好恶、远近亲疏,决定着选出的“马”的优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既是理论上合乎逻辑的发展,更是现实实践的迫切需要。“用干部”是我们党执政活动中最核心的执政行为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广大群众对此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党的执政形象。近年来少数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不仅降低了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把“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在竞争中展示实力和优劣,引导干部从“追逐伯乐”转向“赛场争雄”,比能力、比德才、比贡献,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干部选拔环境,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做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
  2.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变为“由多数人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彰显了公众对选人用人的认可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干部群众有更多的知情、参与、选择和监督的機会,防止在小圈子、小范围内选人等现象的发生;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平等表达真实意愿的机会,有利于提高集体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防止个人意志代替民主决策,减少“一言堂”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从而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差额票决制,维护了委员应有权利,自由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表决结果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真正实现一人一票,扩大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党内民主意识,使党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得到了真正的贯彻,有利于维护领导集体团结统一。
  3.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赢得了公众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传统的干部选拔模式主要是以人选人,选人用人权力高度集中。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努力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实现以制度选人用人。实现以制度选人用人需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工作的各项具体制度,维护好干部选拔工作制度的权威性,增强干部选拔工作制度的可行性,解决好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问题。
  实行差额票决制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用原则,强化了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创新了公正、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DB/OL].http://news.xinhuanet.corn/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 6938568_11.htm.2007—10—24.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http://epc.people.corn.cn/GB/64093/64094/10080626.html.2009—09—18.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组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课题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调查[J],党建研究,2009,(2).
  [5]《李源潮:要明确干部推荐人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DB/OL].http://politics.people.conl.cn/GB/99014/1 1056174.html.2010—03—02.
其他文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它能有效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和农产品卖难等系列深层次矛盾。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以产业化经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将是大势所趋,也是任何一个传统产业和传统产业区域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如何引导和推动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呢?笔者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调查点——兴国县回龙村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引
期刊
龙头村是安远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整村推进示范村。该村位于该县车头镇西北部,距县城14.5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898户,人口3882人;耕地面积2427亩,人均0.62亩;开发果园面积465.8亩,户均5亩以上。  为提升该村经济发展后劲,改变过去结构单一的农业现状,该村两委经调查研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及建议,并在镇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下,认真制定了龙头村“十
期刊
崇贤——一个充满神奇的山乡。  悠悠千载,一代代客家先民,荜路蓝缕,历尽艰辛,来到兴国。他们在这里放下疲惫的行囊,落脚谋生。他们中一些人也在崇贤扎下营盘,在这里艰苦卓绝地开荒拓田,把坚忍、不屈、刚强,撒播成生生不息的种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这方土地上刮起过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这里打响了兴国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这里发生了壮烈的“第三次反围剿”方石岭战斗。从这里走出了21个共和国开国将军与功
期刊
科技图书被“抢”光了,科技资料被“抢”光了,生态种养殖光碟被“抢”光了;畜牧养殖专家、果瓜蔬菜种植技术专家、医疗专家被十里八乡赶来的群众“围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2010年12月17日、18日分别发生在吉安市新干县荷蒲乡墟镇、丰城市荷湖乡墟镇的“疯狂”场面。  这一“疯狂”场面是江西省扶贫办和移民办继2010年11月9日在九江县启动的“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系列活动(详见本刊201
期刊
[提 要] 南昌服务外包作为南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外包中心本文从南昌市服务外包优势发挥的角度;南昌市服务外包的区位选择及南昌发展服务外包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为南昌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关键词] 服务外包;产业;南昌市  [作者简介]李峻峰(1967—),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28)徐日春(1964—),江西广播
期刊
[提 要]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正式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江西省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中部和江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政策导向角度分析,优化财税结构,实现江西经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关键词] 中部崛起;财税政策;绿色经济;江西  [作者简介]许世建(1982—),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
期刊
众所周知:“安邦体,重在保民”。作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至今,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三峡工程的伟大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也着实令世人惊叹。在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它可能或是已经显露的问题却是需要我们去充分的认识,其中,值得高度关注的就是外迁移民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移民为先,移民为重”。三峡移民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行为,代表党和政府的意志。正因为如此,1986年至19
期刊
寻乌县南桥镇移民安置点,于2005年开始实施建设,2009年6月,该县在移民安置点设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成为我省首个移民行政村一一南桥镇金桥移民新村。通过当地政府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日前,新村共计安置移民搬迁户354户,1388人。如今,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生活方便、富裕和凿的移民新村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打造温馨之家人让边远山民纷至榻来    一片片柑橘层峦叠翠
期刊
[提 要] 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国中小企业都陆续采用绩效考评系统,并付诸实施,形成一种企业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企业领导者对绩效考评理念、绩效考评系统及操作上的误区,导致了绩效考评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江西中小企业;绩效考评;分析  [作者简介]陈胜东(1975—),男,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江西南昌 3
期刊
莲花县地处江西省西部,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土地面积1062.06平方公里,耕地12897公顷,农民人均耕地0.89亩。为适应扶贫开发工作新形势,2009年底该县在省扶贫办、财政厅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进村入户,促农增收的新模式,将部分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户入股资金捆绑起来,在5个不同类型“十一五”扶贫重点村开展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试点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