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筋膜炎16例报道和文献回顾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嗜酸性筋膜炎(EF)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病理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1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发病年龄(47±8)岁;②3例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劳累或剧烈运动史;③6例存在抗核抗体阳性(6/12);3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3/10);6例出现高γ球蛋白血症(6/7);8例IgG增高(8/13);10例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0/16);④仅1例出现血小板减低(1/16),余无系统受累表现.结论 本病可能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发病的一种自身免疫病.系统受累较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教师角色重塑,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发生的改变、教师角色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教师角色重塑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教师;角色重塑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依托而产生的媒体新形式,包括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液中存在的大量细胞亲环素A(CypA)是否可以上调RA滑液中细胞膜表面高表达CD147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及活性,并确定这一调节是否需要CDl47分子信号通路的参与。方法重组人CyPA(200ng/mL)刺激人单核细胞系THP-l细胞24h。进行实时定量RT-PCR及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mRNA表达及酶活性
期刊
例1 女,20岁,因“多关节酸痛3个月,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查尿蛋白(+++)、潜血(+++),抗核抗体斑点型、胞质型(+)>1∶1000,抗双链DNA(dsDNA)抗体(+),多浆膜腔积液,眼底动静脉炎,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8分.肺部CT提示双肺片状浸润影,血红蛋白79 g/L,髓过氧
期刊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水平,以及Fox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5例RA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oxp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较量日益激烈,各个国之重器的诞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匠人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中,能够让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在推动人才全面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就弘扬工匠精神与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由规模
期刊
目的 评估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27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110例伴有肺动脉高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8.6%(110/1278).110例患者中,女性95例,男性15例,年龄11~79岁,平均(46±17)岁;病程0.5~20年,平均(7±6)年.系统性硬化症(SSc)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合并肺动脉高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伴随互联网新技术的到来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互联网时代带给各个行业诸多的便利,彻底改变了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企业财务管理如何灵活应对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创新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在“互联网 +”迅速崛起的时代潮流下,各个产业开始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各企业更新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避害趋利,通过形式改良的方式增强财务管理模式与信息化
血管炎是血管的炎症过程,导致受累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或破坏,使之支配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性损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v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ANCA阳性、具有相似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的一类血管炎,如都具有呼吸系统、肾、神经系统损害等。
期刊
患者女,38岁.因双前臂及双小腿肿硬伴腕关节肿痛半年于2008年12月30日入住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矾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因疲劳后出现双前臂及双小腿肿胀僵硬,压不凹陷,伴有手足活动欠灵便.之后前臂、小腿硬肿加重,双手不能握拳,下蹲站立欠灵活,伴双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无晨僵.于外院就诊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生素治疗1周效果不佳,转诊我科.病程中无发热、皮疹、脱发、口腔溃疡,无肌肉疼痛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