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蝠蛾属三新种记述(鳞翅目:蝙蝠蛾科)

来源 :动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记述了分布于云南、西藏高寒草甸区的蝠蛾属3新种:云南蝠蛾Hepialus yunnanensis sp.nov.、芒康蝠蛾Hepialus markamensis sp.nov.和草地蝠蛾Hepialus pratensis sp.nov.
其他文献
组织演进的过程也即组织惰性的克服过程。从克服组织惰性的视角出发,文章认为古典管理理论所倡导的“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关注、管理科学理论对组织管理
鲤科鱼类第5对咽弓上着生有发育良好的咽齿。不同种类鱼类咽齿的外形、数目和排列上的差异,常被认作分类依据并在鱼类系统学上具重要意义。 无论鲤科鱼类成体的咽齿具多大差
本文分别对草鱼性成熟前、后垂体STH细胞进行了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垂体STH细胞多位于中腺垂体中部和背部,为嗜酸性细胞,用PMB(PAS-MB)和APG(AB-PAS-OG)两种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橙黄G阳性,对PAS、AB阴性;电镜下电子
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大开发带来了四川经济的大发展、文化的演绎、历史的传承和无限的商机。然而“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旅游业遭受重
本文以培养 扣华大蟾蜍、花背蟾蜍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BrdU南极洲民法和胸苷标记的方法,获得了中华大蟾蜍与花背蟾蜍析搞分辨晚复制带,确定了中华大蟾蜍每一染色体的特
本文报道了白条沙蜥Phrynocephalus albolineatus,东疆沙蜥P.grumgrizimaloi及西藏沙蜥P.theobaldi的核型,西藏沙蜥2n=22I+26m,NF=48,其余二者2n=22I+24m,NF=46。与同属已知其它的核型进行了比较。沙蜥属中至少存在2b=46和2n=48两种核型类群,二者可能与“沙蜥属物种形成的两个起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补贴是对本国农业扶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农业补贴的本质是实现多元利益的和谐,其有效运行离不开相关利益机制的作用。通
利用556只五趾跳鼠的水晶体干重作次数分配,将该鼠年龄划分成7个组进行观察:幼年组水晶体干重在55.00毫克以下,亚成年组55.01-77.50毫克(当年出生),成年Ⅰ组55.01-87.50毫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物流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国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