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时代,你不必为新旧更替的事情感到惊讶,这种事情历来有之,如今更是司空见惯,技术的更迭正以你无法想象之势闯进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电子阅读市场引发一次次阅读热潮,人们开始怀疑曾经统治了传媒世界的纸媒是否还有必要留存于世,更有甚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被电子媒体所替代。如果站在环保的角度,我支持这个观点,低碳环保自不用说,省钱省力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只有一点不明,没有了纸媒,我们该如何学习?
问题的抛出,听者欲嗤之以鼻,网络的四通八达,电子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但增加了人们的学习途径,还扩大了他们接受教育的形式,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远程技术的视频教育… …何来此问?但这正是我想说的,当我们在没有适应网络学习的时候,捧起一本书来阅读,与朋友、前辈促膝而谈又是何其的重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似乎更有发言权,在《大西洋月刊》中,他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事实上,网络正在使我们变得对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同样,在中小学课堂中,即便教师一再强调教学时不要为技术而技术,不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照本宣科,但这些都不能避免其使用的多媒体、网络等使学生淡化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当学生在完成对信息的搜集、筛选等任务时,在将更多的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时,作为教师的你,是否教会了他们如何在丰富多彩的电子世界中专注、深度地学习?
记得在大学时代上的第一节课中,老师的PPT和教材中的内容无异,但表达中却为这门课提供了无数的外延,很多学生忙于在幻灯片变化之间抄下其中的文字,而另一些却听得入神,偶尔将老师的话语记下,结果学生对该课褒贬不一。这是一个典型的脱节,类似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力不从心。因此,我呼吁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教与学的态度,它投之以情,发乎于心,丧失了它,一切的技巧与能力都将流于表面,稍纵即逝。
问题的抛出,听者欲嗤之以鼻,网络的四通八达,电子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但增加了人们的学习途径,还扩大了他们接受教育的形式,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远程技术的视频教育… …何来此问?但这正是我想说的,当我们在没有适应网络学习的时候,捧起一本书来阅读,与朋友、前辈促膝而谈又是何其的重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似乎更有发言权,在《大西洋月刊》中,他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事实上,网络正在使我们变得对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同样,在中小学课堂中,即便教师一再强调教学时不要为技术而技术,不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照本宣科,但这些都不能避免其使用的多媒体、网络等使学生淡化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当学生在完成对信息的搜集、筛选等任务时,在将更多的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时,作为教师的你,是否教会了他们如何在丰富多彩的电子世界中专注、深度地学习?
记得在大学时代上的第一节课中,老师的PPT和教材中的内容无异,但表达中却为这门课提供了无数的外延,很多学生忙于在幻灯片变化之间抄下其中的文字,而另一些却听得入神,偶尔将老师的话语记下,结果学生对该课褒贬不一。这是一个典型的脱节,类似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力不从心。因此,我呼吁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教与学的态度,它投之以情,发乎于心,丧失了它,一切的技巧与能力都将流于表面,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