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朗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和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通过开展朗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引起课文和小学生之间的共鸣,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从而使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等都得到良好的提升。不过,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当中,小学生往往不具有良好的朗读兴趣,语言能力、阅读能力也有所不足。基于此,应当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朗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学当中,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感悟和理解閱读材料,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更加勇敢的自我表现,对小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基于此,应当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通过有效的方式更好地开展朗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朗读教学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教学当中,教师对于朗读教学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在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过渡手段。学生跟着教师进行齐声朗读之后,教师就会直接讲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朗读的价值与意义[1]。在完成朗读之后,教师没能及时评价和指导朗读环节,因而很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大都是“嘴巴出声,脑袋不转”,没有形成口脑共同活动。这种方式的朗读教学难以对小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行调动,小学生也不容易对朗读教学产生兴趣,因而难以有效的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将会变得乏味、枯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教师应当对这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相应的方式,从而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叙事类文本朗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的叙事类文本主要包括写景、状物、叙述、写人的文章,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增长,文章的内容、篇幅都会不断增加。在学习叙事类文本的过程当中,相比于单纯的学习文本内容,对情感的体会和内涵的感悟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进行感悟和体会[2]。例如在《太阳的香气》朗读教学中,应当注重表现朗读语言美,让学生更好进行体会。在《桂林山水》的朗读教学中,则应当采用自然、轻松的语气进行朗读,对情感传达、感情基调等进行体会。
  (二)寓言类文本朗读教学有效性
  寓言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寓言故事通常较为简短,其中蕴涵着一定的道理和寓意,通过紧凑的结构和比喻的艺术,对寓意进行明确的体现,从而让小学生更好进行理解与体会。在寓言类文本的朗读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隐藏寓意、形象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适当的范读,引导小学生对寓言形象化语言进行体会,通过分角色朗读,对性格鲜明的形象进行再现[3]。例如在《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文章的朗读教学当中,都应当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朗读当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寓意,从而使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诗歌类文本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类文本主要由古诗词、儿童诗、儿歌等。其中古诗词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通常情景交融、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孤帆远影”“烟花三月”的美景进行体会,同时帮助学生体会美景背后的送别之情[4]。儿童诗通常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当中,作者将小动物的脚比作画笔,将小动物比作画家。在朗读最后一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的时候,教师可向小学生讲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儿歌通常具有单一的主题和浅显的内容。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山青青》等,在朗读教学中,应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语言发展水平等进行兼顾,从而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说明类文本朗读教学有效性
  说明类文本通常具有中肯的语气、简明准确的语言以及一定的逻辑性,内容主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说明,或对事物进行描述。在说明类文本的朗读教学当中,应当对其科学性、准确性等加以重视,同时应当注重预言的表达,保持自然的语气和质朴的情感。在小学低年级的说明类文本当中,通常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具有一定的童趣性,因而在朗读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口语化。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说明类文本当中,其中的童稚性将会进一步削弱,语言更加的简明扼要。因此在进行说明类文本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逻辑顺序和语言特点,带领小学生通过朗读对逻辑性的行文、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体会,从而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可以采用朗读教学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良好的朗读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朗读更好的理解与体会文章当中的内容与情感。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认识到朗读教学的应用现状,并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侧重点,以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陈鹏,刘阳.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
  [3]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
  [4]黄慧丽.小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传 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可能是部分学生在人生阶段中最后进行系统的学习,因为大学阶段的理科和工作对语文思维的能力要求比较低。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出学生比较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语文学科的三大板块,即基础知识板块、阅读板块和写作板块入手,探讨在不同的板块提高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语文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助力于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意义重大。如何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本文从中职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着手论述,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以供各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
【摘要】文字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如何加强汉语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继续,本文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分析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的学习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汉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语文教学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容,将良好的教学方法融入语文教学中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确保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初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对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堂又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为此,作为当前教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意义;方法;环境;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新
【摘要】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小学教材中的课文亦是如此。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语言,“看”到鲜活的形象,并在这种“看”的过程中,领略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语感;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需要讲究策略的,教师切不可“照本宣科”,或将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只能扼杀其阅读热情,制约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