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丁敬、蒋仁等打出的学术口号是『印宗秦汉』,在他们的倡导下以秦汉印为框架,以切刀为基本刀法的浙派印风盛行,趋之若鹜,便有了黄易、奚冈、陈豫钟等浙派传人。当邓石如不满足于浙派呆板的章法和带有锯齿状的线条,提出『印外求印、印从书出』的学术理念,使自己的作品婉转流畅,用刀如笔,刚健婀娜,此时已过去了近五十年。其后赵之谦的崛起,兼收并蓄于钱币、诏版、汉镜、封泥直至魏晋南北朝碑板造像,赵之谦说:『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赵之谦确使篆刻视野大大拓展。在赵之谦三十岁所作『丁文蔚』一印时,其丁字的大胆应用已显写意萌芽,但多才的赵之谦没并有将其发扬光大,这是赵之谦的遗憾,也是黄士陵的遗憾,因紧随其后的黄土陵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神奇的『丁』字,而再一次错过了历史赋予的机会,则走向了写意印风的相反方向。历史就是这般有趣,而晚生于黄士陵十四年的齐白石却敏感的将这个神奇的『卜』字发扬光大,终成写意印风的主帅。
当吴昌硕以石鼓文为依托,以惊人的魄力振臂一挥,打出『古铁印高浑一路』的学术口号时,对于篆刻界来讲,一个全新的写意印时代开始了。紧随其后的齐白石也以『大匠之门』风范,将写意印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篆刻家们不在以『印宗秦汉』为不二法门,而是面对更加广阔的天地。南吴北齐遥相呼应,他们的作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开辟了写意印风的新阶段。
时间过了近一个世纪,写意印风也因其抒情性和极具张力的特质,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而不再被称为『野狐禅』,这是时代的宽容与需要。写意印因少了工稳印众多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随心所欲,较工稳印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写意』一词源于中国画,中国画讲『以形写神,以神写意』,同样写意印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凡写意印风必须具备雄强和抒情两方面特征,如果背离了这两个特征即和写意无关,但雄强绝非是游离于规律之外的一意孤行,执意的一意孤行则会毁坏文化发展的承传价值。同时,写意印还要写心中之意抒胸中之情,何以抒情7就是把主观的篆刻审美观以及情感阅历倾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能用自己独特的篆刻语言创作出既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读者并带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实,关于写意印这个称谓是近些年才有的,写意印的创作和研究也才刚刚拉开帷幕,还有待于更多的篆刻家参与进来,相互勉励共同创作,渴望在吴昌硕、齐白石之后有更多的写意印大家出现。
齐白石曾对于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为精辟2『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想于写意印亦然。
当吴昌硕以石鼓文为依托,以惊人的魄力振臂一挥,打出『古铁印高浑一路』的学术口号时,对于篆刻界来讲,一个全新的写意印时代开始了。紧随其后的齐白石也以『大匠之门』风范,将写意印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篆刻家们不在以『印宗秦汉』为不二法门,而是面对更加广阔的天地。南吴北齐遥相呼应,他们的作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开辟了写意印风的新阶段。
时间过了近一个世纪,写意印风也因其抒情性和极具张力的特质,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而不再被称为『野狐禅』,这是时代的宽容与需要。写意印因少了工稳印众多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随心所欲,较工稳印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写意』一词源于中国画,中国画讲『以形写神,以神写意』,同样写意印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凡写意印风必须具备雄强和抒情两方面特征,如果背离了这两个特征即和写意无关,但雄强绝非是游离于规律之外的一意孤行,执意的一意孤行则会毁坏文化发展的承传价值。同时,写意印还要写心中之意抒胸中之情,何以抒情7就是把主观的篆刻审美观以及情感阅历倾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能用自己独特的篆刻语言创作出既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读者并带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实,关于写意印这个称谓是近些年才有的,写意印的创作和研究也才刚刚拉开帷幕,还有待于更多的篆刻家参与进来,相互勉励共同创作,渴望在吴昌硕、齐白石之后有更多的写意印大家出现。
齐白石曾对于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为精辟2『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想于写意印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