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在咽喉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蓝芩口服液进行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咽喉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加用蓝芩口服液和普通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咽部疼痛充血、咽部干痒、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的缓解时间分别为(3.9±1.2)d、(3.3±1.5)d、(3.2±1.1)d及(4.1±1.3)d,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咽喉炎临床治疗中应用蓝芩口服液,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咽喉炎;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66-02
  在呼吸系统疾病之中,咽喉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一般发生于成年人之中,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咽喉部位出现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通常由大量进食生冷、过度吸烟等情况具有密切关联性[1]。患者发病以后,能够出现显著的咽部肿痛、咳嗽胸闷等情况,部分患者存在咽喉部的异物感。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根据中医理论,咽喉炎由患者的肺部、脾部等的功能失调所引起,应用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疏风清热等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在本次研究中,将咽喉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加用蓝芩口服液和普通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9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咽喉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2月——2010年2月;纳入标准:符合我院咽喉炎临床诊断标准、能够积极配合研究;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肾脏疾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9:16,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4.23±16.2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17,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3.23±16.16岁)。90例研究对象各方面一般资料P>0.05,且我院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首先使用复方硼砂溶液,针对患者的口腔,开展细致的清洁工作,之后将复方碘甘油与浓度为10%的弱蛋白银溶液进行联合使用,将两种药物均匀涂抹于患者的咽喉部位,以促使患者咽喉部位的炎症能够得以消除。
  1.2.2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基础,即对实验组患者加用蓝芩口服液(国药准字:Z19991005)开展临床治疗工作,连续用药20日,每日用药3次,每次用药20ml。
  进行治疗期间,全部患者禁止使用生冷、刺激性、油腻食物,禁止吸烟饮酒。
  1.3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对比:患者咽喉肿痛、咳嗽、干痒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喉壁光滑、淋巴滤泡完全消失,痊愈;患者咽喉肿痛、咳嗽、干痒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咽喉壁较光滑、淋巴滤泡大部分消失,显效;患者咽喉肿痛、咳嗽、干痒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咽喉壁无显著变化、淋巴滤泡小部分消失,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无效;(2)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对比:咽部疼痛充血、咽部干痒、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均为计量数据,应使用(

)进行表示,并使用t进行检验,若组间对比显示P<0.05,则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兩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7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和82.22%,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对比实验组患者咽部疼痛充血、咽部干痒、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的缓解时间分别为(3.9±1.2)d、(3.3±1.5)d、(3.2±1.1)d及(4.1±1.3)d,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随之发生改变,患有咽喉炎的人数就逐渐上升,若不能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引起多重并发症。根据中医理论,咽喉炎属于“风喉痹”范畴,在脾胃元气受到损伤时,即能够出现虚火上炎的情况,所以对咽喉炎患者进行治疗应主要进行清热降火[3]。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应用蓝芩口服液,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芩、板蓝根、胖大海、栀子等,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芩可以抗炎除湿,胖大海能够实现清郁泻火,栀子则具有清凉消肿的作用[4]。除以上之外,板蓝根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够对病毒以及细菌进行有效的抑制,栀子能够对受到损伤的软组织进行有效修复,胖大海能够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促使患者的粘膜炎症情况得到有效改善[5]。总而言之,蓝芩口服液属于一种纯中药制剂的口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炎症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促使患者的机体状态得到良好改善,实现患者免疫力的增强和肺部功能的提升[6]。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7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和82.22%,实验组患者咽部疼痛充血、咽部干痒、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的缓解时间分别为(3.9±1.2)d、(3.3±1.5)d、(3.2±1.1)d及(4.1±1.3)d,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咽喉炎临床治疗中应用蓝芩口服液,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俊丰.蓝芩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J].上海医药,2020,41(11):35-37.
  [2]田红艳.慢性咽喉炎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0):105-106.
  [3]程春英.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咽喉炎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1):175-176.
  [4]冉波.分析慢性咽喉炎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3):174-175.
  [5]任小东,蒋晓平,陈天宾.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咽喉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9):1407-1408.
  [6]王海明,杨明会.蓝芩口服液治疗放射性咽喉炎148例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828-8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估四维彩超在产科中孕期孕妇胎儿畸形筛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于我院接受胎儿畸形筛查的622例中孕期单胎孕妇纳入研究,予以二维彩超检查、四维彩超检查。结果:622例孕妇中,698例分娩胎儿,另有24例引产;经证实,其中20例为先天性畸形,包含先心病、颜面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胎儿畸形筛查中,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彩超(P<0.05)。结论:产科中孕期孕妇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心律失常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我院门诊就诊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0例患者进入普通组,另外30例患者进入实验组。实验组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是小剂量胺碘酮进行持续治疗。普通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利多卡因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实验组当中的治疗效率达到了93.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与阿维A药物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组予以阿维A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药物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维A;银屑病;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比对组,每组患者45例。在常规内科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比对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比对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 与比对组患者比较,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HBP)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HBP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实施普通用药干预)与观察组(实施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各30例。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结果:药学服务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用药依从性、双压控制情况、WHOQOL-BREF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组间数据均出现较大差异,
期刊
【摘要】L-异亮氨酸是一种支链氨基酸,也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可作为食品营养补充剂、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本文主要综述了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合成L-异亮氨酸的调控机制和全局代谢网络改造策略现状,重点阐述基因工程技术在 L-异亮氨酸产生菌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L-异亮氨酸 基因工程 改造策略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35-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种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67%大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应用于社区痛风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社区为单位,在2019年1-11月间,选取痛风并高尿酸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65.00%)偏高(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6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5例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共15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照组一组(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实施头孢噻肟钠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相关基因BRCA1与多西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EC方案化疗,并进行BRCA1检测,对比BRCA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的化疗效果。结果:BRCA1高表达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24%,BRCA1低表达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64%,差异明显(P20%;SD:介于PR和PD之间。有效率根据C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