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若干理论问题——兼答温建设同志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笔者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否存在?》(载《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第9期)一文中,对土地报酬递减及其存在的条件发表了一些看法,温建设同志对我的观点提出了商榷,(载《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5期)争论涉及到诸多理论问题,需要统一认识。
其他文献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农村发展所、南亚与东南亚所、西亚非洲所、拉丁美洲所和四川大学南亚所去年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会议讨论第三世界的农村发展问题,主要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农村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近日,Broadcom(博通)公司宣布,推出其最新低功耗、高性能面向运营商的以太网交换产品系列。Broadcom最新的运营商级交换产品可帮助移动和宽带服务提供商部署新一代高性能网络基础
本文介绍了光传输速率从10 Gbit/s提高到40 Gbit/s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各种调制技术和补偿方案,最后重点分析了40 Gbit/s传输中面临的PMD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目前随着软交换的大规模建设及应用,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AG)上连的传输承载网如何实现业务的保护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利用MSTP(multi_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实现AG上连承载网的保护方案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AG设备接入承载网的保护方案、承载网本身的保护方案及汇聚承载网到上层设备的保护方案,进而提出了一套完
<正> 在农村改革逐步深入的进程中,如何保持农村经济不断增长?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湖北省孝感市农村进行了调查。我们强烈感到,开发农业资源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大抓开发农业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
<正>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机旱作农业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云南省昭通地区的旱作农业在山区商品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据1979年统计,全区481万亩耕地中(习惯面积)旱作耕地426万亩,占88.5%。198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85.673万斤,其中旱粮158.073万斤,占总产85.1%。在33,467万元的种植业产值中,旱作产值占90.1%。林业收入中有40%的经济林收入来自旱地;畜牧业产值中有71%的收入来自旱粮及其副产物转化。全区2.2亿元的农产品商品总值中有95%直
<正> 近几年来,山西省一些贫困山区的人口大量向生产条件较好、经济发达的平川和丘陵地区迁移。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最近我们调查了分布在8个县的42个山村,1982年共有农户2178户,到1986年底已减少到1880户,减少13.7%。如榆次市石圪塔乡固庄村,1978年有45户180多人,目前仅剩9户358人;有17人户口虽在,但长年在外做临时工。留在本村的,多为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的单身户。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誉为“泥木工之乡”的浙江省东阳县农村建筑业,在商品经济的激流漩涡中,奋起改革,迎来了一次新的腾飞。1985年与1980年相比,从业人员达7.5万人,增加5.8倍;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增加42.3倍;完成产值2.5亿元,增加21倍;实现利润700万元,增加4.3倍。1985年劳务收入1.005亿元,约占全县农村可分配收入总额的35%,人均收入1,340元。建筑业成了这个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
<正> 在城乡改革的推动下,信用社的体制改革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为了使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顺利进行下去,本文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正> 农民创业积极性的表现和作用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巨变,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积极、活跃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乡镇企业(包括乡办工业、村镇办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的崛起。成千上万的农民正在离开土地,勇跃务工、经商、经营运输、建筑、服务等行业。这些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城镇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