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中的主要意象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桃花扇》中,作者孔尚任运用桃花、桃花扇、桃花源等主要意象,以花喻人,以扇传情,引诗用典,明旨达意。这些意象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是解读《桃花扇》的一个重要视角。
  关键词:《桃花扇》;意象;桃花;桃花扇;桃花源
  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为线索,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紧密结合。剧中多次出现桃花、桃花扇、桃花源等主要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戏曲创作继承古典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基本方法,在艺术创作中一直是根据表‘意’的需要来‘取象’和‘立象’的。”[1]对《桃花扇》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梳理文本结构、体会思想情感。
  一、桃花
  清人姚际恒在解读《周南·桃夭》时指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2]孔尚任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以桃花喻美人,在文本中多次描写李香君青春艳丽的容貌。如《眠香》中“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一句,以辛夷树衬桃李花,表达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美貌的欣赏与喜爱。同时,桃花还暗合了李香君的名妓身份。“桃花较为常见,因而不被珍视;姿色妖冶,因而显得张扬,所以文人又常常用以描写下层歌女或者妓女。”[3]然而,孔尚任继承传统又不落于前人窠臼。他笔下的李香君虽为红尘妓女,却不曲意逢迎、攀附权贵,不仅有着明艳动人的容颜,更有着一身宁折不弯的铮铮傲骨。在《听稗》一出中,侯方域出场便唱:“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暗含“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意味于其中。但李香君却与那些“商女”们不同,在时代的浪潮中她没有随波逐流,面对权贵时她奋起抗争,家国大义前她舍弃小我情爱……身虽卑贱,心却高洁,她不仅有着桃花的娇颜,更有着梅花的傲骨。
  清代李渔言及桃花时曾说:“草木之花,……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寄扇》中李香君亦是自哀道:“桃花薄命,扇底飘零”,“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桃花易逝的特征也暗示着香君坎坷的命运:她出身青楼地位低贱,与侯方域新婚不久便被迫分离,遭受权势迫害时只能以死明志,最终国破家亡,爱情也难以善终。她与侯方域之间,终究不能如《周南·桃夭》中描绘的那般美好,“美人公子飘零尽,一树桃花似往年”,桃花或许依旧,爱情却曲终人散。个人的悲剧与时代的悲剧相呼应,体现的正是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理念。
  二、桃花扇
  孔尚任曾在《桃花扇·凡例》中说道:“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眼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由此可见桃花扇这一意象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宋代,桃花扇就常作为歌妓跳舞时所携用的道具出现在诸多宋词中,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又如“舞罢霓裳宝髻重,桃花扇底暖风吹”(吴龙翰《宫词》)。从这一角度看,作为歌妓的李香君手执桃花扇似乎不足为奇。然而事实上,香君的桃花扇不同于普通的舞扇,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最初,桃花扇只是侯方域赠与李香君的一把诗扇,是侯李二人的订盟之物,见证着两人的愛情。但从《却奁》开始,这把扇子便“经历了一个由‘诗扇’而变为‘桃花扇’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是一个爱情政治化的过程。”在《却奁》一出中,李香君摘下钗钏脱去绮罗,怒斥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表明了自己不愿与奸邪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其所展现出的精神气节与高尚情操令人折服,却也引来了阮大铖的挟私报复,致使侯李二人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当田仰托杨文骢前来作伐时,香君誓要守节,绝不改嫁。《拒媒》中她直言“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守楼》中她更是自毁容貌,宁死不屈。她之所以如此决绝,是因为她所守的不仅是爱情,更是政治立场。李香君以死明志,血溅诗扇;杨文骢妙笔勾勒,桃花扇成。“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催货利,结党复仇,骆明三百年之帝基者也。”这柄以血画就的桃花扇不仅是侯李爱情的象征,更是他们政治态度的象征。
  然而在第四十出《入道》中,这柄扇子又为张道士所撕碎,其所承载的爱情与政治内涵也随之化为虚妄,儿女之情与入世之情转瞬成空。爱情破灭,国家覆灭,留给他们的只剩下入道这一个选择。从赠扇、溅扇、画扇、寄扇,到最后撕扇的整个过程,扇子的命运与侯李的爱情紧密相连,而侯李的爱情又与时代的巨变息息相关。
  三、桃花源
  桃源意象是《桃花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据统计,文本中提及桃源或与桃源典故相关的词句有23处之多,大致可分为:刘义庆笔下《幽明录》中刘阮天台山遇仙的爱情故事中的天台山桃源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源两种意象。其中,天台山桃源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武陵桃源代表的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两者与全文“离合兴亡”的双线结构相对应。
  天台山桃源意象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出《传歌》中“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买宅桃叶春水”一句,彼时杨文骢准备为侯李二人作伐,两人都怀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意。第六出《眠香》中,侯李二人终成眷属,一句“天台岫,逢阮刘,真佳偶”唱出了众人对两人的美好祝福。可惜好景不长,侯方域受阮大铖诬陷被迫出逃,而李香君只能苦苦等候,默默坚守。在《寄扇》中,她想象着两人重逢的场景,对团圆有着十分强烈的向往:“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而另一头的侯方域亦是思念成疾,在《题画》一出中,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重回故地探望旧人:“重来浑似阮刘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却不料物是人非,香君早已入宫,只留他一人唱道:“堪怜!旧桃花刘郎又捻,料得新吴宫西施不愿。”虽然命运使两人擦肩而过,但香君依旧没有放弃找寻侯郎的希望,在《逃难》中,她道:“只要寻着侯郎,俺才住脚也。”“望荒山野道,望荒山野道,仙境似天台,三生旧缘在。”《栖真》一出中,她随师父来到栖霞山,也仍然抱着一线希望:“看这万叠云白罩青松,原是俺天台洞。”从第二出到第三十九出,天台山桃花源的意象贯穿着侯李爱情的始末,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也象征着他们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联系《桃花扇》所刻画的时代背景,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关内李自成势如破竹,再加上连年的饥荒,统治者和人民都面临着多重困境,与晋宋两朝更迭期的时代背景多有相似。”面对内忧外患,国势倾颓的艰难情形,《桃花扇》中的复社文人与忠臣将领们虽渴望力挽狂澜,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万般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回归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源。第一出《听稗》中,柳敬亭唱道:“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第二十八出《题画》中蓝瑛作桃源图,侯方域为其题咏增色:“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当复社成员在狱中相会时,他们甚至将监狱比作武陵桃洞:“却也似武陵桃洞,却也似武陵桃洞;有避乱秦人,同话渔船。”当王朝彻底覆灭后,入道归隐便成了他们最后的出路。斩断尘世纷扰,寻一处世外之境,虽不能真正实现一个武陵桃源梦,却足以避清自守了。
  意象的创造与欣赏往往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孔尚任不仅继承了意象所固有的文化意蕴,还在其基础上不断丰富,通过巧妙的构思将文化传统中的符号材料与具体的文本语境紧密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形象立体分明,做到以花喻人却不俗套;将小我情爱与家国情怀相糅合,做到以扇传情而不浅薄;将典故穿插于双线结构之中,做到引诗用典精妙绝伦。
  参考文献:
  [1]贯涌主编:《戏曲剧作法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2]朱祖荣编著:《<诗经>精读 上 国风 全释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7页。
  [3]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年,第89页。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复习是初中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学生整体知识记忆的重要阶段,但实际在复习课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复习课创设层级提问是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创造力。本文探讨了复习课创设层级提问,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效果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化学复习课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创设层级提问;实验效果  在九年
期刊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國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中国迈向现代文明之始,架构新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开拓者之一。李叔同皈依后,众艺皆弃,仅书法不舍,而书法正是佛家写经的载体,弘一法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和海量网络资源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同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开设中,为了使该课程发挥显著的作用,该课堂往往采用设计思维的方法,旨在提升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客教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笔者以创客教育的含义为起点,较为详细地解释了创客教育与教育的结合方式。接下来,笔者以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期刊
摘要:本文以2019-2020赛季CBA广东与新疆两个强队主客场赛事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并分析两队在投篮、篮板球、突破、运球等进攻技术运用方式的数据统计和运用能力对比,分析其优劣和特征。  关键词:CBA;广东队;新疆队;男篮;进攻技术  我国CBA篮球联赛逐渐商业化,运行态势良好,同时也是亚洲地区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2019-2020赛季CBA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特别是CBA联盟獬豸计划的启动
期刊
摘要: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实验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传授化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注重改善教学模式多样性以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优质生源短缺,再加上试验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许多的农村教师对于化学实验重视不够,觉得这是个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形成了认为讲述课本知识会比试验更有效果的错误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快速行动起来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更热衷于
期刊
摘要:挺举项目在举重当中是我国的强项优势,随着举重运动的不断发展,训练水平的逐年提高,我国的男子举重运动水平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一转原先欧洲人称霸的局面。但近些年,我国的举重运动员在挺举项目方面出现了整体滑坡,存在着上挺能力差、动作落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举重的整体成绩,因此,加强挺举技术的训练是刻不容缓的。当前挺举水平与抓举水平严重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该如何提升挺举训练的
期刊
摘要:中国画一直强调的是精神气韵和用笔用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人物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开始呈现衰败的趋势,直到清末的任伯年,在人物画上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依然没有大的发展,到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引进西方的素描教学之后,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了解人体结构,及人物造型,新中国的中国人物画才逐渐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在学习中国人物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学习传统
期刊
摘要: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环节,而在以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表现出不耐烦的学习情绪,这主要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识字教学内容枯燥所导致的。其中,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的构建,对推进识字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有关内容,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
期刊
我崇拜李白式旅行,为坚守傲岸情怀,辞别庸俗荣华富贵,朝长安红尘挥挥手,潇洒踏上云游旅途,寻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奇妙险峻,拓展知难而上之人格;羁旅“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仙境的莫测
期刊
“体育”与“健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体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用于狭义时,一般指体育教育;用于广义时,则与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相同,其含义是指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体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