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科创板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创板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参与科创板投资的资金也在快速集结,公募产品则是其中的急先锋。
  4月26日,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型基金作为首只科创板基金,发售火爆:虽然发售规模仅有10亿元,但当天下午4点认购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而紧随其后,还有6只科创板基金将开始发售。
  科创板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使科创基金成为中小投资者获得科创板投资机会的重要通道。
  在此利好推动下,公募机构正全力备战科创板这一新的资本战场。除已获批准发售的7只科创基金外,目前申报待批的还不少于70只!而部分封闭式基金也因获得科创板战略配售机会的“红利”,而被一些公募机构寄予厚望。
  抢跑科创板
  4月26日,在获批4天后,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型基金正式发售。这也是第一只发售的科创板基金。截至当日下午4点认购结束,仅一天时间,该基金卖出102.65亿元,超上限规模10亿元的10倍,堪称火爆。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公募机构们早在首批科创板申报上市企业受理前,就已开始布局投资科创板基金,并抢跑上报相关产品。
  目前,除了易方达“科技创新灵活配置”外,另有6只公募科创板基金获批。分别为: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华夏科技创新混合、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混合、汇添富科技创新灵活配置以及富国科技创新灵活配置,其这几只基金发售的时间均为是4月29日。
  除上述已经获批的7只基金外,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目前申报待批的科创基金数量也已不少于70只!而且还有不少尚未申报科创基金的公募机构,也在筹备申报相关产品申报。“我们也在筹备申报科创基金,当然投资范围也并不局限于科创板,还包括主板、创业板的科创企业。”一家准备申报科创基金的中小公募机构人士表示。
  去年为迎接CDR(中国存托凭证)发行而设立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亦有可能成为科创板战略配售的后备力量。“由于交易所规定每家公募基金只能指定旗下一只封闭基金参与战略配售,因此已经发行CDR基金的6家公募,大概率不会为了科创板再单独发行封闭基金了。”一家已发行CDR基金的大型公募机构人士表示,“因为如果再重新设立,不能参与配售的存量基金客户可能会不满意。”
  另一家已发行CDR基金的公募机构运营人士也表示,旗下CDR基金大概率将参与科创板的战略配售,而由于科创板采用市场化定价方式,因此规模更大的配售基金也将拥有更明显的话语权。
  幾只CDR基金目前还有很大仓位可供权益类资产配置,而且更大规模的战略配售基金拥有流动性和资金优势,可能更受承销商青睐。不过,这一现象可能要到科创板后期才会出现,预计首批科创板企业质量相对较好,一级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
  另据记者获悉,部分外资机构也对投资科创板流露出浓厚兴趣。“科创板的涨跌停和退市机制和主板市场相比有了较大进步,我们也在关注境内创业企业的成长价值,所以未来科创板企业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一家合资公募机构外资股东人士表示。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止4月19日,已有3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永赢基金和太平基金,申请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其目前外资持股比例分别为37.36%、28.51%和8.5%。“外资机构本身就适应科创板的未盈利企业投资逻辑,所以具有经验和管理优势,国内的公募机构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才行。”上海一家公募机构运营人士表示,“现在已经有不少合资公募机构在申报科创板产品了,如果外资控股权进一步扩大,这些机构就会进一步发挥股东优势。而且今年以来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正在不断放开,这些量化工具的应用上,外资也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
  关键渠道和配售红利
  公募科创板基金为何如此受捧?这与科创板的制度安排不无关系。
  由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要求,科创板设立了“连续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开户门槛,很多中小投资者对此却步的同时,公募基金遂成为科创板向中小投资者伸出的一根橄榄枝。
  去年底证监会已明确表态,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方式进入科创板进行投资;而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中小投资者“安全”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途径。“科创板企业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每日涨跌幅达到20%,这一波动风险明显高于主板,加之企业上市前不一定盈利,基本面风险也会随之走高。公募基金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散,有助于投资者降低在科创板投资的风险集中度。”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机构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基金不但成为散户为代表的中小投资者进入科创板市场的关键通道,其参与配售的制度设计,亦能带给中小投资者更大的价值优势。
  根据上交所规定,科创板公司IPO线下实施新股配售,并引入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制。这将鼓励承销商以战略配售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行新股,而一些封闭式公募基金将在该制度下获得优势。“一方面会里鼓励散户用基金方式投资,另一方面也通过配售制度给予科创板基金更大的制度红利。”北京一家公募机构高管表示,“一些封闭式基金可以在配售环节参与科创板线下打新,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拿到相对优质的公司股票。”“虽然科创板是市场化定价,但由于是试点初期,不排除承销商、发行人、投资者都会担心股票波动风险,所以发行定价应该并不会太离谱。”上述高管表示,“从香港、北美等境外成熟市场经验看,无论是基石投资者还是配售,都有一定的价格折扣。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基金,反而能获得以更低价格间接投资科创板企业的机会。”“基金参与科创板的最大制度红利就是配售,虽然也有一些基金设立科创基金,但开放式产品暂时无法参与配售。”上述公募机构高管表示,“不排除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参与到这个业务里来。如果科创板试点顺利,配售将会发展成公募机构的一个产品线,所以几乎所有有实力的公募机构都有理由去发战略配售基金。”
  风险与策略
  虽然投资者和公募机构的热情高涨,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科创板基金较传统权益类基金仍然具有较高风险。
  为了适应科创板这一新战场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对科创板投资逻辑势必与其他A股市场投资逻辑存在巨大差异,一些公募基金为此在内部进行了架构和人员配置上的调整。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该公司就为此专门设立了科创板的研究团队,涵盖TMT、医药、新能源等重要行业,并由8名相关行业投研人员构成。
  “科创板的投资逻辑相对A股主板、创业板,更偏向成长型。目前A股的投资逻辑主要包括成长、价值、周期等,科创板上市公司除了电子科技公司外,还有材料、生物等行业的高科技公司,选择标准主要看公司的研发投入、产品推出计划、商业经营模式等。”负责工银瑞信科创基金的基金经理张继圣表示。
  “无论是基本面判断还是交易机制,科创板都在向成熟市场国家靠拢,之前A股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改变,所以这也要求基金经理的打法有所调整。”一位关注科创板的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如果后期越来越多公募机构发起科创板基金,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史博表示,投研团队需要对创新科技类型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有更周密的研究体系,打破现有投资思维惯性,建立一套有别于A股上市公司的投研体系。
  在张继圣看来,“科创板前景非常乐观,不过成长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定波折、风险,投资科创板基金建议采取长期投资方式,需要注意辨别基金的形态、操作策略等。从目前准备挂牌的公司来看,属于高风险等级,适合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
  史博则指出,同普通权益基金相比,科创主题基金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存在三个特有风险。“一是流动性风险,科创板股票的投资者门槛较高,股票流动性弱于A股其他板块;二是退市风险,科创板的退市标准将比A股其他板块更加严格,且不再设置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三是投资集中风险,科创板上市企业主要属于科技创新成长型企业,其商业模式、盈利、风险和业绩波动等特征较为相似,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而对于科创公司的投资机会,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贵重则认为,科技股投资将从方向、节奏把握、最终公司、价格四个维度来进行判断。
其他文献
一、导论  (一)背景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整个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会计金融领域的动态,这也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以下简称IASB)加快了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步伐,尤其是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及报告的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所以IASB于2009年11月12日发布了新准则《IFRS9 金融工具》[1],旨在制定出一套以原
R18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常规916作母本,早籼恢复系怀96-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早熟恢复系。该恢复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米质优,已配制出一批优质、
玉米新品种庆农13号是广西南宁庆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墨黄9号中选择的优良单株进行套袋自交,采用系谱法改良,后经连续6代自交得到的ZQ04品系,并以它为母本,以543为轮回亲本.与543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行业飞速发展,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制片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经成为了整个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操盘的众多优质影视剧项目,在播出后都是让民众反应
全球互联网革命进入下半场,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新动力,互联网将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的经历证明,初出萍庐的年轻人只要踏实做事,就能够取得成功。我们相信。那些回归常识,尊重奋斗的人,终将洞见时代机遇,并最终改世界。”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滔介绍说,大疆用了13年时间从口到1,并站上行业之巅,启全球飞行影像新时代,展现出改造世界的无限可能。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执掌“独角兽”企业的“驯兽人”。汪滔无疑是这个时代杰出的创业违者代表。作为无人机领域的开创者,汪滔开
李细妹,1955年生于宋代建窑发源地--福建建阳后井村,从小就对漫山遍野的宋代建盏瓷片情有独钟。1987年开始了对建盏的研究试验,历经7年的努力,于1993年成功烧制出建窑的名贵
期刊
甘薯新品种浙薯13的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浙薯13扦插密度以49500株/hm^2为宜,在肥力水平较差地块种植,扦插密度可酌情增加到54000株/hm^2。
吴东魁,1956年岀生于山东荷泽,著名国画家、鉴赏家,国画一级美术师。现任吴东魁艺术馆名誉馆长、华夏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