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相互理解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房大门上有一把坚固的锁。粗大的铁棍自以为它很有办法,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但它不管是撬还是敲,都无法打开锁。
  钢锯接着上场,但左锯右拉,门锁还是纹丝不动。
  一把不起眼的钥匙出现了,扁平的身体,一付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当它钻进锁孔后,一下子就把门锁打开了。
  “你怎么能做到?”铁棍和钢锯不解地问。
  “因为我最懂它的心”。钥匙轻声答道。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是说,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可以想象,当人们发自内心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愤愤不平,很不是个滋味。
  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
  
  凡事都得问个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据我们的分析,无非是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对方是“冷血动物”,无情无义,跟这种人就谈不起来了。唯一的选择就是不与之往来。另一种可能是,你根本没有透彻地了解对方的需要、情感、个性,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予以同情或施舍,这就难免引发对方的反感。也许你的好心正戳到对方的痛处,他怎么可能对你表示深切的谢意呢?
  理解是沟通的桥梁
  生活中有些人,本质上很善良,但人际交往的质量就是差,与周围人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因为他(或她)确无害人之心。在我们看来,造成这种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他人缺乏理解,偏偏正确而充分地理解他人是交往成功的首要条件。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还有一种心理误区,那就是,不熟悉的人才会存在缺乏理解;熟悉的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其实不然,不要以为熟悉的人,甚至是最亲近的人(如夫妻)就一定理解得很真切。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就是真正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不管这个人是什么人,他与你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生来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是以自己的态度、心境、价值观、知识经验去看世界、看他人。在童年期到成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随着心理的发展以及外力的作用,人逐渐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每个人解脱的程度不一。况且完全、彻底的解脱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对他人理解的不足,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缺陷,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学会“移情”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理解他人的方法,虽然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但至少会给你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这种方法就是“移情”。
  所谓移情,即指感受他人的思想、情绪,能够用他人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亦即用他人自身的观点去理解他人。换言之,就是通过“换位法”,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缩减从自我出发的主观性。这样,就能够和对方想到一起去了,相互间能达到较高程度的理解,建立亲密关系就不是件难事了。正所谓“理解万岁”!
  实施移情的路径有以下几条:
  设身处地
  真正做到这一点实非易事。一则要有强烈的意向,要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投入”进去,才能进入“角色”,真正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浮光掠影、以应付甚至虚假的态度来“设身处地”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技能。理解他人的先决条件是他人向你敞开心扉,让你窥探他(或她)的内心世界。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产生“自己人效应”。当对方有过失时,你得向他表示任何人只要干事都有犯错的可能;当他有挫折时,要表示理解,要帮他分忧;当他成功时,你要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对他导致成功的内在品质表示赞赏。若能做到这几点,对方就会向你袒露心胸,你也就能做到真正的“设身处地”了。
  注意反馈信息
  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型系统,想通过一次性的认知就能完全理解一个人,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对一个人的理解要通过若干次的修正,才能得出近乎正确的认识。
  修正的依据是什么?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比如说,你向对方发出的语言信息、非言语信息(手势、面部表情、声调等)、具体行为、理解对方的种种表示,对方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一笑了之,还是神情专注?是嗤之以鼻,还是很受感动?对方认为你是坦诚的,还是油滑的?只有对这些信息充分地予以接收、分析、判断、加工,继而修正自己的行为表现,移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和对方站在同一立场上看问题
  人们时常对他人的所作所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认为是荒唐的、可笑的。其实,如果和别人站在同一立场上的话,就会感到是那么的自然、合理。当自己的爱人、朋友、学生、领导、下属等做出一个你似乎难以理解的举动时,不要先埋怨、斥责或者表现出过激行为。而要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这样一来,处理问题就会比较正确、客观了。
  此外,理解他人并不是迁就他人,移情也不是无条件地被他人的观点、思想、情感所同化。它只是使人们不为偏见所左右,少受主观性的影响,正确地认识别人,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朵的秋天》中,初朵的父亲初文壮、哑巴李一和“死心眼”的“酸老师”在特定时空中的言行充分展示了形象的个性化,物质贫乏背景下乡村素朴的宽容与善良穿越历史时空浸透读者心扉。  关键词:三味 撤案 精灵 酸老师  一.如此撤案为哪般  身为槐花洲的村支书,当自家的花生株被人拔掉一大片,公安接到村治保主任老李报案,来村里调查情况准备破案时,初朵的父亲初文壮不知道和公安低声说了些什么,公安人员竟
摘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石油系统的改革发展,办公室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办公室系统当前面临的宏观形势和“六化”特点,深入阐述了目前存在的“五多五少”问题,明确了办公室应当发挥的“四大核心”和“三项重点”作用。  关键词:石油系统;办公室;作用  办公室集文字、政务、事务、服务于一体(枢纽、参谋、助手、窗口),是公司的“心脏”和“窗口”,是沟通上下的“咽喉”、联系左右的“纽带”,在推进
案例1:非公务人员也有可能构成贪污罪rn李某原系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某县供电公司职工,自2012年1月起担任该公司营销部计量及技术管理之职,负责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立项、
期刊
摘要:城镇化冲击着德州市乡村原有的各种社会关系,引起了德州市乡村文化各个方面的变化。如何避免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继承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发展关系着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  德州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但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自由度的扩大,中国社会各种群众自组织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信息通讯方式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千上万中国企业员工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数字化生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凝聚和服务海外员工队伍,是海外党建的一大新课题。中国中铁以EPC方式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米埃索铁路工程项目是埃塞俄比亚采用中国标准修建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全
内容摘要:在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中,茶是茶人命运的见证,茶人与茶史相呼应,茶史又与家国史紧密结合,作者围绕命运这一主线,令茶、茶人、茶史、家国史四者相互勾连,。其中,茶味是四者结合的介质,是茶人命运的映射。通过把握茶味这一感性特质,作者勾勒出个人和民族历史的脉络,传递出茶人特有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茶人三部曲 苦涩 茶味 人物命运  郁绿温和的茶,其清苦的滋味,既是茶的本色,又是茶坚忍、包涵的
在新一轮金融危机出现的特定时期,中小企业因占用增加带来的资金接续问题日益突出。六安市霍山县因地制宜推出“接续资金贷款”新产品,在弥补企业贷款审批与使用的时间差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让大城市与小社区共同呼吸、如何让城乡居民共同分享经济发
这是用无毒苯乙烯泡沫(以下简称泡沫)和线做成的大鸟。提着它一走动,它就会摇头晃脑地不断点头,很是有趣。材料:泡沫、细线、竹签4根、橡皮泥,另外还要黏合剂和颜料。制作方
1 幼儿园如何开展经典活动  1.1 提高教师国学知识  幼儿教师普遍国学知识薄弱,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工作性质,首先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对全园老师们进行培训。安排参加相应的经典知识活动培训:如教师礼仪培训、快乐学国学培训、教师经典知识竞赛、教师如何开展经典活动等培训。采取个人研读、教研组讨论,以及学习摘记、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进一步领悟经典中所倡导的理念。加强教师对开展经典教育方面的理论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