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碱对荷胆囊癌小鼠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葫芦巴碱对荷胆囊癌小鼠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胆囊癌细胞系SGC-996随机分为对照组、50 μmol/L组、150 μmol/L组,分别采用0、50、150 μmol/L葫芦巴碱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3组细胞活力;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胆囊癌细胞系SGC-996建立异体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葫芦巴碱组,葫芦巴碱组小鼠经腹腔给予葫芦巴碱50 mg/kg,模型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0 d,计算肿瘤体积和重量。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对照组胆管癌细胞吸光度值(1.94±0.21)明显高于50 μmol/L葫芦巴碱组(1.6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及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mapping)技术评价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SD大鼠肾CIRI模型,根据冷缺血时间随机分为CIRI0h组、1h组、2h组、4h组,每组20只。分别在术前、术后1h、1、2、5d选取5只行ASL及T1mapping扫描,测量皮质肾血流量(RBF)值及肾皮、髓质的T1值。取血进行生化检查,取大鼠左肾行病理学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磁共振成像(MRI)指标、生化指标的差异;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
目的观察叶青素对缺氧和复氧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确定其下游靶点。方法将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缺氧和复氧模组(HR)组、HR 5mg/L组、HR 10mg/L组、HR 20mg/L组、HR NC组、HR Mimics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实验检测HK-2细胞增殖和凋亡。通过数据库预测微小RNA(miR)-22-3p转录因子,然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实验和qRT-PCR实验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糖尿病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导致肾积水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小鼠 假手术(A组),糖尿病小鼠 UUO(B组),糖尿病小鼠 UUO 大黄素(C组),每组5只。各组予以干预后,血清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
目的观察孕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暴露对后代肾脏的毒理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只孕鼠在孕期14~18d分别随机予以850mg/(kg·d)的DBP处理3只孕鼠为染毒组,另外3只孕鼠予以等剂量的玉米油处理为对照组。在产后第1天分别随机收集各组6只子代鼠的肾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肾脏自噬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及定量分析验证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肾脏中的表达。用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肾脏组织中Hedgeh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肾癌患者围手术期时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27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和26例腹腔镜下部分肾切除术患者数据。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周检测肾癌患者外周血CTCs,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53例肾癌患者中,术前1d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46例(86.8%),CTCs计数8.85±6.39。肾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TCs计数与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明显相关(Ⅰ期患者CTCs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对大鼠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Fischer-Fischer)、手术组(Fischer-Lewis)及依维莫司处理组(Fischer-Lewis)。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于术后2、4、8周及12周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法检测各组大鼠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收集术后12周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值,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损伤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手术组大鼠血清肌酐[(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0.67±9.94)岁,男3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AVS和肾上腺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比较MSCT和AVS的一致性,分析AVS在原醛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MSCT和AVS对原醛分型诊断差异。结果70例原醛患者中,肾上腺MSCT示单侧病变42例,双侧病变1
目的前瞻性研究对比米拉贝隆 坦索罗辛与单用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有效性。方法纳入北京和睦家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90例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并植入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随机数表法进行前瞻性分组,坦索罗辛组45例患者术后服用盐酸坦索罗辛每日0.2mg,联合治疗组45例患者服用盐酸坦索罗辛每日0.2mg 米拉贝隆每日50mg。记录分析患者术后止痛药服药量、输尿管支架管症状问卷评分(USSQ)、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使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
目的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30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失血休克组(SHAM组)、休克组(HEM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5组,每组6条。采用股动脉快速放血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从制模成功即刻(0min),以5V、2ms、1Hz强度的连续电流电刺激30min。刺激开始前经右颈外静脉置入5FSwan-Ganz漂浮导管,股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b靶向调控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PTBP1)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的行为机制。方法选取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83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33b和PTBP1mRNA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CF-7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miR-133b模拟物(mimic)组、miR-133binhibitor组、miR-133bmimic PTBP1沉默组和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