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合理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层出不断,数形结合方法便是其中之一。数形结合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当前在我国数学教学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数形结合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与图形之间的关联,促使概念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46-01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些基本的数学应用方式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要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借助各类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数学知识更加真实、直观,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所以研究一种有实际教学作用的教学方式显得格外重要。对此,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合理运用有着显著教育意义。
  一、借助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备更加明显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空洞感形成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的参与积极性比较低[1]。如果教师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将抽象、空洞的公式、数字具象化,不仅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而且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也更加理想,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更高。
  例如,高中数学一年级的《集合》教学中,集合教学必然是需要借助图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否则不仅无法充分描述集合的内容与特性,还会导致学生处于不知所以然的学习状态。结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集合也是应用图形生动化表现的一种实例。数形结合简单而言就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借助图形简单化、直观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如“集合”类似的抽象数学概念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思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到,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是应用这一种教学方式,均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坚持应用数形结合,从而逐渐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数形结合之间的关系与互换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在几何问题当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几何图形都存在数与形,借助数分析形,借助形计算数。在几何数学问题中,能够借助绘画相应的图形,构建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2]。同時,也可以借助图形展现集合图形之间的数量关联性,在图形的数量方面,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几何问题时,需要尽量将图形转变为函数的关系式,并再借助不等式、方程或函数解决最终的问题。只有熟练的应用图形与表达式之间的关联,才可以准确、快速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运动变化与量变的过程中,借助数量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相互依赖的关系,从图形当中发现变化的规律,从而应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所有的学习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便是所有阶段学习的核心目标,学习数学也是这样,教学中的应用题是生活问题的直接表现,在这些问题中,一般不是一步两步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逻辑性的推导教学技巧,借助数形解决问题的核心点,最终解决问题。再例如,在值域的题目中,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展现公示的数量关系。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体现数形结合
  复杂与抽象是高中数学知识的主要体现,在课堂当中教师很难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更无法通过倾听学习数学知识[3]。对此,教师便需要展现大量的图形,但是绘制图形是一种时间较长的过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也就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供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数形结合的内容,应用动画的方式展现一个模拟的过程,并借助绘图变化或动画来显示数学公式或其他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概念、问题直接现实在学生眼中。
  例如,在曲线运动或其他移动类问题中,通过多媒体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变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现象和问题,寻找问题的核心点,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需求量并不大。但是高中数学截然不同,其大多数知识点均较为枯燥,讲解的内容也比较抽象,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有大量的图形知识储备[4]。对此,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最初必然是一个适应的阶段,这也是全新的认知过程。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显示图形,一边讲解图形的概念、公式以及性质等,并说明公式的来源、用途,从而更加直观的进行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有着非常显著的教育效果,教师借助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数形结合的思路应用于教学当中,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形结合方式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数形结合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认识数学本质,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唐英平.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有效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3(16):196-196
  [2]尹博.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2):136-136
  [3]次仁央宗.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有效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3(46):135-135
  [4]王宇佳.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有效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46):411-44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71-02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考虑思想政治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思想政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即这段话我们可以解读思想政治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教学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HD组和HD+HP组,两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仅HD+HP组加用血液灌流,
近年来,由于“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中国地质队伍在世界各地的地勘项目实施时,坐标定位是一个基础工作,手持GPS在这些精度要求不算高的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有关国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经术后随访6个月-2年,25例患者术前症
目的:探讨川芎嗪聚乙稀醇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D共四组,各8只,所有白兔均采用手术将L5椎板切除,将硬脊膜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86例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出现524阵次sT段缺血性改变,其中
设计一种锥柄式鸣音光电对刀器,用于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该对刀器采用锥度配合直接与机床主轴装配,定位精确,装夹方便,对刀时通过鸣音发光,操作直观,对刀精度不受卡盘的影响。
叙述了构建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分类指标设计及实证进行了分析,提出指标体系分析、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