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bby_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技术以其高选择性、特异识别性等特点,在黄酮、生物碱、多酚类等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广泛应用,但是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通过文献调研统计,系统探讨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等常见合成元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重点对萜类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传感器、膜分离、色谱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目前该技术存在的缺点和改进方向,为更好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萜类化合物分离分析提供参考。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flavonoids, alkaloids, polyphenols and other compounds for their high selectivity and specificity. However, their applications in terpenoids are few.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systematically the influence of common synthetic elements, such as functional monomer, cross-linking agent and porogen,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mer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main emphasis 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rpenoid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in solid-phase extraction, sensor,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of the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direction for the better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for terpene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provide a reference.
其他文献
捍卫语文课堂之“简”,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rn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曾撰文将“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归为虚、闹、杂、碎、偏五型.哲学家叩问文化传统,得出“由
中国政法大学潘汉典教授是《元照英美法词典》的总审订人,也是《君主论》、《比较法的论》等多部名著的汉译者,通擅英、法、日、德、俄等多种语言。潘先生今已89岁高龄,他早
一天,小梅和小华到商场买东西,回家的路上忽然下起了雨。幸好他们带了雨伞,当时街上的人渐渐稀少了。突然,小梅发现在他们后面有人在跟踪他们,好像已有十几分钟了。 One da
1999年 11月 15日 ,中美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标志着中国在最终加入世贸组织的道路上扫清了最大障碍。随着今年年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
1989年,在院开展安全检查和第二次安全生产百日无事故活动期间,安防环保部门举办了现场剂量防护人员培训班,这对于加强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管理是非常必要 In 1989, durin
最近几年,网络或报端经常出现这样的新闻或报道:某个学生为了摆脱父母的学习要求而采取出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某个学生为了逃避教师的教学要求而选择逃课、作弊、殴师
专利号 :ZL 972 0 2 76 3 7发明人 :孔利明专利权人 :宝山钢铁 (集团 )公司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通用闪光器 ,主要由振荡电路、继电器J、储能电容C1和防反接二级管D组成 ,储能
2009年,郴州市财政局努力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狠抓财源建设、努力组织收入、关注民生民本、锐意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0.17亿
2139例中小学生沙眼普查报告崔敏政,宋天成,崔敏建为了掌握我市中小学生沙眼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4年10月对我市实验学校和峪河学校在校生进行了一次沙眼普查,现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
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交道富恒果园设置了美国白蛾监测点,筛选和定制了9个不同波长的灯管进行监测美国白蛾的实验,以研究确定美国白蛾的敏感波长。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