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面墙引发的“争执”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园本培训,我组织年轻教师们集体观摩各个班级的自然角。来到小A老师的班级后,她对着一面自然角的主题墙,兴致勃勃地跟我们介绍了起来。通过她的讲解,我发现她很善于捕捉孩子在种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跟随孩子的脚步一步一步将活动深入下去。在墙面环境的创设中,我也注意到她注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征自己的经验,作品呈现体现出孩子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整面墙的内容呈现虽然丰富但显得杂乱无章,看不出活动进展的主体脉络。幼儿的作品虽然多却缺乏教师的解读,时间久了幼儿会忘记,也不利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性的回顾。于是,我建议她在墙饰的美观性上多加改进。没想到,这个建议引起了她强烈的情绪反应。她一脸不服气,当众和我“争执”了起来:“园长,您凭什么认为我的墙饰不美?”“美不美是您说了算,还是孩子说了算?”“不符合您审美标准的东西,就都是不美的吗?”面对她的公然“抬杠”,我保持理性,和她就事论事讨论起来。活动结束,我回到办公室,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为难:情绪性的表达在公开教研活动中是否适宜?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园所的老师们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和教育主张,我是倡导的,因为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小A是一位对工作认真,有想法,常常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积极思考的年轻老师。工作中有不同的意见而进行讨论,这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令我感到为难的是她当着所有年轻老师的面,采用了一種激烈的方式和我正面冲撞,使这场原本是针对教研活动中问题的讨论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争论。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这种表达是否是适宜的呢?

我的诧异:理论认识与实践开展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


  说实话,对于小A向我抛出的一连串问题,我感到有点儿诧异。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有多么的高深,而恰恰在于,我认为这些问题她应该会理解得很透彻,并且在实践中应用自如。因为她虽然是一位90后的年轻老师,工作时间不长,却是我园目前唯一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理论功底很强,在工作中也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反思。入职几年来,我一直很看重她,并且在业务方面悉心指导。然而现在连她也会在理论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偏差,缺乏细致和全面的考虑,那么其他教师对当下幼教的一些理念又理解到什么层次,在理念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多大的偏差呢?

我的思考:年轻教师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观?


  在工作中,我希望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能够逐渐树立属于自己的清晰的、完整的、深刻的、稳定的、独特的教育观,拥有自己的教育风格与特色。小A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老师,对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她”也并非一个人,“她”身上反映的是目前乃至我们所面对的90后、00后年轻教师身上的普遍特质,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激情,有想法,有创新。然而,想法的独到,做法的创新,个性的体现是否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自我教育观的表达与生成?形成属于自己教育观念的过程是否就是坚持己见不动摇的过程呢?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园长,我想从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提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交流要注重方式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能有自己的想法或教育主张,是一件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事情。园长应支持教师在公开的教研活动中大胆分享自己的观点,只有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才能够产生智慧的火花。
  其实,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争论本身没有错,但要注重方式方法,既能理性、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念,也能在表达过程中考虑到他人的理解程度与接受方式。既能清楚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也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以一种谦逊、宽广的心胸接纳和理解相异的观点,这既是一种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个人职业素养与优良品格的展现。园长更希望年轻教师用积极接纳的心态,去聆听、理解他人不同的声音、观点,引发自己多维度、多视角的思考,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要在实践中落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走进了幼师的队伍中,他们的学历至少是本科,有的还是研究生。与60后、70后一代相比,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全面,也更善于接纳和吸收新的理念。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历不等于能力,不是掌握了知识体系就可以成为合格教师,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深刻体悟到教育的高度复杂性、情境性及丰富性,领悟到从理论到实践并非一条直线,其中包含着诸多的思考、选择与权衡。就拿小A的例子来说,我相信她的脑海中有正确的儿童观,环境的创设当然要以儿童的兴趣、审美为主,但是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是就意味着“唯儿童论”呢?是不是只要是儿童的东西往墙上一贴就是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审美的体现呢?是不是成人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思考、选择、审美和引导呢?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成长并非一蹴而就,从知道再到做到,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化和反思过程,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与完善,年轻教师需要在教育现场通过“做”教师的过程才能成为专业的教师。

三、观念需在采择中成熟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理论经验的不断丰实,教师会在工作中对教育的认识逐渐从笼统到具体,从片面到完整,从朦胧到清晰,最终形成相对深刻、稳定、独特,成熟的教育观。年轻教师在工作的最初几年,教育观还在形成之中,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对某一教育理念或实践的认识,比起急于表达和主张,更应该秉持一种学习和吸纳的心态。在形成教育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与自己的选择相异的理念与做法。任何一种理念和做法都有其植根的土壤和存在的价值,教师需要具备一种观点采择的能力,在吸取他人精华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个人的教育观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经常向身边的专家、领导和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和经验吸纳,不断反思改进,从而更新与丰实自己的教育观念。
  因为一面墙“争执”的背后,我看到了属于年轻教师身上的特质,也看到了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园长,我希望他们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更能在沟通交流的细节中展现出优良的职业素养;不仅能对幼教前沿理论保持持续的敏锐度和理解力,还能在稳扎稳打中让理论落地生根,在实践中考虑细致而全面;不仅能形成成熟的教育观念,独树一帜,还能以谦逊的心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我愿意一直陪伴在他们左右,给他们最真挚的建议,等待着他们羽翼丰满,日益成熟稳健。
其他文献
多年以后,我在电视播放的新闻里又听到了那个叫纳霍德卡的俄罗斯远东城市,想起了那些革命友谊,想起了克格勃老兄的大胡子,想起了后来让我恨得牙根痒痒的狄一宁。只是那天老徐发笑的原因,我始终无法搞清楚。  那天是个星期日,我们直到中午才起床,吃早午餐,在列巴上涂厚厚的一层黄油,再抹上新鲜果酱和桦树蜂蜜。蜂蜜是我前一天用手表换的,养蜂场在一百公里外的一个深山老林里,场主老兄是个朝鲜人,一开始说什么也不愿意卖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较为抽象的时间艺术。就幼儿阶段的年龄特征来说。体验这种艺术形式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用多种具体、可感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指导语就具有这种效用。然而在教学现实中,指导语的使用却存在一些问题。  以某大班韵律活动为例,该活动选用的音乐是成人很熟悉的《甩葱歌》。为了帮助幼儿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韵律,教师配合音乐设计了农夫与种子发芽的故事。在动作流程上分农夫和小苗苗两个角色
本刊為22~23~24合刊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要求。社区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因此,加
為强化社区服务和治理保障能力,赤壁市以“五保双盘三提升”为抓手,创新实施“三轮驱动”保障机制,实现社区治理可持续发展。统一保障社区建设、运转、服务、人员报酬和“费随事转”等五项经费,不断提升政府供血能力;将国有闲置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移交社区,引导社区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和国有闲置资产,不断提升社区自身造血能力;实行单位社区联系包保制,设立社区“公益基金”,组织公益众筹,不断提升社会输血能力。 (李忠
北风像一头无处可走的雄狮,猛烈地撞击着窗,一片片雪花迫不及待地从云层奔向人间。行人来去匆匆,谁都不愿在这冰天雪地里多停留一秒。我披上大衣,无意间瞥到那颗有些突兀的粉色纽扣,嘴角不经意上扬,虽是小小的一个细节,但蕴含了温暖的回忆。  许久没去看望外婆了,童年与外婆共度的一点一滴在岁月的长河中悄悄流淌,重回眼前——  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两双拖鞋整齐地摆在鞋柜前,“妈,我们回来了。”妈妈边帮我脱下外套
“小鬼当家”是指让幼儿成为班级日常管理的参与者,当班级各类活动的小当家。在实施“小鬼当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策略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一、明确小当家的含义和职责  为了帮助幼儿认识小当家的含义和职责,我们组织全体幼儿进行了主题为“小当家”的系列问题讨论,如小当家是什么,小当家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当家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集体讨论,幼儿知道了小当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
一曲一场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黑暗中的一盏孤灯,深林中的一声雁鸣,心头的一滴秋雨,寂寞与哀愁,失败与痛苦,永远都是走在快乐的前头。仰头注视那一轮红日,光辉透过你手指间的缝隙照耀在脸上。在太阳之下,谁又不是这样的呢?  一  梦萦南宋,万花映衬中寻你多愁善感的身影,你本过着美好的生活,命运却连续给予打击,丧夫、战乱,落得凄凄惨惨戚戚。你无奈无助,蜕去那多愁善感的外衣,眉宇之间满是不屈与刚毅,你
S.H.E是一代人的记忆,其中的Selina(任家萱)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2010年,Selina遭遇意外被烧伤,那场事故和那些疤痕,给她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近期,Selina因为一条博文上了热搜。起因是一个无良商家,盗用她的照片做“代言人”,推销祛疤膏。原本手拿铜锣烧的甜美自拍,被商家P成拿着祛疤膏的假图,还配上了煽动性的广告词:“7年伤疤痊愈,凤凰涅槃,Selina美出人生新高度。”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