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与预后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内科治疗方法与外科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体会与预后进行分析,以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改进,提供更多的临床研究信息基础。方法:选择我院6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等份的划分为内科治疗组与外科治疗组,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根据分组对患者予以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或是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最后进行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内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93.93%,其中治疗完全成功的有2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例,治疗失败的2例。而外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81.81%,其中治疗完全成功的有1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9例,治疗失败的6例。通过两组治疗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内科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外科治疗组患者,且对比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根据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来看,内科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也将明显的由于外科治疗组。结论:内科综合治疗能够取得比外科手术治疗更好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与预后效果,值得加大临床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86-0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且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据统计[1],不论是全球还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都在逐年的升高,而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来说,这种病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更大。在临床治疗上,由于以往对该病的病理机制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外科手术,而如今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认识更加透彻,治疗方法又逐渐朝着内科治疗发展,下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进行了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作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所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最小年龄32岁,最大65岁,平均46岁,37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所有患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无误后确诊。对所有患者从1号到66号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患者排号的单双将他们随机、等份的划分为内科治疗组与外科治疗组,两组人数各33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予以两组患者相同的禁食,胃肠加压,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基本生命体征的维持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差别在于,主要对外科治疗组患者采取临床常用的胰腺被膜切开,坏死组织清楚,腹腔引流术;对内科治疗组采取三代头孢、奥硝唑、生奥定、生长抑素、还原性谷胱甘肽、加贝酯以及奥美拉唑等为主的综合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接受治疗后,患者经CT检查胰腺组织完全恢复正常,临床体征完全消失,且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可判定为完全成功;如果患者临床体征有所好转,但是偶有脂肪泻、腹胀、腹痛等情况出现,可判定为不良反应。如果患者体征无任何好转,甚至是有所加重,可判定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对比均采用SPSS 17.0,用t值进行检验,如果P<0.05,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组临床治疗,内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93.93%,其中治疗完全成功的有2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例,治疗失败的2例。而外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81.81%,其中治疗完全成功的有1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9例,治疗失败的6例。通过两组治疗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内科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外科治疗组患者,且对比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图一。另外,根据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来看,内科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也将明显的优于外科治疗组。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多发病,该病十分凶险,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发病十分急,死亡率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该病的诱因,当前临床上主要归结于饮酒过度或是饮食习惯不良,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明显特异性的诱因存在[2]。为了减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整个医学界在长期以来做了不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传统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这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术后的并发症较多,比如腹泻、腹痛、切口感染、肠漏、胰漏以及腹腔感染加重等等,这会降低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身体康复时间与住院时间[3]。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逐渐朝着内科综合治疗方向发展,并通过临床实践来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能够取得比外科手术治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预后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明显改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发病特别急促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不一定能够立即显效,所以应当采用外科手术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的方式为患者进行医治。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三代头孢、奥硝唑、生奥定、生长抑素、还原性谷胱甘肽、加贝酯以及奥美拉唑等为主对内科治疗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而且从治疗结果来看,内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93.93%,外科治疗组的总成功率为81.81%,确实明显的比外科治疗组更好,且无1例患者出现任何并发症。这说明内科综合治疗能够取得比外科手术治疗更好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与预后效果,值得加大临床推广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李维勤.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和讨论再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3(9):513-514.
  [2] 王国勤.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 30 例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8):56-57.
  [3] 苏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经验体会),2012,10(35):137-13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药食兼用多种植物资源,用发酵技术生产营养液,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对营养缺乏患者提供全面、合理、食用方便的食品提供依据。方法:用查木古尔等多种药食兼用植物,采用发酵工艺技术生产的营养液以国标方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发酵营养液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常量和微量营养素、加工工艺合理,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适合于营养不良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患者。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严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12例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应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置换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 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8.75(20-39分),恢复到术后的平均85.58分(80-91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食品卫生细菌学指标(卫生指示菌)及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为政府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都匀市 、独山县、 福泉市、平塘县、龙里县监测点采集10类食品共250份样品,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2010、GB/T4789-2003相应项目的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结果:10类食品样品中婴幼儿食品阪崎肠杆菌在第二季度样品中检出2份,蜡样芽孢杆菌在第三季度样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在臂丛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病人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拟单侧臂丛麻醉下行开前臂骨折切开内固定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I组使用0.33%罗哌卡因30ml进行臂丛神经阻滞;II组使用0.33%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注药时同时将1?g/kg右美托咪定在10min~15min内缓慢静脉注入;III组1?g/kg右美托咪定加入0.33%罗哌卡因中行臂丛神经阻滞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方口服,每日一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  1.2 诊断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入选临床资料完整的心肌病心衰患者174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入组后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 治疗组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方剂:茯苓30g 芍药9克 生姜9克 白术 6克 制附子6克 .以上方剂加水150ml 浸泡20分钟,大火煎10分钟,小火煎10分钟,两煎共取汁60ml,每服20ml,早中晚餐前口服2周。两组病例治疗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在传统三联根除HP感染失败患者的疗效,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就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并经传统三联治疗方法治疗失败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莫西林1.0 2/日,左氧氟沙星片0.5 1/日,兰索拉唑15mg 2/日,疗程14天。治疗组40例给予阿莫西林1.0 2
期刊
【摘 要】呼吸过滤器(breathing filter,BF)也称生物过滤器、热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等,是一人类在呼吸回路中使用的过滤器,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滤过功能和加温保湿作用。近年BF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作为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期间保护气道、降低呼吸回路微生物污染,以及在肺功能等的临床检测时的应用以避免交叉感染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CT定位下对自发性脑内血肿行钻孔引流手术的经验。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对102例幕上自发性脑内血肿病人(血肿量30- 50ml之间)。采用CT定位的方法进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内血肿是一种创伤小, 适应症较宽, 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自发性脑内血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潇莱威滴眼液促进翼状胬肉手术后泪膜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翼状胬肉手术患者50例60眼,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个组,每组30眼,研究组术后给予潇莱威滴眼液,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潇莱威液滴眼。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7d,,14d 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 - up tmi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ehirmer-Itest, SIt)。结果: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