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为完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了解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3年对江苏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0名护士进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现状调查。结果:针刺伤和安瓿割伤发生较频繁,几乎天天发生的比例分别达42.0%和47.8%。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最主要是分离注射器、其次是有创操作中、用毕回套针套时、转移血标本。而发生安瓿划伤的原因最主要是玻璃易碎、其次是不易折断、手没有保护。护理实习生负重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中最主要的是长期站立,达到26.4%。护士专项教育前后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晓率研究发现,专项教育前知晓率比较低,教育后知晓率增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护士生职业防护意识和知识均存在不足。对实习护士生进行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是十分必要,方法也是可行的。护理院校、 临床带教老师和实习医院应相互协作, 制定有效的措施, 加强护士生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安全;教育;法规
随着医疗设备和医药用品使用的多样化,医疗环境日趋复杂,使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面临的危险因素增多,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日益增加。实习护生作为护理专业的接班人,因其经验不足, 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对环境不熟悉等原因, 面临着比在职护士更高的职业暴露危险。进入临床后,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各种职业危害中。因此我们设计调查问卷来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 探讨其对策, 对降低实习护生受到的职业性危害、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保证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3年4-10月期间江苏省5所三甲医院实习护生23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15人,女 211人。本科护生44人(19.5%),大专护生167人(73.9%),进入临床实习时间为(5±0.2)个月。涉及ICU、外科、内科、手术室、妇产科及儿科的临床护士。
1.2方法 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根据医院常见的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自行设计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三大部分: 一般情况、 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行为。知识问卷共有40个项目, 包括洗手、 手套使用、 污染锐器的处理、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针刺伤、腰背伤、 噪声损伤等。选择不同学历实习护生采用现场发放、 现场回收方法。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 共发放问卷230份。230名护理实习生的平均年龄为(23.1±1.8)岁。
1.3 观察指标。针刺伤发生率;安瓿划割伤发生率;负重伤发生的原因;防护知识的认知度。
1.4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及物理、 化学、 生物因素分析采用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6份, 有效回收率98.26%。
2.1 针刺伤和安瓿划割伤发生情况。其发生频次及原因分析见表1,表2。
2.2 护理实习生负重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见表3。
2.3护士专项教育前后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晓率
3. 讨论
3.1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
3.1.1防护意识低下,防护知识缺乏。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导致防护意识低下的重要因素。袁丽等[1]报道, 有96%的护生未接受过护士职业防护的系统化教育, 说明现阶段护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与临床实习阶段都没有进行职业防护的教育与培训。大多数护生对职业暴露的概念不太清楚, 而实习期间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大。
3.1.2职业防护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护士没机会接受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无职业防护的相关的课程。我国护理界长期以来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造成职业防护的落后。医院和社会对护士职业安全关注不够。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1)医院强调降低医疗成本;(2)护士怕麻烦,认为操作不方便;(3)担心患者会有意见。搬运重物和弯腰操作是护理T作中经常经历的事件,不注意保护会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有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的脊柱损伤,腰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本调查显示,由于长期站立、给患者过床、弯腰过多等造成腰肌劳损和静脉曲张等已经影响到很多护士的健康(见表3),这说明在负重的护理操作中,多数护士还不知道运用节力原理和技巧保护自身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护意识和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3.2 实习护生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及对策
3.2.1 物理性危害因素 本研究显示锐器伤害及负重损伤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评估表明,62.0-80.0%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2-3]。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1)使用锐器的各个环节要注意安全操作;(2)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口罩、 帽子、护目镜等;(3)规范各项操作: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操作中注意力集中,操作后用物及时处理,提高护理器材安全性能;(4)注意劳逸结合。
3.2.2 生物性危险因素 国内外调查显示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4]。本调查中,针刺伤的发生几率较高,针刺伤发生情况与国内调查相当,但明显高于国外情况[5]。针對上述问题,应该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 告知其发生针刺伤的处理原则, 进行相应体检、 疫苗的预防接种, 正确处理使用后的医疗锐器, 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利器盒中,使其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职业防护基础。
综上,锐器刺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一大危害,是血液传播疾病的隐患之一。我们认为对护生不但要进行锐器伤相关知识的教育,而且要考虑实际掌握程度,最好在入科前进行.临床操作的掌握比理论更重要,这对降低护理专业实习护生的锐器伤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带教科室不但要加强对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要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要注意从每一个细节上对护生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 袁丽,蒋红. 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J - 中华护理杂志 2004(10).
2.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Updatad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HBV,HCV,and HIV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2001(RR-11)
3. 龚光明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05)
4. 蒋红, 吕海燕,杨晓莉援 护士对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调查 [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47-948.
5. 杨雪英, 陈华,李志伟援 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止职业暴露的危险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11):1263-1264.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安全;教育;法规
随着医疗设备和医药用品使用的多样化,医疗环境日趋复杂,使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面临的危险因素增多,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日益增加。实习护生作为护理专业的接班人,因其经验不足, 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对环境不熟悉等原因, 面临着比在职护士更高的职业暴露危险。进入临床后,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各种职业危害中。因此我们设计调查问卷来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 探讨其对策, 对降低实习护生受到的职业性危害、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保证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3年4-10月期间江苏省5所三甲医院实习护生23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15人,女 211人。本科护生44人(19.5%),大专护生167人(73.9%),进入临床实习时间为(5±0.2)个月。涉及ICU、外科、内科、手术室、妇产科及儿科的临床护士。
1.2方法 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根据医院常见的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自行设计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三大部分: 一般情况、 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行为。知识问卷共有40个项目, 包括洗手、 手套使用、 污染锐器的处理、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针刺伤、腰背伤、 噪声损伤等。选择不同学历实习护生采用现场发放、 现场回收方法。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 共发放问卷230份。230名护理实习生的平均年龄为(23.1±1.8)岁。
1.3 观察指标。针刺伤发生率;安瓿划割伤发生率;负重伤发生的原因;防护知识的认知度。
1.4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及物理、 化学、 生物因素分析采用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6份, 有效回收率98.26%。
2.1 针刺伤和安瓿划割伤发生情况。其发生频次及原因分析见表1,表2。
2.2 护理实习生负重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见表3。
2.3护士专项教育前后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晓率
3. 讨论
3.1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
3.1.1防护意识低下,防护知识缺乏。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导致防护意识低下的重要因素。袁丽等[1]报道, 有96%的护生未接受过护士职业防护的系统化教育, 说明现阶段护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与临床实习阶段都没有进行职业防护的教育与培训。大多数护生对职业暴露的概念不太清楚, 而实习期间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大。
3.1.2职业防护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护士没机会接受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无职业防护的相关的课程。我国护理界长期以来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造成职业防护的落后。医院和社会对护士职业安全关注不够。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1)医院强调降低医疗成本;(2)护士怕麻烦,认为操作不方便;(3)担心患者会有意见。搬运重物和弯腰操作是护理T作中经常经历的事件,不注意保护会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有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的脊柱损伤,腰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本调查显示,由于长期站立、给患者过床、弯腰过多等造成腰肌劳损和静脉曲张等已经影响到很多护士的健康(见表3),这说明在负重的护理操作中,多数护士还不知道运用节力原理和技巧保护自身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护意识和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3.2 实习护生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及对策
3.2.1 物理性危害因素 本研究显示锐器伤害及负重损伤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评估表明,62.0-80.0%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2-3]。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1)使用锐器的各个环节要注意安全操作;(2)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口罩、 帽子、护目镜等;(3)规范各项操作: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操作中注意力集中,操作后用物及时处理,提高护理器材安全性能;(4)注意劳逸结合。
3.2.2 生物性危险因素 国内外调查显示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4]。本调查中,针刺伤的发生几率较高,针刺伤发生情况与国内调查相当,但明显高于国外情况[5]。针對上述问题,应该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 告知其发生针刺伤的处理原则, 进行相应体检、 疫苗的预防接种, 正确处理使用后的医疗锐器, 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利器盒中,使其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职业防护基础。
综上,锐器刺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一大危害,是血液传播疾病的隐患之一。我们认为对护生不但要进行锐器伤相关知识的教育,而且要考虑实际掌握程度,最好在入科前进行.临床操作的掌握比理论更重要,这对降低护理专业实习护生的锐器伤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带教科室不但要加强对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要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要注意从每一个细节上对护生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 袁丽,蒋红. 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J - 中华护理杂志 2004(10).
2.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Updatad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HBV,HCV,and HIV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2001(RR-11)
3. 龚光明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05)
4. 蒋红, 吕海燕,杨晓莉援 护士对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知和行为调查 [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47-948.
5. 杨雪英, 陈华,李志伟援 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止职业暴露的危险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11):1263-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