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古诗词蕴含着崇高的知性美和人格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历来被人们所钟爱,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优化语文环境,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进而塑造自己。
  一、加强诵读教学,读中积累
  诵读即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尤其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更应借助于读,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进而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一诗,初读古诗时,我要求学生自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待会儿一起交流。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朗读能力。自读后,再让学生谈谈收获,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有的说:“我知道白帝城是个地名。”有的说:“我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坐船时写的”……然后我请一个学生放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又重点指导认识两个多音字“朝”与“还”。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小声跟读。又指名学生像老师这样读,再让学生评价。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其实,学习古诗不必一一对应地解释,只要学生能够明白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情感即可。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环节,这样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交流学习成果,又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营造主动探究、积极发展的良好氛围。如“李白从哪里出发的”?“要到哪里去呢”?“路途远吗?你是从哪里知道”?“李白做的船快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了解长江三峡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李白乘坐的小船顺江而下,两岸猿声还在不住啼叫,可小船已穿过万重山,这是多么快呀等古诗内容。再让学生说说该用什么速度读,“李白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家,现在终于可以回家,如果你是李白,你此时是什么心情呢”?这样,在一次次朗读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加深理解,体会船快人喜之感情。
  二、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小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人为地再现诗人胸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在这个境界中咀嚼诗句,品尝诗准确、鲜明、生动的诗境。
  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学生先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这时诗中的文字已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有印象。这时,我又让学生默读,结合插图标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通过填空练习,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想象诗中景物的色彩、味道、姿态等,再由老师绘出简笔画,帮助学生想象。
  经过这样一番指导和铺垫,诗中的意象已不再是一个个简单又枯燥的词语了,而是充满生气的画面。此时,教师再配以优美的音乐解读诗句,将学生头脑中的意象汇成一幅画。如此时再让学生想象画面、品读古诗,感受诗中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便“水到渠成”。学生感受越真切,所产生的想象就越合理、越丰富,表达创造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教师应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情境既是感知的客体,又是生动的语言环境。如前文提到的《绝句》,在利用圖画理解诗句后,老师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用“这是一幅多美的春景图啊!你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试着把它描绘出来吗”等言语加以引导,则此时,学生思如泉涌,教师只需稍做点拨。
  三、拓展学习空间,让古诗词走进学生心中
  古诗词中不乏意境美的优秀作品,诗人的妙笔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画面。而在教学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化无处寻”两句诗时,我认真思考: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要求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结果,有的学生画上的蝴蝶隐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问其理由,各有不同。表面来看,这些争论与诗句的理解似乎无甚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除了绘画外,其实还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将古诗编演成故事,如在教学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与孟郊的《游子吟》时,我就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走进诗境,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古诗内容。还可以通过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的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如教学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时,让学生在演唱中走进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古诗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并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教育应从小抓起,教师应该灵活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编排,选择科学方法,或诵读,或感悟,或画演,让学生在浓浓诗香中感受古诗词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针对于自然灾害,我国在建筑方面也开始了相关的防御设计,其中就包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控制.这篇文章主要是结合地震的一些常见现象,针对平立面的样式,结构的常用设置,选择建筑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的关键形式,也是教师帮助学生解除疑惑,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质量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都有着积极作用。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课堂提问设计、技巧和评价等放方面入手,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时效性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关键的教学技巧。教师通过结合教
目的: 构建可高效表达表位短肽的基因免疫载体, 并研究其在表位为基础的基因免疫中的免疫效应。方法:将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插入pUC19载体中, 加入KOZAK增强序列、基因克隆位点
本文分析了和谐教学法在技师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借助和谐互动的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融洽、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和谐的教学。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harmonio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机遇.并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低碳理念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设计当中应用节能理念能够有效节约很大的施工
1资料分析 1.1资料来源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宁波市人民检察院 1999年以来在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应用“ B”型超声检查的案例共 35例。 1.2资料分析 1.2.1性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活动,自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举行以来,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协会在化工企业
摘 要: 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发现,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概括出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原因和对策,以调动中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积极性,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 体育课 中学生 消极参与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
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盘扣式脚手架在大剧院工程中作为模板支撑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