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沉船话海冰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的大型客轮“泰坦尼克”号1912年在北大西洋航途中,被冰山撞沉,1635人葬身大海,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惨痛的一次事件。事后,人们为避免类似的海难事件重演,建立了海冰巡逻机构,向在大洋上航行的轮船报告冰山源流情况。
  中国地处温带和热带区域,每年冬季,只有纬度较高的渤海和黄海北部能出现海面结冰现象,至于像撞沉巨轮“泰坦尼克”号的冰山,在中国海域是看不到的。
  
  从渤海结冰谈起
  
  每当隆冬降临,站在渤海之滨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茫茫冰原。诗人们常以“千里冰封”来形容渤海结冰之雄伟,不过这是一种艺术夸张。据科学考察,渤海沿岸的固定结冰区通常只向海里延伸1千米~5千米,浮冰区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但最大也不超过30千米。能用“千里冰封”来形容的,20世纪以来恐怕只有1936年1月--2月和1969年2月--3月发生的二次特大冰封。当时海冰的厚度一般有二三十厘米,最大可达1米厚。而由碎冰堆积形成的冰丘,最大者约有3层楼高。这是已知的渤海历史上的最大冰情。
  但是,要把渤海结冰与地球上主要的冰雪世界——极地区域相比,那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据科学家估计,在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海洋上,仅常年不化的海冰,大约就有1000万平方千米。
  北极海冰的核心部分是极地冰丛区域。它是千万年来集结的冰群,常年不化,在平坦地方它的厚度为三四米,而在多冰群地区则厚达20米一25米以上。南极大陆的98%常年为冰雪覆盖着,冰盖平均厚度一二千米,体积有2850万立方千米。而周围海域上的海冰,在冬季结冰区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夏季结冰区缩小,最小面积时约为350万平方千米。海冰的厚度仅为一二米,堆积的冰丛也不过二三米厚,比北极海冰要薄得多。
  
  冰川,冰架和冰山
  
  极地海冰的来源有二:一是海水冻结成的冰,另一种是从极地大陆冰川外流的陆缘冰。在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长年累月降雪积压形成的冰盖即所谓大陆冰川。由于陆地地形向沿海倾斜,大陆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便缓缓向外滑动,当它流到海岸时,便向海上延伸成为陆缘冰。这种陆缘冰有几十米到几百米厚不等,其形状如悬崖峭壁。在某些沿岸海区形成冰架。这些陆缘冰在风、流、浪及热的作用下,一旦发生断裂,便形成在海上漂泊的冰山。冰山的数量很大,据估计,在南极辐合线以南,分布有30多万个大小冰山,平均重10万吨,有的重达几百万吨。
  冰山在向低纬区移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而慢慢融化。据研究,在大洋上漂流的冰山平均寿命约为4年,但南极冰山的寿命要比北极的长一些,有些南极大冰山寿命甚至长达十几年。例如,1967年美国卫星开始跟踪一座南极大冰山,到1979年它还没有完全融化。1967年开始发现时,它长达105千米,宽55千米,经过12年它已漂流了2000多海里,长度缩小为74千米,宽度缩小为37千米。看来它还可能维持好几年。
  
  海冰与人类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从直观感觉上总认为海冰带来寒冷和危险,对它没有好感。其实,和自然界许多事物一样,海冰的存在有利也有弊,地球上如果没有这么多冰雪,我们就不会有这种宜人的气候条件。终年覆盖着冰雪的两极地区,乃是地球上的两大冷源,无论是大气还是海洋,都在那里冷却,再流回到它原来的地方去,构成大气和海洋的大循环。这种大气和海洋大循环的存在,是维持全球适宜气候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两极区域的冰雪世界遭到破坏,冷源就会减弱,地球上热量平衡就会发生大变化。从而引起地球环境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不堪设想的恶果,这是从整个地球的全局来说的。小而言之,从局部来看,由于海冰的存在,对海洋也有巨大的影响。海冰加强了海洋水层的上下对流,能把上层的溶解氧带到深层,直至海底;而海底沃泥也会因对流被带到海洋上层,因此有海冰的海区,往往海水肥沃,藻类生长茂盛,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良好的渔场。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感到水源日益紧张,尤其是那些地处干旱和沙漠地带国家,水荒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海冰作为一种丰富的淡水资源而开发利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其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用大幅白色塑料布把冰山盖上,减少阳光照射,使冰山融化更慢,同时用几艘船把冰山顺流拖运到岸边,让冰山在沿岸自然融解,然后用水泵把冰水抽上岸使用。
  此外,极地冰雪在科学上有重大研究价值。南极大陆冰川和北极格陵兰冰川,是千万年积雪形成的,是地球气候变迁的见证人。大家知道,雪的水分子中含有极少量的氘原子和氧18,这些元素的密度和当时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年平均气温有关。因此,只要分析千万年来堆积起来的冰层,就可以推知两极地区的气候史。另外,冬、夏形成的冰层特性不同,可以通过研究冰层的季节变化,推算冰层的年代。因为氘的密度变化还与太阳辐射现象有关,由此可以研究太阳活动规律。还有,人们通过研究冰层中保存的气泡,了解大气的成分和大气循环变化等。总而言之,人类对海冰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冰的资源和知识将会更多地为人类服务。
其他文献
1 首次人造卫星绕轨道飞行(“斯普特尼克1”号,1957年10月)。  2 首次搭载有生命动物进入轨道,1只名为莱卡的母狗(“斯普特尼克2”号,1957年11月)。  3 首次搭载有生命动物进入轨道并安全返回,2只名为Belka和Strelka的狗、40只老鼠及2只白鼠(“斯普特尼克5”号,1960年8月)。  4 首次载人进入太空,尤里·加加林也是首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宇航员(“东方1”号,196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经穴组织及相关脏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特点,阐明ARDS局部组织氧合情况与全身氧合情况的相关性及经穴组织和相关脏腑氧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目的分析造成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57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
萧县葡萄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特征,以萧县葡萄产业为例,在对萧县葡萄产业发展概况、生产发展模式以及营销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析当
目的:观察改良日机装Aquarius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
英国科学家发现已知最重的恒星,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320倍,比先前确认的最重恒星还重一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天文学家保罗·克劳瑟及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观测数据重新计算后发现,大麦哲伦星系蜘蛛星云内代号为R136a1的恒星“体重”创下新纪录。  克劳瑟2010年7月21日说,R136a1诞生时质量达到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0000℃,比太阳热七倍。R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景德镇在中部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景德镇新型工业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势与特色主要表现在:品牌、区位、自然、人力资源、生态文
俄罗斯地震学家伽利津曾将地震波比喻为短时间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灯,如果这种地震波可以长时间照亮地球内部,并且光线射得更远、照得更亮,那么,这种地震波就是地震弧波,它已经不只是一盏明灭不定的灯了,而成了一座可以恒久照亮地球内部每个角落的巨大灯塔。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都是月球相同的一面。成就辉煌的“阿波罗”计划的六次登月也都是在这一面。神秘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险?美国登上月球另一面的计划到底是如何的?他们能做到吗?2009年3月19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做了详尽的披露。    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    2007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实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1943年10月,美国海军在费城进行了一次人工强磁场的机密实验。即著